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压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0228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9:49
一种侧压扣锁装置,包括:主体件具有第一弹簧件、入扣部、第二弹簧件及解扣部,再于解扣部与入扣部间配置至少一个入扣装置;被锁件是由前端件、解扣件、推动杆、圆球及后端件组合而成,其中,前端件具凸出端,凸出端上形成被扣装置;解扣件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每一凸出部凸出在解扣件的第一表面之上,推动杆具有凹洞,用于容置圆球的一部分,解扣件的第二表面具有斜坡凹洞,用于容置圆球的另一部分;通过被锁件的凸出端将主体件的入扣部向内推入,使入扣装置与被扣装置相互扣合,完成主体件与被锁件的上扣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侧压扣锁装置,尤指一种可利用侧边按压方式进行解扣的侧压扣锁装置,具有侧边按压快速解扣的功能。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扣锁装置,一般可以分为按钮部、扣锁部、底座及弹片部分,弹片端可插入底座内,因底座内部的扣锁部会将弹片卡住,使弹片无法移动,扣锁装置即被固定住;传统的扣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对于体型肥胖、孕妇、孩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等,在不熟悉扣锁装置时,很难将扣锁装置准确的、快速的上扣,容易造成未落实上扣的危险。此外,在扣锁要解锁的过程中,虽然用户已经按下按钮,但扣锁装置常常无法实时弹开,使得扣锁装置无法顺利解锁。以上,都是传统扣锁装置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扣锁装置使用上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侧压扣锁装置,包括主体件及被锁件,其特征在于:主体件由具有中空开口的第一表面及封闭第二表面所形成,在中空开口中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在第一容置空间外围再形成一个第二容置空间,于第一容置空间中容置第一弹簧件及入扣部,入扣部底部具有一个凸环,使得第一弹簧件能够被封闭在入扣部的凸环与主体件的第二表面之间,而第二容置空间容置第二弹簧件及解扣部,解扣部底部具有一个凸环,使得第二弹簧件被封闭在解扣部的凸环与主体件的第二表面之间,再于解扣部与入扣部间配置至少一个入扣装置;被锁件是由前端件、解扣件、推动杆、圆球及后端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前端件由具有一个凸出端的第一表面及具有中空开口的第二表面所形成,凸出端上形成一个被扣装置,而第一表面上配置有多个贯穿孔;后端件的表面上具有一个长形滑槽,用于容置推动杆,推动杆的一侧面上具有一个凹洞,用于容置圆球的一部分;解扣件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每一个凸出部凸出在解扣件的第一表面之上,解扣件的第二表面则具有一个斜坡凹洞,用于容置圆球的另一部分;其中,圆球容置于推动杆的凹洞后,推动杆再容置于后端件的长形滑槽内,解扣件再被前端件及后端件包覆,使得解扣件上的每一个凸出部与前端件的第一表面的多个贯穿孔相对应;其中,主体件的入扣装置与被锁件的被扣装置可紧密的相互扣合,使主体件与被锁件组合成侧压扣锁装置。本技术进一步在主体件及被锁件设有相吸的磁性,当主体件及被锁件接近时,立即产生引力作用自动接合上扣,对于视障者而言也可独立进行上扣的动作,大大提升扣锁装置在使用上的便利性。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侧压扣锁装置,因主体件与被锁件具有磁性可相互吸引,在主体件与被锁件相互接近时,能导引且自动上扣,具有快速上扣的功能,且亦能利用解扣件达到快速解扣的功能,有效的改善传统的扣锁装置使用上的不便性,可以具体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扣合的应用上,例如:交通工具、滑雪板、帽子、军方、船钨、婴儿车、系统家具、航天工业用、机械手臂等所使用的安全扣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压扣锁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体件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体件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体件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被锁件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被锁件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被锁件的推动杆推动前的侧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被锁件的推动杆推动后的侧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侧压扣锁装置上扣前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侧压扣锁装置上扣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侧压扣锁装置上扣后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压扣锁装置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体件立体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体件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体件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揭露一种侧压扣锁装置,有关其中各部件的一般功能性知识应为相关
