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创非血管介入
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卵管造影再通的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输卵管阻塞已成为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目前妇产科许多手术已向微创技术发展,治疗阻塞性输卵管不孕常常使用输卵管再通术,因其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好而得以广泛应用。现在市面上有子宫造影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在该导管主体的头部附近设有圆形对称的球囊,导管主体内部设有大小两腔,小腔的头端与所述球囊相通,而尾端从所述导管主体的尾部附近引出与一活瓣相接,专供子宫输卵管通水或造影使用。该种导管非常柔软,必须通过另外的手术器械如手术钳等方能插入子宫腔,而且其孔口开在头部侧面,不能通过内腔套入导管做输卵管再通手术。进口的输卵管球囊套装产品为直头双球囊导管,结构复杂,导管中间的球囊没有用处,费用昂贵,病人难以承受。文献中亦有带弯头的球囊导管设计方案,其不足在于一体化的球囊导管不能交换不同的导管,一旦球囊膨胀后导管就很难捻动,甚至发生球囊破裂,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安全、快速且带有方向性的操作平台,在解决了在造影的同时,也方便交换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卵管造影再通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其特征在于,在该导管主体的头部附近设有球囊,在该导管主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头端与球囊相通,而尾端从所述导管主体的尾部附近引出与一活瓣相通,所述的第二空腔沿轴向贯通所述的导管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武兴杰,邓军,吴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