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烯烃两相氢甲酰化高选择性制备正构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0502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烯烃两相氢甲酰化高选择性制备正构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一种两相催化体系,该催化体系由具有室温液‑固相变特性的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铑催化剂、双膦配体以及反应底物烯烃和反应产物醛组成,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合成气压力下进行液/液两相氢甲酰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两相分离实现铑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铑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几十次,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的下降,该体系的TOF值达到260‑2000h‑1,催化循环累计TON值最高达到34000以上,正构醛的区域选择性高达96‑98%,铑流失量仅为0.05‑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烯烃两相氢甲酰化高选择性制备正构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化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烯烃两相氢甲酰化高选择性制备正构醛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铑催化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典型的原子经济反应,也是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羰基化反应,已成为制备高碳醛/醇的理想方法。均相氢甲酰化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和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但长期以来,铑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使用问题一直是均相催化领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液/液两相催化体系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相催化体系之一。离子液体两相氢甲酰化是基于离子液体极低的蒸气压、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控的溶解能力,将铑催化剂溶解,以离子液体充当催化剂的“液体载体”,而底物烯烃和产物醛与离子液体不相混溶,反应结束后通过液/液两相分离实现催化剂的循环。但是,离子液体两相催化体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将铑-膦配体络合催化剂有效溶解和负载在离子液体中,在保持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同时有效延长铑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设计合成新型的膦配体,以提高配体和催化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烯烃两相氢甲酰化高选择性制备正构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相催化体系是由离子液体相和有机相构成:离子液体相包括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PPYRILs、铑催化剂和双膦配体1、2或3;有机相是反应底物直链1‑烯烃或直链内烯烃或上述烯烃的混合物,或反应产物,或上述烯烃和反应产物的混合物;有机相可引入溶剂,也可不引入溶剂;氢甲酰化反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合成气压力下进行,反应结束后可直接通过离子液体相和有机相的两相分离实现铑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使用;也可加入萃取溶剂,然后再通过两相分离实现铑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使用;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PPYRILs和双膦配体1、2、3的结构如下: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烯烃两相氢甲酰化高选择性制备正构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相催化体系是由离子液体相和有机相构成,离子液体相包括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铑催化剂和双膦配体1、2或3;有机相是反应底物C3-C10直链1-烯烃,或反应产物,或上述烯烃和反应产物的混合物;有机相不引入溶剂;氢甲酰化反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合成气压力下进行,反应结束后直接通过离子液体相和有机相的两相分离实现铑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使用;双膦配体1、2、3的结构如下:式中:R4为C6H4-3-SO3-;M为H+、NH4+、单价金属离子、一个化学当量的多价金属离子;p=1或2,q=1或2,l=0,1或2,m=0,1或2;聚醚吡咯烷盐离子液体的结构如下:式中:n=16,o=0,R1为苯基,R2为甲基,R3为甲基;或n=16,o=0,R1为苯基,R2为H,R3为甲基;或n=16,o=0,R1为n-C12H25,R2为甲基,R3为甲基;或n=50,o=0,R1为苯基,R2为n-C16H33,R3为甲基;或n=16,o=16,R1为苯基,R2为苯基,R3为甲基;或n=16,o=0,R1为苯基,R2为甲基,R3为4-CH3Ph-;或n=16,o=0,R1为苯基,R2为甲基,R3为n-C12H25;或n=16,o=0,R1为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欣马青青徐冰莹李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