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油气分离器和抽气管;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分别与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相连通的进油管和出气管,以及分离伞;所述壳体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出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抽气管;沿原油的流动方向,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油管与相邻的上一级的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与相邻的下一级的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可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田生产用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抽油机从油井采出的采出液中含有原油和少量天然气。外输时需要将原油与天然气分离开来。在目前的油气分离器上有壳体,壳体上连通有进管和出油管,壳体上部连通有出气管,进管的出口上方有分离伞。采出液经进管从其出口喷出,由分离伞挡住原油,天然气从分离伞与壳体内壁之间进入出气管排出,原油经出油管排出。这种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较差,部分原油会随天然气进入出气管,不利于分离后的外输作业。而且,现有的油气分离器主要是单级的油气分离操作,其油气分离效果比较固定,难以进一步地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油气分离效果的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油气分离效果的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油气分离器和连通所述多个油气分离器的抽气管;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提供收容空间的壳体,分别与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相连通的进油管和出气管,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分离伞;所述壳体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出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抽气管;沿原油的流动方向,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油管与相邻的上一级的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与相邻的下一级的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油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位于同一与所述壳体底部平行的平面内。优选地,所述进油管包括相互垂直连通的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穿过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油管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并沿远离所述壳体底部的方向垂直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油管正对所述出气口设置。优选地,在所述第二进油管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原油旋转喷出的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进油管出口固定连接的旋流板和设于所述旋流板顶部的挡流板,所述多个旋流板设于所述第二进油管和所述挡流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多个旋流板依次围绕所述第二进油管的出口设置,并共同围成圆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旋流板之间间隔,并呈设定夹角设置。优选地,所述挡流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多个旋流板共同围成的圆形结构的尺寸。优选地,所述分离伞设于所述挡流板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多个依次连通的油气分离器,实现对原油的多级油气分离操作,从而提高油气分离效果。而且,在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内,所述排气通道中气体的排出方向与所述原油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提高所述气体的排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10、油气分离器,20、抽气管,11、壳体,12、进油管,13、出气管,14、分离伞,111、进油口,112、出油口,113、出气口,121、第一进油管,122、第二进油管,123、旋流装置,124、旋流板,125、挡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100可以对原油进行多级的油气分离操作,其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油气分离器10和连通所述多个油气分离器10的抽气管20。其中,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10包括提供收容空间的壳体11,分别与所述壳体11的收容空间相连通的进油管12和出气管13,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部的分离伞14。所述壳体11为原油的存储提供收容空间,其包括进油口 111、出油口 112和出气口113。所述进油口 111和所述出油口 112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1靠近底部位置的相对两侧,而且,二者距离所述壳体11底部的间距相同。也就是说,所述进油口 111和所述出油口 112位于同一与所述壳体11底部平行的平面内。而且,所述出气口 113位于所述壳体11的顶部。所述进油管12包括相互垂直连通的第一进油管121和第二进油管122。所述第一进油管121穿过所述进油口 111进入所述壳体11的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壳体11的底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进油管122收容于所述壳体11的收容空间内,并沿远离所述壳体11底部的方向垂直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油管122正对所述出气口 113设置。而且,在所述第二进油管122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原油旋转喷出的旋流装置123。所述旋流装置123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进油管122出口固定连接的旋流板124和设于所述旋流板124顶部的挡流板125。所述多个旋流板124依次围绕所述第二进油管122的出口设置,并共同围成圆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旋流板124之间间隔,并呈设定夹角设置。所述挡流板125具有平板结构,其固定于所述多个旋流板124的顶部。即,所述多个旋流板124设于所述第二进油管122和所述挡流板12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流板125的尺寸大于所述多个旋流板124共同围成的圆形结构的尺寸。在所述油气分离器10中,所述旋流装置123通过所述多个旋流板124引导从所述第二进油管122进入的原油以旋流状态喷出,并使得所述原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所述壳体11的内壁上。其中,在所述原油以旋流状态喷出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原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油集输用的多级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油气分离器(10)和连通所述多个油气分离器(10)的抽气管(20);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10)包括提供收容空间的壳体(11),分别与所述壳体(11)的收容空间相连通的进油管(12)和出气管(13),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部的分离伞(14);所述壳体(11)包括进油口(111)、出油口(112)和出气口(113),所述进油管(12)穿过所述进油口(111)进入所述壳体(11)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出气管(13)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气口(113)与所述壳体(11)的收容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抽气管(20);沿原油的流动方向,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10)的进油管(12)与相邻的上一级的所述油气分离器(10)的出油口(112)相连通;每一所述油气分离器(10)的出油口(112)与相邻的下一级的所述油气分离器(10)的进油管(1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德志,张中华,李法祥,胡庭,张超岚,金东玉,魏春娟,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