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的叙述,不再另为完整描述。以下文中所参照的图式,是表达与本技术有关特征的示意图,并非根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合先叙明。首先,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压扣锁装置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侧压扣锁装置1是由主体件2及被锁件3两部分所组合成一体,形成本技术的侧压扣锁装置1。接着,请参阅图2至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体件的立体、分解及剖面示意图。首先,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主体件2为圆柱体,是由上盖件26与底座件27所组合而成,并且在上盖件26与底座件27间配置有入扣部21、入扣装置22及解扣部23。接着,如图3所示,上盖件26具有圆穿孔264从第一表面261贯穿至第二表面262,在靠近第二表面262的一侧边上具有凸出螺纹263;接着,底座件27是由一个具有中央开口274的第一表面271及一个封闭的第二表面272所形成,中央开口274的外侧围墙上具有螺纹2741,通过此螺纹2741与上盖件26的凸出螺纹263,将上盖件26与底座件27锁固;其中,底座件27的中央具有环型挡墙276,环型挡墙276的高度凸出第一表面271之上,环型挡墙276中心形成第一容置空间275,在第一容置空间275外围再形成第二容置空间273;在本技术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275为圆柱状空间,而第二容置空间273则围绕着第一容置空间275,形成个环状空间,环型挡墙276则在第一容置空间275与第二容置空间273之间;接着,在第一容置空间275中容置一个第一弹簧件24及一个入扣部21,其中入扣部21底部具有凸环2101,使得第一弹簧件24能够被封闭在入扣部21的凸环2101与底座件27的第二表面272之间,其中,凸环2101的外围是大于入扣部21本体的外围;很明显的,第一弹簧件24装设于第一容置空间275的底部,而入扣部21装设于第一容置空间275的上侧部;此外,本技术在环型挡墙276靠近底座件27的第一表面271的一侧边上进一步配置一个限制环277,通过环型挡墙276的限制环277可以与入扣部21的凸环2101接触,使得入扣部21不会超出环型挡墙276的表面2761。接着,当第一弹簧件24并未被压缩时,通过第一弹簧件24的弹簧力可抵着入扣部21的凸环2101,可以使入扣部21无法向底座件27的第二表面272移动;此外,如需将入扣部21向底座件27的第二表面272移动时,即可通过施力于入扣部21的平面210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压扣锁装置,由主体件及被锁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主体件由具有中空开口的第一表面及一個封闭的第二表面所形成,在所述中空开口中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围再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容置第一弹簧件及入扣部,所述入扣部底部具有凸环,使得所述第一弹簧件能够被封闭在所述入扣部的所述凸环与所述主体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容置第二弹簧件及解扣部,所述解扣部底部具有凸环,使得所述第二弹簧件被封闭在所述解扣部的所述凸环与所述主体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再于所述解扣部与所述入扣部间配置至少一个入扣装置;所述被锁件是由前端件、解扣件、推动杆、圆球及后端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件由具有凸出端的第一表面及具有中空开口的第二表面所形成,所述凸出端上形成被扣装置,而所述前端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上配置有多个贯穿孔;所述后端件的表面上具有长形滑槽,用于容置所述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侧面上具有凹洞,用于容置所述圆球的一部分;以及所述解扣件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每一所述凸出部凸出在所述解扣件的第一表面之上,所述解扣件的第二表面则具有斜坡凹洞,用于容置所述圆球的另一部分;其中,所述圆球容置于所述推动杆的所述凹洞后,所述推动杆再容置于所述后端件的所述长形滑槽内,所述推动杆及所述解扣件再被所述前端件及所述后端件包覆且所述前端件及所述后端件固接,使得所述解扣件上的每一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前端件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些贯穿孔相对应;其中,所述主体件的所述入扣装置与所述被锁件的所述被扣装置可紧密的相互扣合,使所述主体件与所述被锁件组合成所述侧压扣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压扣锁装置,由主体件及被锁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主体件由具有中空开口的第一表面及一個封闭的第二表面所形成,在所
述中空开口中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围再形成第二容置空
间,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容置第一弹簧件及入扣部,所述入扣部底部具有凸
环,使得所述第一弹簧件能够被封闭在所述入扣部的所述凸环与所述主体件的
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容置第二弹簧件及解扣部,所述解扣
部底部具有凸环,使得所述第二弹簧件被封闭在所述解扣部的所述凸环与所述
主体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再于所述解扣部与所述入扣部间配置至少一个入
扣装置;
所述被锁件是由前端件、解扣件、推动杆、圆球及后端件组合而成,其特征
在于:
所述前端件由具有凸出端的第一表面及具有中空开口的第二表面所形成,所
述凸出端上形成被扣装置,而所述前端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上配置有多个贯穿孔;
所述后端件的表面上具有长形滑槽,用于容置所述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侧面
上具有凹洞,用于容置所述圆球的一部分;以及
所述解扣件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每一所述凸出部凸出在所述解扣件的第一
表面之上,所述解扣件的第二表面则具有斜坡凹洞,用于容置所述圆球的另一
部分;
其中,所述圆球容置于所述推动杆的所述凹洞后,所述推动杆再容置于所述
后端件的所述长形滑槽内,所述推动杆及所述解扣件再被所述前端件及所述后
端件包覆且所述前端件及所述后端件固接,使得所述解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品成萧春泉
申请(专利权)人:原沧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