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31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1)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其特点是,每两个相邻的纺纱位对应同一个负压室(6),该负压室与该牵伸机构(1)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
技术介绍
已经知道了将来自例如用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纤维条集聚,随后纤维条通过由后置的纺纱锭子产生的转动被凝实成纱线。这样制造的纱线被称为集聚纱线,其特点是强力高且毛羽程度低。被统称为密实化的纤维条的集聚可以通过机械或气动方式实现。在气动密实化的情况下,根据在现有技术中首次知道的方法,来自牵伸机构的纤维条借助透气的输送件被引导经过负压室的吸气集聚缝。在经过集聚缝后,被集聚的纤维条被喂给滚筒抓住并在离开喂给钳口线后被捻成纱线。用于集聚缝吸气的且在机器纵向上延伸的负压室一般以其两个端部被安装在用于下滚筒(Unterzylinder)的支座上,即所谓托脚上并且与负压源相连。也知道了这样的密实化装置,其中,以下被称为筛网圈带(Siebriemchen)的透气输送件在喂给滚筒上被引导。这样的解决方案有以下优点,在筛网圈带和负压室之间的摩擦就像在之前所提出的变型方案中那样,被最小化。此时不可避免的是,筛网圈带随着时间推移而变脏,其透气性由此受到影响。因此筛网圈带须时不时地更换清洗。这种脏污是非常无规律的。因而筛网圈带大多应在工作几天后就被清洗,而其它地方在几周之后才被清洗。筛网圈带更换是很费时的:纺纱机须停机并且负压室连同筛网圈带和导向部件被拆下。随后才能在侧面脱下筛网圈带。该操作过程从两方面看不令人满意。其一,尚干净的筛网圈带过早更换,而变>脏的筛网圈带更换过晚。其二,纺纱机须停机较长一段时间。当前所知的气动密实化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以下情况,即,延伸于托脚之间的负压室从经济角度出发只能由钢、铝或塑料所制造的异型管制成。集聚缝是铣削形成的,因此有锋利边缘。它们在其主要的长度部分上具有相同的宽度。在托脚之间延伸的负压室按规定被连接至同一个负压源。结果是,若干集聚缝距同一负压源的距离必然是不同的,进而在这些集聚缝处必然出现不一致的负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任务,即,提出设于环锭纺纱机牵伸机构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在此避免或至少减少了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缺点。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集聚机构来完成该任务,即,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的特点是,每两个相邻的纺纱位对应于同一个负压室,该负压室与牵伸机构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具有显著优点,即每个负压室可被设计用于两个相邻的纺纱位。多个负压室能通过同一个支承杆或支承管与两个相邻托脚相连接。每个负压室能与负压源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每个所述纺纱位对应于一个自身的设置在负压室内的集聚缝,集聚缝距同一个负压源以相同距离布置。为此,可以有利地做到在每个所述集聚缝处的压力状况的均匀一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在负压室集聚缝上延展的筛网圈带在轴向上被引导穿过止挡。这在结构便于操作且简单的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运行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设于牵伸机构区段中的多个牵伸机构的负压室被安装在同一个杆上,其中该杆以其两个端部安装在用于下滚筒的托脚上。由此有利地得到结构很紧凑的可能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每个负压室对应于一个与该负压室以可分离方式连接的喂给滚筒。该变型方案有利地简化了在机器运行中的筛网圈带的安全快速更换,同时将筛网圈带和负压室之间的摩擦最小化,这是因为其在负压室上的接触面可以被最小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喂给滚筒如此与负压室相连,它在工作位置上相对于负压室处于固定位置并且它在压辊未施压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径向移动。这种结构也允许在机器运行中的筛网圈带更换的简化。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喂给滚筒由一个固定不动的中间件和两个转动安装的端件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这个设计方案带来相当紧凑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如此构成集聚缝,它朝向其指向喂给滚筒的末端缩窄。该结构导致在纤维条集聚时的附加支持,因为纤维条在移动经过集聚缝时因缝隙缩窄和进而由此得到的吸气流聚集被进一步凝集或集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如此构成集聚缝,它在半径范围上过渡至负压室的支承筛网圈带的表面。由此获得的缝隙边缘的轻柔倒圆有利于无涡流的平稳气流并由此保护纤维条,在此避免了以下危险,即,因为干扰气流而使若干纤维脱离纤维条,这将会造成纱线质量变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筛网圈带在工作位置上被蓄力机构,例如片簧绷紧。它在简化装置调节的情况下允许提高运行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负压室基本由底部和盖子构成。显然,由此得到结构的简化和成本降低,这还可以在所述盖子与底部可分离连接时得到加强。此时,当盖子由低摩擦塑料构成且底部由玻璃纤维加强塑料构成时,得到其它优点,在这里,相应的材料分配之后就是功能划分。盖子应尽量光滑、很轻或甚至柔软,而底部尽量形状稳定,在此无需太重视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其两个端部被安装在用于下滚筒的托脚上的所述杆呈管状构成,其中设置在该管上的负压室通过该管与负压源相连。结果得到有利的需要较小结构空间的“整体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负压室由注射塑料制造。因为其尺寸小且构型敦实,整个腔室能以塑料注塑件形式来经济制造。为此也可以就空气动力学而言最佳地设计该集聚缝,并且如前所述,可以在机器运行中单独更换筛网圈带,无需为此拆下整个密实化装置的某个构件或甚至必须停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如此设计集聚机构,该喂给滚筒由喂给压辊驱动,并且喂给压辊通过承受弹簧力的输送辊从牵伸机构的初始压辊获得其驱动。当喂给滚筒与负压室借助蓄力机构,如弹簧或磁体,连接时保证了在更换筛网圈带时喂给滚筒也不会不希望地脱离支座。也可以位置固定地安置该喂给滚筒并且通过蓄力机构,如片簧来绷紧筛网圈带。最后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输送辊的直径在喂给压辊的驱动机构区域内被设计成比在借助牵伸机构的初始压辊的驱动区域内要大。由此有利地得到以下可能,即,筛网圈带以相对于初始压辊略高的周向速度被驱动并增强牵伸。当输送辊的对应于初始压辊的直径小于对应于喂给压辊的直径时,获得该作用。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简要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以局剖侧视图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密实化装置,其具有与喂给压辊对置的负压室;图1a以俯视图非常示意性地示出透气输送件,其被引导经过图1的装置的处于负压下的集聚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1)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纺纱位对应于同一个负压室(6),该负压室与所述牵伸机构(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9 DE 102014019156.71.一种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1)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相邻的纺纱位对应于同一个负压室(6),该负压室与所述牵伸机构(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纺纱位对应于自身的
开设在所述负压室(6)中的集聚缝(4),该集聚缝被设置成距同一个负压源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压室(6)的所述集
聚缝(4)上延展的筛网圈带(3)在轴向上被引导经过止挡(10,1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牵伸机构区段中
的多个牵伸机构(1)的所述负压室(6)被安装在同一个杆(8)上,该杆(8)以其两个端部被
安装在用于下滚筒的托脚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负压室(6)
对应于一个与所述负压室(6)以可分离方式连接的喂给滚筒(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给滚筒
(7)与所述负压室(6)连接,使得该喂给滚筒在工作位置上相对于所述负压室(6)处于固
定位置,并且在压辊未施压时基本能径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给滚筒
(7)由一个固定不动的中间件和两个可转动安装的端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缝(4)
朝向其指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沙赫勒克尔L·欧拉A·凯森海默
申请(专利权)人:罗托卡夫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