一种拆解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714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拆解治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将PCBA从背光源背板上拆解时,该拆解治具容易伸入PCBA与背光源背板之间,且能够减小造成PCBA的损坏几率。该拆解治具包括楔形的拆解板,拆解板的拆解端用于伸入印刷电路板与背光源背板之间。该拆解治具用于将粘贴于背光源背板上的PCBA进行分离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拆解治具,涉及显示
,在将PCBA从背光源背板上拆解时,该拆解治具容易伸入PCBA与背光源背板之间,且能够减小造成PCBA的损坏几率。该拆解治具包括楔形的拆解板,拆解板的拆解端用于伸入印刷电路板与背光源背板之间。该拆解治具用于将粘贴于背光源背板上的PCBA进行分离拆解。【专利说明】一种拆解治具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拆解治具。
技术介绍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1a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位于显示面板10非显示侧的背光源背板20,以及用于提供控制信号的PCBA30(英文全称: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中文全称:印刷电路板)。为了能够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边框,PCBA30通常通过如图1b双面胶31贴附于背光源背板20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然后采用FPC40(英文全称:Flexible circuit board,中文全称:柔性电路板),通过引脚压接(Pin Bonding)的方式将显示面板10与PCBA30电连接。然而,在制备过程中,当显示面板10或PCBA30出现不良,或者上述引脚压接过程出现不良时,需要将粘贴于背光源背板20上的PCBA30进行拆解,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和修复。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常采用竹签伸入背光源背板20和PCBA30之间,并沿图1b所示的0-0’所示的方向将PCBA30与背光源背板20分离。但是,由于竹签较厚且表面较窄,在拆解过程中容易不容易伸入PCBA30与背光源背板20之间,且容易造成PCBA30受力不均使其发生变形,从而增加了产品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解治具,在拆解的过程中,容易伸入PCBA与背光源背板之间,且能够减小造成PCBA的损坏几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解治具,包括楔形的拆解板,所述拆解板的拆解端用于伸入印刷电路板与背光源背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拆解板背离所述拆解端的一侧;所述挡板到所述拆解端的距离小于印刷电路板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挡板到所述拆解端的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拆解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入溶液的第一凹槽,所述溶液用于溶解胶体。进一步的,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拆解板背离所述拆解端的一侧,且与所述拆解板相连接的手柄。优选的,当所述拆解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时,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导流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手柄上表面的第二凹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的导流管。进一步的,当所述拆解治具包括挡板时,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通孔相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柄为板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柄与所述拆解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构成所述手柄和所述拆解板的材料为树脂材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楔形的倾角为2°?3°。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通过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拆解板背离所述拆解端的一侧,所述限位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挡板到所述拆解端的距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锯齿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锯齿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锯齿结构;所述第一锯齿结构位于所述拆解板上,所述第二锯齿结构位于所述挡板上;或,所述第一锯齿结构位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二锯齿结构位于所述拆解板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拆解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挡板通过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侧壁上的第三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块侧壁上的弹性支柱,所述挡板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弹性支柱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解治具,该拆解治具包括楔形的拆解板,拆解板的拆解端用于伸入印刷电路板与背光源背板之间。由于该楔形的拆解板具有一定的倾角,因此该拆解板的拆解端较背离该拆解端的另一端厚度薄,因此,在对背光源背板上的PCBA进行拆解时,拆解板上厚度较薄的拆解端很容易伸入背光源背板和PCBA之间,同时由于楔形的拆解板具有一定倾角,使得拆解板在伸入背光源背板和PCBA之间后,在该倾角的作用下很容易将PCBA与背光源背板分离。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较厚且表面狭窄的竹签而言,该楔形的拆解板呈板状结构,能够增加与PCBA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PCBA受力较均匀,从而降低了拆解过程中对PCBA的损坏几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26I图1b为图1a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拆解治具的结构及其解拆过程的侧面示意图;图2b为采用图2a所示的拆解治具进行解拆的过程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的拆解治具进行拆解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第一凹槽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手柄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图5的基础上包括第二凹槽结构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在图5的基础上包括导流管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在图5的基础上包括导流管的另一种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通孔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Sb为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包括通孔的拆解治具进行解拆的过程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限位结构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b为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包括限位结构的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c为图9b中沿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 O-显示面板;20-背光源背板;30-PCBA; 31-双面胶;40-柔性电路板;100-拆解板;103-挡板;104-第一凹槽;105-手柄;106-第二凹槽;107-导流管;108-导流管的末端;109-通孔;110-第三凹槽;111-弹性支柱;112-导轨;113-滑块;1031-第一锯齿结构;1032-第二锯齿结构;A-拆解端;B-第一方向;H-挡板到拆解端的距离;D-PCBA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解治具,如图2a所示,包括楔形的拆解板100,该拆解板100的拆解端A用于伸入PCBA30与背光源背板20之间。具体的,如图2a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的拆解板,所述拆解板的拆解端用于伸入印刷电路板与背光源背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龙侯利召张纪张伟刘艳宏吕磊辛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