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27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飞机降落时能够将地面给机轮的巨大反冲力消减的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与支撑轴对应连接的机轮,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缓冲机构后方的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支撑板三者构成三角形结构;本设计的缓冲结构可以为机轮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能够有效的将地面给机轮的巨大反冲力进行消除,为飞机的安全着陆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
,尤其涉及一种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特别是对于客机、重型货机而言,其飞机的机身重量较大,而在飞机降落时,其飞机的机轮首先与地面接触,而在飞机机轮与地面接触的瞬间,其地面给机轮一个巨大的反冲力,而此反冲力如不克服,将给飞机造成致命的伤害,而此种现象在运输机上更为明显,特别是在运输机降落在非标准的机道上时,尤为需要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在飞机降落时能够将地面给机轮的巨大反冲力消减的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与支撑轴对应连接的机轮,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缓冲机构后方的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支撑板三者构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管件,在所述第一管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且所述第一管件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将该第一管件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在所述第一缓冲室内设有第一缓冲液压缸;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顶压在所述第一缓冲室内部的第一隔板上;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缓冲室内设有第二缓冲液压缸,并在所述第二缓冲室内的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缸体顶压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上,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铰接,且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常态为伸出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常态为伸出状态。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上还套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第一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二管件,在所述第二管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隔板,且所述第二管件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将该第二管件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三缓冲室、第四缓冲室;在所述第三缓冲室内设有第三缓冲液压缸;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顶压在所述第三缓冲室内部的第二隔板上;进一步的,在所述第四缓冲室内设有第四缓冲液压缸,并在所述第四缓冲室内的第二隔板上还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缓冲液压缸的缸体顶压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上;所述第四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常态为伸出状态,且所述第四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常态为伸出状态。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上还套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第二隔板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第二缓冲液压缸、第三缓冲液压缸、第四缓冲液压缸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与油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的缓冲结构可以为机轮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能够有效的将地面给机轮的巨大反冲力进行消减,为飞机的安全着陆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第二管件;3.第一管件;4.第三缓冲液压缸;5.第一缓冲液压缸;6.第四缓冲液压缸;7.第二缓冲液压缸;8.第三缓冲液压缸与支撑板的铰接点;9.第一缓冲液压缸的缸体与支撑板的铰接点;10.第四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1.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2.支撑轴;13.机轮;14.第二隔板;15.第一隔板;17.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8.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9.第二缓冲弹簧;20.第一缓冲弹簧;21.第二压力传感器;22.第一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参见图1,图2;包括支撑板1、与支撑轴12对应连接的机轮13,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轴12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12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缓冲机构后方的支撑板1上;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支撑板1三者构成三角形结构。具体的,以上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管件3,在所述第一管件3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15,且所述第一管件3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5将该第一管件3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在所述第一缓冲室内设有第一缓冲液压缸5;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5的缸体与所述支撑板1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8顶压在所述第一缓冲室内部的第一隔板15上;在所述第二缓冲室内设有第二缓冲液压缸7,并在所述第二缓冲室内的第一隔板15上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2,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7的缸体顶压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2上,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1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12铰接,且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1的常态为伸出状态。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8的常态为伸出状态,在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8上还套有第一缓冲弹簧20,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0的下端顶在所述第一隔板15上。具体的,以上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二管件2,在所述第二管件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隔板14,且所述第二管件2通过所述第二隔板14将该第二管件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三缓冲室、第四缓冲室;在所述第三缓冲室内设有第三缓冲液压缸4;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4的缸体与所述支撑板1铰接;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7顶压在所述第三缓冲室内部的第二隔板14上;在所述第四缓冲室内设有第四缓冲液压缸6,并在所述第四缓冲室内的第二隔板14上还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1,所述第四缓冲液压缸6的缸体顶压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21上;所述第四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0的常态为伸出状态,且所述第四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0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12铰接。具体的,以上所述的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7常态为伸出状态,在所述第三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17上还套有第二缓冲弹簧19,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9的下端顶在所述第二隔板14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第二缓冲液压缸、第三缓冲液压缸、第四缓冲液压缸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与油泵连接。本设计在工作时:飞机向图1中左侧方向前进,其飞机机轮在与地面接触时,其地面和机身给机轮一个压力,而后其第三缓冲液压缸、第四缓冲液压缸起到主要的缓冲作用,而其飞机机轮在此过程中还会向右侧进行移动,此后其第一缓冲液压缸、第二缓冲液压缸起到次要的缓冲作用,而在此缓冲过程中,如果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过大,其控制器将控制相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将第一缓冲液压缸、第二缓冲液压缸、第三缓冲液压缸、第四缓冲液压缸进行泄压、而后再进行冲压底座,实现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与支撑轴对应连接的机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缓冲机构后方的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支撑板三者构成三角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与支撑轴对应连接的机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缓冲机构后方的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支撑板三者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管件,在所述第一管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且所述第一管件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将该第一管件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在所述第一缓冲室内设有第一缓冲液压缸;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顶压在所述第一缓冲室内部的第一隔板上;在所述第二缓冲室内设有第二缓冲液压缸,并在所述第二缓冲室内的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缸体顶压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上,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铰接,且所述第二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常态为伸出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的常态为伸出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机轮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缓冲液压缸的伸缩轴上还套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第一隔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汉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