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6809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过滤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纺丝液:将欲纺丝的聚合物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5%‑15%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将上述纺丝液加入到静电纺丝机的喷丝液槽中,控制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0kV‑40kV,出丝口到接丝辊的距离为10cm‑25cm,进行静电纺丝,将纳米纤维丝直接复合至纤维基底层上,形成纳米纤维层,即得。上述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层,得到的过滤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孔径小、阻隔能力高、质量轻、透气性能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过滤使用,特别适合用于制备防病毒口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大气中直径≤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和直径≤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等这些颗粒物越来越多,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这些颗粒可附着细菌和病毒及重金属等,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被证实是极其严重的。
通常,病毒颗粒物的直径在200nm左右,目前市场上的空气过滤材料对微小可入肺颗粒物以及细菌、病毒、重金属等这些直径极小且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其严重的颗粒物的防护效果欠佳。特别是在病毒高发季节和严重危害区域,现有技术生产的过滤材料制备的口罩、防护服等,对细菌、病毒以及微小颗粒物的过滤消毒低,不具备真正的抗菌、杀毒等功能,不能很好的维护人类的身体健康。
纳米材料具有尺寸直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吸附力强等功能,具有很好的过滤效果。而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技术发展迅速,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薄膜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孔径小、阻隔能力高、质量轻、透气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如何将静电纺丝技术落实到生产中,得到一种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纺丝液:将欲纺丝的聚合物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5%‑15%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将上述纺丝液加入到静电纺丝机的喷丝液槽中,控制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0kV‑40kV,出丝口到接丝辊的距离为10cm‑25cm,进行静电纺丝,将纳米纤维丝直接复合至纤维基底层上,形成纳米纤维层,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纺丝液:将欲纺丝的聚合物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5%-15%的纺丝液;
静电纺丝:将上述纺丝液加入到静电纺丝机的喷丝液槽中,控制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0kV-40kV,出丝口到接丝辊的距离为10cm-25cm,进行静电纺丝,将纳米纤维丝直接复合至纤维基底层上,形成纳米纤维层,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1%-10%的导电促进剂,所述导电促进剂选自:纳米活性炭颗粒、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50nm-250nm;所述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600-2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5%-3%的抗毒杀菌剂,所述抗毒杀菌剂选自:粒径为100nm-150nm的氧化银、氧化铜、和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懋陈勇李慧伦何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