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钢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95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用钢锻件,其具有如下组成:作为基本成分含有C:0.13质量%以上且0.25质量%以下、Si:0.15质量%以上且0.45质量%以下、Mn:0.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Ni:1.2质量%以上且2.6质量%以下、Cr:0.4质量%以上且0.9质量%以下、Mo:0.15质量%以上且0.8质量%以下、V:0.05质量%以上且0.15质量%以下、N:大于0质量%且0.02质量%以下、S:0.002质量%以上且0.015质量%以下、Ti和Al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共计0.003质量%以上且0.05质量%以下,余部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满足14×(Ti/48+Al/27)≥N,并且,金属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复合组织或者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的复合组织,在表面的铁素体组织和珠光体组织的共计面积比率为7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用钢锻件
技术介绍
从降低船舶的燃料消耗的观点考虑,船舶用构件需要轻量化,因此船舶用构件中所用的钢材被要求高强度化。一般而言,钢材的高强度化可以通过在热处理步骤中加快奥氏体化后的冷却而生成硬质的贝氏体和/或马氏体来实现。但是,在重量为数吨至数十吨的大型厚壁构件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奥氏体化后的骤冷而进行水冷,则由于冷却时的热应力和/或相变应力而可能导致产生裂纹。因此,奥氏体化后的冷却不得不采用冷却速度较慢的空气冷却,以使大型厚壁构件难以获得高强度。相对于此,作为高强度的大型厚壁构件,开发了:(1)一种铸钢件,其通过将合金元素添加量控制在适当范围,从而即使在空气冷却等冷却速度较慢的情况下也提高淬透性,以便实现高强度化(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第3509634号和日本专利公报第5229823号);(2)一种钢锻件,其关注于控制非金属夹杂物,为了降低非金属夹杂物而降低S含量,从而实现优异的疲劳强度(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91649号)。但是,上述(1)的铸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用钢锻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作为基本成分含有C:0.13质量%以上且0.25质量%以下、Si:0.15质量%以上且0.45质量%以下、Mn:0.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Ni:1.2质量%以上且2.6质量%以下、Cr:0.4质量%以上且0.9质量%以下、Mo:0.15质量%以上且0.8质量%以下、V:0.05质量%以上且0.15质量%以下、N:大于0质量%且0.02质量%以下、S:0.002质量%以上且0.015质量%以下、Ti和Al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共计0.003质量%以上且0.05质量%以下,余部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满足下述式(1),并且,金属组织为铁素体和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16 JP 2013-2595641.一种船舶用钢锻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
作为基本成分含有C:0.13质量%以上且0.25质量%以下、
Si:0.15质量%以上且0.45质量%以下、
Mn:0.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Ni:1.2质量%以上且2.6质量%以下、
Cr:0.4质量%以上且0.9质量%以下、
Mo:0.15质量%以上且0.8质量%以下、
V:0.05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崎智也吉田泰正藤纲宣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