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包括果剪、采摘杆和采果收集机构,所述采果收集机构包括线轮、拉绳、仿生活动支撑、导向轮、果兜、输送带,其中仿生活动支撑由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弹簧、可伸缩连接杆、支撑杆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采摘位于高枝的水果,特别适于采摘位于高位的龙眼、荔枝等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水果,而且能实现柔性传送与接果;采用了仿生活动支撑,易拆装,便于携带;结构简单、避阻碍性和防勾挂性好、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摘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                        
技术介绍
荔枝、龙眼等水果高高挂在树枝上,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农或是利用梯子或是直接爬到树上摘取,然后传给下面另一个人,通过二级人工传送再放进果筐,这样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且效率低下。申请号为20042001049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果器,包含果剪、采摘杆和采果收集机构,其中果剪的一侧刀把固定在采摘杆的上端,另一侧刀把尾端固定有拉线,拉线下端与拉线控制机构连接,拉线控制机构可以是电动的也可是手动的,采果收集机构的上部为集果斗,下部为输果软管,这二者相互固定连接并贯通,而且集果斗通过支撑杆固定在采果杆上部。但是这种采果器只适合采摘苹果、梨子、柿子、杏、桃等单个、规则性较强、体积变化不大的水果;而不适用于采摘荔枝、龙眼等水果:因为荔枝、龙眼树的枝叶比较密,而这种采果器的集果斗和输果软管是无导向的,进入和退出都很不方便,其避阻碍性和防勾挂性很差,不适合采摘长在树枝深处的水果;另外,由于荔枝、龙眼等水果是以串状形式挂于树上,串的体积变化很大,无规则性可言,所以这种采果器的输果软管也不适用于输送这些水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适合采摘不规则形状的水果、具有正反向导向功能、避阻碍性和防勾挂性好、结构简单、重量轻、易拆装、便于携带的柔性接果采摘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包括果剪10、采摘杆5和采果收集机构,所述采果收集机构包括线轮4、拉绳7、仿生活动支撑8、导向轮9、果兜14、输送带15;仿生活动支撑8由固定支座16、滑动支座17、弹簧18、可伸缩连接杆19、支撑杆20构成,两个固定支座16分别固定在采摘杆5的上部-->和下部,滑动支座17套在采摘杆5上,滑动支座17上连接有弹簧18,固定支座16和滑动支座17都铰接有支撑杆20,支撑杆20之间通过可伸缩连接杆19连接;果兜14置于最前端的支撑杆20上,果兜14与输送带15连接并贯通,输送带15固定在可伸缩连接杆19上;拉绳7的上端绑定在滑动支座17上,然后绕过设置于采摘杆5顶端的导向轮9,其末端缠绕在设置于采摘杆5下端的线轮4上。所述可伸缩连接杆19通过锁紧螺母21控制长度。果剪10倾斜固联于采摘杆5的顶端,操纵把手3固联于采摘杆5的下端,果剪10和操纵把手3通过操纵线2相连接。果剪10由切割导向槽11、活动刀片12和复位弹簧13构成,切割导向槽11固联在采摘杆5的顶端,切割导向槽11上铰接有活动刀片12,切割导向槽11和活动刀片12通过复位弹簧13相联接。切割导向槽11是镰刀状的,以便准确地勾住水果根柄进行定位,通过复位弹簧13使切割导向槽11和活动刀片12保持一个张开的剪切状态。采摘杆5通过支架6支撑在三角架1上,以实现不同转角、转向和高度的采摘。采摘杆5是可伸缩的套杆,内套杆和外套杆之间通用锁紧螺栓固定,以实现采摘杆5的长度伸缩调整。输送带15由表层和内衬层两层构成,表层为纺织品,内衬层为柔软弹性材料。在非工作状况时,仿生活动支撑8保持收拢状态,此时在弹簧18的拉力作用下,滑动支座17静止在最下端位置。在工作时,旋转线轮4,通过拉绳7拉动滑动支座17沿着采摘杆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杆20和可伸缩连接杆19运动,使得整个仿生活动支撑8张开,同时撑开果兜14与输送带15并使其处于接果状态。可以通过线轮4的旋转量来控制仿生活动支撑8撑开的大小,从而调整输送带15的位置使其有效地导向和避开障碍,以适应处在不同位置的果实采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工作的:没有采摘水果时,仿生活动支撑8在弹簧18的作用下保持收拢状态,头部呈尖状,起导向作用。采摘水果时,旋转线轮4使得仿生活动支撑8在尼龙拉绳7的作用下克服弹簧18的拉力,沿采摘杆5向上运动,果兜14和输送带15被仿生活动支撑8撑起张开,同时果兜14由下住上移到果剪10的正下方,并将水果网在果兜14里面;通过抓捏操纵把手3来牵动操纵线2从而控制果剪10的张与合,果剪10克服复位弹簧-->13的张力而关闭,通过活动刀片12剪断水果根柄,水果随即落入由仿生活动支撑8撑起的果兜14中,再经由倾斜的输送带15以低速滑入果筐中,输送带15的位置可通过旋转线轮4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水果的柔性传送与接收,避免跌落地下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适合采摘位于高枝和长在树枝深处的水果,特别适于采摘位于高位的龙眼、荔枝等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水果,而且能实现柔性传送与接果。