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低湿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6949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低湿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方法,具体过程为: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组份:PVA28%~82%,变性淀粉72%~18%,以上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称取浆料,随后调制浆液,最后将制得的混合浆液输入到浆纱机浆槽内,采用双浸双压的方式对经纱进行浆纱。本发明专利技术浆料配方简单,只包括PVA和100%马铃薯支链醚化淀粉,可以为浆纱工人减轻负担,方便管理人员管理,符合浆料配方“少组分”的发展趋势。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浆纱用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浆得的纱线能够满足低湿度环境下的织造要求,大大改善了织造车间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了织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经纱浆纱
,具体设及一种适于低湿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 方法。
技术介绍
纱线要加工成机织物必须经过织前准备工序加工成浆纱,然后浆纱在织造车间与 缔纱交织形成织物。织造车间环境的相对湿度对浆纱的回潮率有显著影响,浆纱的回潮率 对浆纱的耐磨性和强力有显著影响,浆纱的耐磨性、强力决定了织造效率及织物质量。目前 纺织厂为了保证浆纱有理想的回潮率,将织造车间相对湿度设为74%~80%、溫度为28~ 30°C。然而人体工效学研究表明,较高的溫度和相对湿度对工人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织造车 间工人长期处在溫度高达28°C、相对湿度高达74% W上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效率下降,工人 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恶劣的工作环境 导致了纺织厂的用工荒;高的相对湿度对织造设备的保养不利;更为严重的是高湿度的环 境增大了空调的负荷、消耗了更多的能耗,不利于节能减排,织造车间保持80%的相对湿 度,给湿费相当于织造车间织机的动力费;或者相当于保持65-70%相对湿度给湿费用的2 倍。 降低织造车间的相对湿度(至60%左右)已成为现代织造车间的新趋势,然而,现 有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配方复杂、浆料组份多,对多组分浆料配方的性能与回潮率的关 系不清楚,只知道浆纱必须在较高的相对湿度环境下才能W较高的效率织造,而对运样做 的机理并不清楚,导致浆料配方越来越复杂,织造车间相对湿度、溫度越来越高,运样既增 加了织造成本,又恶化了织造车间环境。选择合理的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制备出能在低湿 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了现有经纱浆 纱方法中浆料配方复杂,浆得的纱线必须在高的相对湿度环境下织造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体按照 W下步骤实施: 步骤1,称取浆料: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W下组份:PVA28 %~82 %,变性淀粉 72 %~18 %,W上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 % ; 步骤2,调制浆液:将步骤1称取的浆料与水在一定溫度条件下制成混合浆液;[000引步骤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浆液输入到浆纱机浆槽内,采用双浸双压的方式对 经纱进行浆纱。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 步骤1中,变性淀粉为100%马铃馨支链酸化淀粉,PVA为1799型。 步骤2中,浆液调制具体过程为:向调浆桶中加入适量水,揽拌并将步骤1称取的浆 料加入其中,待调浆桶内溫度升至98~115 °C时,保溫30~45min,测试浆液黏度,黏度符合 要求,调浆完成,得混合浆液。 步骤3中,浆纱机为单浆槽浆纱机或双浆槽浆纱机。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进一步在于, 浆液调制过程中,浆液黏度用YT821型漏斗式黏度计测试,测试孔为3号孔,浆液黏 度为6.5~7. Os时符合要求。 步骤2所得混合浆液的浓度为10%~12%。 步骤3中,浆纱机设定回潮率为6.5-7.0 %,浆纱机的车速为75m/min,压浆漉压力 为35KN。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浆料配方单一,只包括PVA和马铃馨酸化淀粉,调浆容易,管理方便,大大节省 了仓储面积,符合浆料配方"少组分"的发展趋势。 (2)充分利用了 PVA和马铃馨酸化淀粉的特性,并结合了合理的浆纱工艺,经过该 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浆过的纱线能够满足低湿度环境下的织造要求,大大改善了织造车间 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了织造车间空调的负荷,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有较好的市场推 广前景。【附图说明】 图1是PVA1799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曲线图;图2是100 %马铃馨支链酸化淀粉的吸湿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目前,纺织厂普遍使用的浆料有PVA、变性淀粉及聚丙締酸类浆料。运些浆料在合 适的回潮率下具有各自的最好性能。 本专利技术选用的1799型PVA为完全醇解型,其结构中只含极性基团径基(一0H),具有 很好的吸湿性,图1是PVAl799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曲线。从图1中还可W看出,当相对 湿度大于74%时,PVA吸湿性显著提高,运是因为相对湿度高于74%时水有足够的驱动力来 破坏无定形区,导致吸湿回潮率显著上升。 淀粉是由a-D葡萄糖通过a-l,4武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类物质, 特点是分子中含有许多径基,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图2是100%马铃馨支链酸化淀粉的吸湿 曲线。由图2可W看出,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淀粉浆料吸湿性显著提高,运是因为高湿度 下,淀粉浆料外部水分子的浓度高,内部分子浓度小,水自然有向浆料分子表面附着的趋 势,运一趋势随内外湿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淀粉浆料的回潮率也随之增大。 本专利技术采用PVA1799和100%马铃馨支链酸化淀粉混合制成的浆液,能够实现低湿 度(相对湿度60%)条件下织造的原因在于:在采用PVA1799与100%马铃馨支链酸化淀粉制 备的浆液进行上浆时,过高的相对湿度会使过多的水分进入到浆纱上的浆膜中,降低了浆 膜的内聚力,导致浆纱的强力和耐磨性下降,同时,马铃馨淀粉天然含水量要比玉米淀粉含 水量高2-3%,所W采用PVA与马铃馨淀粉浆的纱,不需要在高的相对湿度下就可W赋予浆 纱上浆膜良好的耐屈曲性。而现有浆纱过程中大多选用PVA1799、玉米变性淀粉及多元聚合 型聚丙締酸类浆料制成混合浆液,对经纱进行浆纱,并测试浆纱的性能,在相对湿度为70-74%、浆纱回潮率为8.3% W上时浆纱强力最高,耐磨性最好。运是因为,聚丙締酸类浆料只 有在高回潮率下才能发挥其效果,而高回潮率必须有高湿度的环境,否则浆纱就会放湿,浆 纱不能保持较高的回潮率,进而影响织造。 本专利技术,包括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其浆 料配方为:按质量百分比由W下组份组成:聚乙締醇28%~82%,变性淀粉72%~18%,W 上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 ;其中,变性淀粉为100%马铃馨支链酸化淀粉,PVA为1799型。 浆纱工艺具体按照W下步骤实施: 步骤1,称取浆料: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W下组份:PVA28%~82%,变性淀粉 72 %~18 %,W上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 % ;其中,变性淀粉为100 %马铃馨支链酸化淀 粉,PVA为1799型。 步骤2,调制浆液:将步骤1称取的浆料与水在一定溫度条件下制成混合浆液;浆液 调制具体过程为:向调浆桶中加入适量水,揽拌并将步骤1称取的浆料加入其中,待调浆桶 内溫度升至98~115°C时,保溫30~45min,测试浆液黏度,黏度符合要求,调浆完成,得混合 浆液;浆液黏度用YT821型漏斗式黏度计测试,测试孔为3号孔,浆液黏度为6.5~7.Os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9/CN105586738.html" title="一种适于低湿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适于低湿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低湿度环境下织造的浆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称取浆料: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组份:PVA28%~82%,变性淀粉72%~18%,以上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步骤2,调制浆液:将步骤1称取的浆料与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制成混合浆液;步骤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浆液输入到浆纱机浆槽内,采用双浸双压的方式对经纱进行浆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琴武海良纪德信黄小根熊锐杨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