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024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包括圆柱形的壳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出气管的下部固定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锥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边设于向内弯曲的卷边,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挡风板,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的侧壁相切,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底端向上弯曲,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惯性分离和离心分离两种分离方式的优点,能够有效地将冷媒气体和润滑油分离开来,且气体的流速损失小,相比传统的惯性分离方式,显著加快了分离效率,且产生的噪音也较小,整体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器在很多制冷系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任何种类的压缩机在运行中,油都会随着气体被排出,油必须从高压气体中被分离并返回压缩机。常用的油分离器有利用惯性力、离心力和过滤的三种形式进行分离。利用惯性力的油分离器通过增大改变制冷剂流通方向,降低制冷剂的流速,利用气态冷媒和润滑油的重力不同进行分离,这种结构简单,但分油效率较差。利用过滤的油分离器分离效果好,但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压力损失较大,成本高。利用离心力的油分离器相比惯性力油分能够较好的提高分油效率,而且成本也低,其大致结构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的上端侧面设有进气管,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壳体的底部设有回油管,所述的进气管、出气管、回油管均与壳体连通。这种结构的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含有润滑油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壳体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出气管做高速螺旋运动,该运动可以分解为圆周运动和轴向向下运动,由于润滑油的比重大于气态的制冷剂,因此润滑油迅速的聚集在壳体的内壁,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到壳体的底端,通过回油管流回到压缩机内。目前,采用单一的油气分离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何将其中的两者结合起来,提高其油气分离效果是研究者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气管设于壳体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出气管设于壳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回油管设于壳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均与壳体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的下部固定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锥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边设于向内弯曲的卷边,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挡风板,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的侧壁相切,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底端向上弯曲。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具体为卡接在壳体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放置有一浮板,浮板的中心设有漏斗状的管体,管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浮板的顶面为向下凹陷的球面状。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消音层。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结合惯性分离和离心分离两种分离方式的优点,能够有效地将冷媒气体和润滑油分离开来,且气体的流速损失小,相比传统的惯性分离方式,显著加快了分离效率,且产生的噪音也较小,整体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套筒及挡风板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回油管,5-轴承,6-套筒,7-卷边,8-挡风板,9-引流板,10-液位计,11-浮板,12-管体,13-通孔,14-定位板,15-消音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1、进气管2、出气管3和回油管4,所述进气管2设于壳体1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出气管3设于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回油管4设于壳体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进气管2、出气管3和回油管4均与壳体1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3的下部固定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锥形的套筒6,所述套筒6的底边设于向内弯曲的卷边7,所述套筒6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挡风板8,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6的侧壁相切,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引流板9,所述引流板9的底端向上弯曲。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引流板9具体为卡接在壳体1内壁上,方便装配,相对于焊接固定来说,一方面不需要使用焊料,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安装工时,效率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10,可检测壳体1内的液体高度情况,以确定何时排出里面的润滑油,液位计10的数据线可通过回流管引出或其他方式引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放置有一浮板11,增加一浮板11,气流直接吹在浮板11上,对浮板11下方的润滑油形成一定的压力,在排油时,有利于润滑油的排出,浮板11的中心设有漏斗状的管体12,可用于支撑浮板11且使得浮板11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储油空间,管体12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3,管体12连通浮板11的上下面,所述通孔13的形状为矩形,通孔13的设置有利于落在浮板11的润滑油排入到浮板11下方,所述浮板11的顶面为向下凹陷的球面状,有利于润滑油向管体12积聚,进而排入到浮板11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板14,可借助定位板14对壳体1进行固定,避免其产生晃动。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1、进气管2、出气管3和回油管4,所述进气管2设于壳体1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出气管3设于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回油管4设于壳体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进气管2、出气管3和回油管4均与壳体1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3的下部固定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锥形的套筒6,所述套筒6的底边设于向内弯曲的卷边7,所述套筒6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挡风板8,所述进气管2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6的侧壁相切,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引流板9,所述引流板9的底端向上弯曲。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引流板9具体为卡接在壳体1内壁上,方便装配,相对于焊接固定来说,一方面不需要使用焊料,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安装工时,效率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10,可检测壳体1内的液体高度情况,以确定何时排出里面的润滑油,液位计10的数据线可通过回流管引出或其他方式引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放置有一浮板11,增加一浮板11,气流直接吹在浮板11上,对浮板11下方的润滑油形成一定的压力,在排油时,有利于润滑油的排出,浮板11的中心设有漏斗状的管体12,可用于支撑浮板11且使得浮板11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储油空间,管体12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3,管体12连通浮板11的上下面,所述通孔13的形状为矩形,通孔13的设置有利于落在浮板11的润滑油排入到浮板11下方,所述浮板11的顶面为向下凹陷的球面状,有利于润滑油向管体12积聚,进而排入到浮板11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板14,可借助定位板14对壳体1进行固定,避免其产生晃动。此外,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消音层15,可降低分离器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混合油润滑油的气体经进气管2进入到壳体1内,由于进气管2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6的侧壁相切,气体直接吹在挡风板8上,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润滑油与气体实现第一次分离,由于挡风板8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套筒6产生旋转,混合油润滑油的气体顺着挡风板8和套筒6外壁向下流动,借助于套筒6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润滑油与气体实现二次分离,可显著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分离效率高,气体中残留的润滑油量大幅减少,借助引流板9和卷边7的作用,气体进入到套筒6内,经出气管3排出,完成分离过程。本专利技术中气体在直接吹至挡风板8上时会出现流速损失,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气管设于壳体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出气管设于壳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回油管设于壳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均与壳体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下部固定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锥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边设于向内弯曲的卷边,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挡风板,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的侧壁相切,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底端向上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气管设于壳体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出气管设于壳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回油管设于壳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均与壳体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下部固定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锥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边设于向内弯曲的卷边,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辐射状分布的挡风板,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方向与套筒的侧壁相切,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弧形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底端向上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具体为卡接在壳体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惯性式油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花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