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挤出机机体,在挤出机机体内设有贯穿挤出机机体的输送螺杆,在机体上依照输送螺杆疏松的方向设有主喂料进料段、初加工段、第一填充入料段、第一混合段、第二填充入料段、剪切塑化段、真空段和出料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挤出机上设置双侧边喂料方式,可提高填充物含量,填充含量在50%以上,通过在第二个侧边机入填充之后设定特定的螺杆组态,加强填充物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以及填充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能力,最后通过机头挤出、拉条、水冷、切粒,等到填充增强复合材料,得到良好的粒子表面外观以及良好的综合物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塑料改性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不管是通过物理、化学、机械等途径提高树脂原有性能或改善的都称为塑料改性,塑料改性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这么说凡是塑料,都可以通过改性的方法来提高塑料质量,如密度、硬度、精度、外观、加工性、透明性、机械性能、电磁性能、化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耐磨性、热性能、阻燃性、阻隔性及成本性等方面。而塑料改性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最有效的方法。塑料改性方法:1.填充改性:通过在塑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填料可有效降低塑料生产成本,另外加入有特殊功能的纳米粉体可以制成相应功能母料。2.共混改性:性质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分子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高分子共混物。3.共聚改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得到一种共聚物,如乙烯+丙烯=乙丙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稀=ABS树脂。降低塑料的密度:降低塑料的密度是指通过适当的办法,使塑料原有的相对密度下降,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降低塑料的密度方法有发泡改性、添加轻质填料及共混轻质树脂三种。1、发泡降低塑料的密度。塑料制品的发泡成型是降低其密度的最有效方法。而添加轻质添料和共混轻质树脂两种改性方法,只能小幅度地降低密度,其降幅一般只有50%左右,最低相对密度只能达到0.5左右。塑料发泡制品的密度变化范围很广范,相对密度最低可达到10-3。2、添加轻质填料降低塑料的密度。这种方法使密度降低幅度比较小,一般最低可下降到相对密度0.4—0.5左右。填料的相对密度大都比塑料大,比塑料相对密度小的填料品种只有如下几种:(I)微珠类,a、玻璃中空微球(漂珠)相对密度为0.4—0.7,主要用于热固性树脂;b、酚醛微珠相对密度为0.1。( 2)有机填料类,a、软木粉相对密度0.5,表观密度0.05—0.06; b、纤维粉肩、棉肩相对密度0.2—0.3; c、果壳农作物如稻草粉、花生粉及椰壳粉等。轻质填料的加入量一般在50%以下,以不严重影响其原有性能为原则。3、共混轻质树脂降低塑料的密度。这种方法的降低幅度更小,一般只适合于相对密度较大的塑料选用,如氟塑料、P0M、PPS、HPVC、PA66、PI及热固性塑料等。可选用的轻质塑料指相对密度为I以下的几种树脂,如聚4-甲基戊烯-UEPR(乙丙共聚物)、PE类、PP类、EVA等。加入量以不影响塑料的其它性能为主中,一般为20% — 40%左右。目前,填充改性在改性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填充改性,不仅使材料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降低材料成本。然而,随着填充物含量的增加,材料加工性能越来越差,填充物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越来越差,很多做高玻纤复合材料直接将部分玻纤从主喂料和胶料一起下料挤出,这种加工工艺可以得到高玻纤含量的改性塑料,但此工艺玻纤被过度剪切,综合力学性能偏低,粒子外观不理想,挤出产品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且此工艺增加了玻纤与筒体的磨损程度,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以克服上述加工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使高玻纤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粒子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挤出机机体,在挤出机机体内设有贯穿挤出机机体的输送螺杆,在机体上依照输送螺杆疏松的方向设有主喂料进料段、初加工段、第一填充入料段、第一混合段、第二填充入料段、剪切塑化段、真空段和出料段,其中第一填充入料段和第二填充入料段均采用侧边进料的方式供料;剪切塑化段采用螺杆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剪切块和齿形盘。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剪切塑化段内的齿形盘采用斜齿盘。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剪切塑化段内的齿形盘采用直齿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挤出机上设置双侧边喂料方式,可提高填充物含量,填充含量在50%以上,通过在第二个侧边机入填充之后设定特定的螺杆组态,加强填充物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以及填充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能力,最后通过机头挤出、拉条、水冷、切粒,等到填充增强复合材料,螺杆组态选用齿轮盘元件与剪切块元件共同使用,可增加填充材料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能力,得到良好的粒子表面外观以及良好的综合物理性會K。【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剪切段内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斜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斜齿盘使用时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剪切段内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直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直齿盘使用时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挤出机机体I,在挤出机机体内设有贯穿挤出机机体的输送螺杆,在机体I上依照输送螺杆疏松的方向设有主喂料进料段10、初加工段、第一填充入料段11、第一混合段、第二填充入料段12、剪切塑化段13、真空段14和出料段15,其中第一填充入料段11和第二填充入料段12均采用侧边进料的方式供料;剪切塑化段13采用螺杆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剪切块和齿形盘实现进料剪切破碎混合的作用。如图2?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剪切塑化段13内的齿形盘采用斜齿盘130。如图4?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剪切塑化段13内的齿形盘采用直齿盘1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挤出机上设置双侧边喂料方式,可提高填充物含量,填充含量在50%以上,通过在第二个侧边机入填充之后设定特定的螺杆组态,加强填充物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以及填充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能力,最后通过机头挤出、拉条、水冷、切粒,等到填充增强复合材料,螺杆组态选用齿轮盘元件与剪切块元件共同使用,可增加填充材料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能力,得到良好的粒子表面外观以及良好的综合物理性能。齿形盘元件设为为ZME (斜齿齿形盘)或TME (直齿齿形盘。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机机体(I),在挤出机机体内设有贯穿挤出机机体的输送螺杆,在机体(I)上依照输送螺杆疏松的方向设有主喂料进料段(10)、初加工段、第一填充入料段(11)、第一混合段、第二填充入料段(12)、剪切塑化段(13)、真空段(14)和出料段(15),其中第一填充入料段(11)和第二填充入料段(12)均采用侧边进料的方式供料;剪切塑化段(13)采用螺杆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剪切块和齿形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剪切塑化段(13)内的齿形盘采用斜齿盘(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剪切塑化段(13)内的齿形盘采用直齿盘(13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挤出机机体,在挤出机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机机体(1),在挤出机机体内设有贯穿挤出机机体的输送螺杆,在机体(1)上依照输送螺杆疏松的方向设有主喂料进料段(10)、初加工段、第一填充入料段(11)、第一混合段、第二填充入料段(12)、剪切塑化段(13)、真空段(14)和出料段(15),其中第一填充入料段(11)和第二填充入料段(12)均采用侧边进料的方式供料;剪切塑化段(13)采用螺杆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剪切块和齿形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良,李志成,熊培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