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558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3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活性炭:1~15%,纳米远红外粉体;17~25%,硅烷耦合剂0.1~3%,聚酯切片:65~80%;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云母石研磨至250纳米~350纳米大小,将硅烷耦合剂与活性炭和纳米远红外粉体在85℃的高温下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加入,然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将以上混合物在真空环境下干燥,待干燥完毕后,使用熔融机将混合物融化,通过纺丝机纺丝并通过甬道进入卷丝机,落甬后得到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
,具体涉及到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纺织材料分为多种,较为常用的多为棉和各种化学合成纤维,通过各种纤维的使用来让织物具有保暖、手感好、吸水性强的功能,甚至会使用特殊纤维让织物具有特殊的功效,如理疗、抗菌、甚至军用防弹。但是现有的各种纺织材料在其优点展现的同时,或多或少的存在性能缺点,如,棉的保暖效果好,吸水性强,但是易发霉、耐酸性差,其织物蓬松臃肿;麻纤维穿着舒适但外观粗糙;毛绒纤维穿着舒适,保暖性好,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易缩水变形;各种化纤纤维普遍存在穿着舒适,保暖好但是吸水性差,并且无理疗功效。针对以上,如何通过现有技术的改良,得到一种可在保暖性能上有所突破,同时还具有吸湿快干功效,抗菌消毒,并且还有一定的理疗功效的新型改性聚酯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可释放负离子并且在常温下可发射4-14微米的远红外线,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在人体内使皮下温度上升,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还具有吸湿快干的功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活性炭:1~15%,纳米远红外粉体;17~25%,硅烷耦合剂0.1~3%,聚酯切片:65~80%,以上配比总质量需为100%;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粉体是直径为250纳米~350纳米的云母石微粒。所述的活性炭是将竹木或咖啡渣或甘蔗渣或茶叶渣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作为辅料,在1800℃下碳化后研磨成250纳米~350纳米微粒后得到。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云母石研磨至250纳米~350纳米大小,然后使用纳米粉体表面处理剂对混合物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处理过程中需进行55~60℃的恒温,处理时间为1小时;将硅烷耦合剂与活性炭和纳米远红外粉体在85℃的高温下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加入,然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将以上混合物在真空环境下干燥,干燥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待干燥完毕后,使用熔融机将混合物融化,通过纺丝机纺丝并通过甬道进入卷丝机,落甬后得到纤维;进一步的,在纺丝机纺丝过程中,其温度调整范围为270℃~280℃之间,纺丝速度为1000~1400米/分钟,所述的以上纤维得到后,再经过集数架收集后,经牵伸,卷曲,裁切后得到改性聚酯纤维,需注意的是,在牵伸机牵伸过程中,牵伸倍数为3.0~3.7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面所描述:通过以上配比及工序所得到的改性聚酯纤维可在保暖性能上有所突破,其内部含有的云母石微粒可释放负离子,达到森林氧吧功效,同时还具有远红外线吸收和发射功效,在常温和较低的温度下能发射出4~14微米的远红外线,因这一波段的远红外线可以被人体吸收,能使人体皮下深层温度上升,促使人体微血管扩张,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化细胞,并且还具有优异的吸湿快干功能,综上,本改性聚酯纤维是制作内衣、衬衫、床品的首选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配比及操作方法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对本方案更加明了清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制作:活性炭:10%,纳米远红外粉体;20%,硅烷耦合剂2%,聚酯切片:68%;选用以上配比后,进行如下制备步骤:将竹木在1800℃下碳化后研磨成250纳米~350纳米微粒后得到活性炭;将云母石研磨至250纳米~350纳米大小,然后使用纳米粉体表面处理剂对混合物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处理过程中需进行55℃的恒温,处理时间为1小时;将硅烷耦合剂与活性炭和纳米远红外粉体在85℃的高温下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加入,然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将以上混合物在真空环境下干燥,干燥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待干燥完毕后,使用熔融机将混合物融化,通过纺丝机纺丝并通过甬道进入卷丝机,落甬后得到纤维,在纺丝机纺丝纺丝过程中,其温度调整范围为270℃~275℃之间,纺丝速度为1000米/分钟,所述的以上纤维得到后,再经过集数架收集后,经牵伸,卷曲,裁切后得到改性聚酯纤维,需注意的是,在牵伸机牵伸过程中,牵伸倍数为3.0倍,通过以上工序得到改性聚酯纤维。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制作:活性炭:12%,纳米远红外粉体;17%,硅烷耦合剂1%,聚酯切片:75%;选用以上配比后,进行如下制备步骤:将竹木和甘蔗渣的1∶1混合物在1800℃下碳化后研磨成250纳米~350纳米微粒后得到活性炭;将云母石研磨至250纳米~350纳米大小,然后使用纳米粉体表面处理剂对混合物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处理过程中需进行60℃的恒温,处理时间为1小时;将硅烷耦合剂与活性炭和纳米远红外粉体在85℃的高温下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将聚酯切片加入,然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将以上混合物在真空环境下干燥,干燥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待干燥完毕后,使用熔融机将混合物融化,通过纺丝机纺丝并通过甬道进入卷丝机,落甬后得到纤维,在纺丝机纺丝纺丝过程中,其温度调整范围为275℃~280℃之间,纺丝速度为1400米/分钟,所述的以上纤维得到后,再经过集数架收集后,经牵伸,卷曲,裁切后得到改性聚酯纤维,需注意的是,在牵伸机牵伸过程中,牵伸倍数为3.7倍,通过以步骤得到改性聚酯纤维。通过以上实施例,选用实施例2所得到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优于实施例2,故实际生产时优先使用实施例2之配比及工序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活性炭:1~15%,纳米远红外粉体;17~25%,硅烷耦合剂0.1~3%,聚酯切片:65~80%,以上配比总质量需为100%;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粉体是直径为250纳米~350纳米的云母石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活性炭:
1~15%,纳米远红外粉体;17~25%,硅烷耦合剂0.1~3%,聚酯切片:65~80%,
以上配比总质量需为100%;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粉体是直径为250纳米~350纳米
的云母石微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是将竹
木或咖啡渣或甘蔗渣或茶叶渣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作为辅料,在1800℃下
碳化后研磨成250纳米~350纳米微粒后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
下步骤:将云母石研磨至250纳米~350纳米大小,然后使用纳米粉体表面处理
剂对混合物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芳管建华苏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平原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