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趸船挡料装置,包括趸船的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靠近边缘的位置竖向设置有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上靠设有整体呈板状的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上端沿斜向上方伸至所述甲板的外侧,所述挡料机构用于在竖向上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性高,遮挡效果好,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减小货损,有利于节省公司的经营成本,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码头装载装置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趸船挡料装置。
技术介绍
趸船是一种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边,一般作为浮码头使用,用于装卸货物或供行人上下等。装卸货物时,原料码头来港货船停靠在趸船边上,因防护的需要,二者之间要求保留一定的縫隙,随著江水的浮动,缝隙大小会不断变化。对于散装货物,比如矿料或煤炭的装卸,一般采用浮吊抓斗从货船抓卸矿料或煤炭进入趸船料斗,抓取过程中,因抓斗磨损、矿料粘性、矿料湿度等问题,容易造成部分矿料从抓斗上洒落;或者因矿料品种过于细小容易洒出;或者因抓取过满造成矿料溢出。浮吊抓斗在抓取矿料后旋转经过浮吊趸船与货船结合部时,散落的矿料或煤炭会从二者之间的缝隙落入江中,造成江水的污染,同时,每卸一艘船会造成几十上百公斤矿料货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造成影响。目前,为了防止卸载洒落料的货损,将钢板通过铰链安装在趸船上,然后架在货船与趸船之间作为挡料装置,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诸多不足之处,1、铰链的销套在经过焊接后受热发生变形使挡料钢板的翻动很困难,且洒落的料粉容易进入销套内将其塞死,不易翻动;2、在货船靠档、离档以及清理甲板料时需要频繁翻动挡料钢板;3、大部分货船都比较长,在卸载时由于浮吊抓斗抓取不到,货船需要上下挪动,也需要频繁翻动挡料钢板,从而影响了作业效率;4、货船在卸载时会发生上下左右的摇摆,由于是浮在水中,其摆动位置比较大,容易对挡料钢板造成挤压,甚至会把挡料钢板挤压外翻而折断或者将板座拗坏;5、在卸载过程中,趸船与货船高度差逐渐加大,在上下摆动时对挡料钢板造成强烈挤压而使其变形损坏;6、频繁在江边操作挡料钢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性高,遮挡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减小货损,有利于节省公司的经营成本的趸船挡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趸船挡料装置,包括趸船的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靠近边缘的位置竖向设置有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上靠设有整体呈板状的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上端沿斜向上方伸至所述甲板的外侧,所述挡料机构用于在竖向上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装卸货物时,来港货船停靠在趸船边上,由于挡料机构在竖向上的投影能够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当浮吊抓斗抓取矿料或煤炭经过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时,洒落的矿料或煤炭落到挡料机构上,并沿挡料机构的上表面滑落到趸船的甲板上。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减小货损,有利于节省公司的经营成本。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实现成本较低。由于挡料机构沿斜向上方设置,使用过程中,挡料机构与来港货船之间并不直接接触,避免了货船对挡料机构的挤压,有利于提高挡料机构的使用寿命;货船到港以及挪动都无需对挡料机构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对洒落的矿料或煤炭进行收集时,远离江边操作,减少了安全隐患。作为优化,所述挡料机构包括靠设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挡料板,以及沿远离所述甲板的方向斜向下设置在所述挡料板上端的导料板。采用上述结构,在挡料板的上端设置斜向下的导料板,在保证挡料机构在竖向上的投影能够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的前提下,可以缩短挡料板的长度,避免挡料板过长而遮挡浮吊抓斗操作人员的视线,提高装卸的效率。导料板斜向下设置可以使掉落在导料板上的矿料或煤炭滑落到货船上,避免环境的污染。作为优化,所述挡料板和所述导料板均包括采用型钢焊接的框架主体,该框架主体的上表面铺设有钢板。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增强挡料板和导料板的强度,减轻挡料板和导料板的重量,避免对趸船自身的平衡造成影响。作为优化,所述钢板上还铺设有一层高分子耐磨板。这样,矿料或煤炭在挡料板或导料板上滑落时,不会将钢板划伤,有利于提高挡料机构的使用寿命。作为优化,所述导料板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挡料板上,使所述导料板能够绕铰轴上下转动;所述挡料板位于所述导料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挡块,使所述导料板在挡块的阻挡下处于斜向下设置。这样,随着货船内物料的减少,货船慢慢升高,货船的甲板逐渐高于趸船的甲板。一旦货船甲板接触到导料板的下端时,导料板会架设在货船甲板上,随着货船内物料的进一步减少,货船继续升高,导料板在货船甲板的抬升作用下绕铰轴继续向上转动,保证升高后的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仍然位于挡料机构的下方,无需对挡料机构进行人工调整。作为优化,所述挡料板和导料板的交接处上方覆盖有用于遮挡二者之间的缝隙的橡胶皮,所述橡胶皮分别与所述挡料板和导料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防止洒落的料粉进入销套内将其塞死,提高导料板的翻转灵活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性高,遮挡效果好,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减小货损,有利于节省公司的经营成本,安全性较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趸船挡料装置,包括趸船的甲板1,所述甲板I靠近边缘的位置竖向设置有支撑件2;在所述支撑件2上靠设有整体呈板状的挡料机构3,所述挡料机构3的下端与所述甲板I固定连接,上端沿斜向上方伸至所述甲板I的外侧,所述挡料机构3用于在竖向上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装卸货物时,来港货船停靠在趸船边上,由于挡料机构在竖向上的投影能够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当浮吊抓斗抓取矿料或煤炭经过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时,洒落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趸船挡料装置,包括趸船的甲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1)靠近边缘的位置竖向设置有支撑件(2);在所述支撑件(2)上靠设有整体呈板状的挡料机构(3),所述挡料机构(3)的下端与所述甲板(1)固定连接,上端沿斜向上方伸至所述甲板(1)的外侧,所述挡料机构(3)用于在竖向上遮挡来港货船与趸船之间的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林钢,童飞,韩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