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建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粉条加工的榨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72 阅读:8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红薯淀粉加工粉条的榨面机械。所述的机架为双层结构,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通过支撑杆焊接为一个整体;带有搅龙(3、4)的半圆型搅面斗(5)和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为双层结构;其安装位置是:带有搅龙(3、4)的半圆型搅面斗(5)设置在下层机架(2)左上端的台阶上,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设置在下层机架(2)右上端的台阶上;半圆型搅面斗(5)和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通过出面口(8)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面团硬度一致,质量稳定;2.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3.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轻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具体说就是涉及一种用红薯淀粉加工粉条的榨面机械。
技术介绍
:粉条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喜欢食用的食品,其造型各异,食用方法多样,生产历史悠久。以前,生产粉条的整个工艺过程均是利用手工搅拌,经过推、榨最后制作成淀粉面团,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而生产效率却很低,生产出来的粉条质量参差不齐且得不到保证。后来,生产工艺逐步改进,前道工序增加了和面机,后道工序增加了漏条机,介于二者之间的榨面工序,却仍然停留在人工操作状态,生产出来的粉条仍然是质量不理想,产量也上不去。榨面工序的目的是为了榨制出硬度适中的面团而尽量不含气泡,这样才能保证在漏条工序加工出优质的粉条,但使用人工榨面,根本榨制不出所要求的硬度适当的面团,且面团中的气体也排不完全,致使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粉条加工过程中间环节,使面团质量稳定、不含气泡或尽量少含气泡、自动化程度高的榨面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粉条加工的榨面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底层上平面上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传动装置及抽真空装置;所述的机架为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粉条加工的榨面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底层上平面上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传动装置及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为双层结构,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通过支撑杆焊接为一个整体,带有搅龙(3、4)的半圆型搅面斗(5)和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为双层结构,其安装位置是:带有搅龙(3、4)的半圆型搅面斗(5)设置在下层机架(2)左上端的台阶上,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设置在下层机架(2)右上端的台阶上,半圆型搅面斗(5)和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通过出面口(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条加工的榨面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底层上平面上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传动装置及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为双层结构,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通过支撑杆焊接为一个整体,带有搅龙(3、4)的半圆型搅面斗(5)和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为双层结构,其安装位置是:带有搅龙(3、4)的半圆型搅面斗(5)设置在下层机架(2)左上端的台阶上,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设置在下层机架(2)右上端的台阶上,半圆型搅面斗(5)和两个相通的半圆型榨面斗(6、7)通过出面口(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条加工的榨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机架(1)的上设置有由差速器(15)带动的偏心错位的左右偏心轮(9、10)和左右拉杆(11、12)及左右榨面锤(13、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胡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