(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仿生活动支撑,常态下收拢,头、尾部呈尖状,起正、反向导向作用;只有摘果时,通过仿生活动支撑将果兜张开,避阻碍性和防勾挂性好。(3)当采摘完毕回收的瞬间,由于水果正处于下降状态,仿生活动支撑开始收拢,并呈橄榄形,易于反向导向与退回。(4)本采摘器重量轻,结构简单,易拆装,便于携带,安装操作及更换零部件方便。(5)采摘时不需要借助梯子、架子或爬树,操作简单,效率高,造价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小,水果采摘质量高。(5)可以通过旋转线轮来调整输送通道的位置,有效避开障碍,适用于不同位置的果实采摘。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位于采摘杆上部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仿生活动支撑的张开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仿生活动支撑的收起时的示意图(1:三角架,2:操纵线,3:操纵把手,4:线轮,5:采摘杆,6:支架,7:拉绳;8:仿生活动支撑,9:导向轮,10:果剪,11:切割导向槽,12:活动刀片,13:复位弹簧,14:果兜,15:输送带,16:固定支座,17:滑动支座,18:弹簧,19:可伸缩连接杆,20:支撑杆,21: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所示,柔性接果采摘器包括果剪、采摘杆和采果收集机构。其中,采摘杆5通过支架6支撑在三角架1上,以实现不同转角、转向和高度的采摘;采摘杆5是可伸缩的套杆,内套杆和外套杆之间通用锁紧螺栓固定,以实现采摘杆5的长度伸缩调整。果剪10倾斜固联于采摘杆5的顶端,操纵把手3固联于采摘杆5的下端,果剪10和操纵把手通过操纵线2相连接。果剪10由切割导向槽11、活动刀片12和复位弹簧13构成,切割导向槽11固联在采摘杆5的顶端,切割导向槽11上铰接有活动刀片12,切割导向槽11和活动刀片12通过复位弹簧13相连接;切割导向槽11是镰刀状的,以便准确地勾住水果根柄进行定位,通过复位弹簧13使切割导向槽11和活动刀片12保持一个张开的剪切状态。仿生活动支撑8由固定支座16、滑动支座17、弹簧18、可伸缩连接杆19、支撑杆20构成,两个固定支座16分别固定在采摘杆5的上部和下部,滑动支座17套在采摘杆5上,滑动支座17上连接有弹簧18,固定支座16和滑动支座17都铰接有支撑杆20,支撑杆20之间通过可伸缩连接杆19连接,可伸缩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包括果剪、采摘杆和采果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果收集机构包括线轮、拉绳、仿生活动支撑、导向轮、果兜、输送带;仿生活动支撑由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弹簧、可伸缩连接杆、支撑杆构成,两个固定支座分别固定在采摘杆的上部和下部,滑动支座套在采摘杆上,滑动支座上连接有弹簧,固定支座和滑动支座都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通过可伸缩连接杆连接;果兜置于最前端的支撑杆上,果兜与输送带连接并贯通,输送带固定在可伸缩连接杆上;拉绳的上端绑定在滑动支座上,然后绕过设置于采摘杆顶端的导向轮,其末端缠绕在设置于采摘杆下端的线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接果采摘器,包括果剪、采摘杆和采果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果收集机构包括线轮、拉绳、仿生活动支撑、导向轮、果兜、输送带;仿生活动支撑由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弹簧、可伸缩连接杆、支撑杆构成,两个固定支座分别固定在采摘杆的上部和下部,滑动支座套在采摘杆上,滑动支座上连接有弹簧,固定支座和滑动支座都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通过可伸缩连接杆连接;果兜置于最前端的支撑杆上,果兜与输送带连接并贯通,输送带固定在可伸缩连接杆上;拉绳的上端绑定在滑动支座上,然后绕过设置于采摘杆顶端的导向轮,其末端缠绕在设置于采摘杆下端的线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接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剪倾斜固联于采摘杆的顶端,操纵把手固联于采摘杆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湘军卢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