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壳体部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181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17:31
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部分(10),具有:第一壳体壁(12),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第二壳体壁(14),被安排成与第一壳体壁(12)相对,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第一壳体壁(12)和第二壳体壁(14)在竖直方向上从一个底板平面(28)延伸远至一个盖平面(30)并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个左手侧面(32)延伸远至一个右手侧面(34);以及至少一个加强型材(18),连接至第一壳体壁(12)以及第二壳体壁(14)上以用于在该机动车辆碰撞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消散冲击力,并被安排成使得它既与底板平面(28)、盖平面(30)又与左手侧面(32)、右手侧面(34)间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部分,在该蓄电池壳体部分的帮助下,可以保护机动车辆蓄电池(具体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单元免受机械影响。
技术介绍
EP 2 749 444 Al披露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在该蓄电池壳体中,由铝制成的下部壳体被拧接到由铝制成的上部壳体上,该下部壳体的底板与该上部壳体的盖是成三维结构。此外,提供了水平向外伸出的冷却鳍片。对于保护机动车辆蓄电池的蓄电池单元(具体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免受尽可能高的机械影响存在着恒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指出使得可以令人满意地保护机动车辆蓄电池(具体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单元免受高的机械影响的措施。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是通过具有下述I的特征的一种蓄电池壳体部分来实现的。下述2-9以及以下说明中指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改进,这些改进在每种情况下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代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部分,具体是壳体框架,该蓄电池壳体部分具有—个第一壳体壁(12),该第一壳体壁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兀的侧面覆盖,—个第二壳体壁(14),该第二壳体壁被安排成与该第一壳体壁(12)相对,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该第一壳体壁(12)和该第二壳体壁(14)在竖直方向上从一个底板平面(28)延伸远至一个盖平面(30),并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个左手侧面(32)延伸远至一个右手侧面(34),以及至少一个加强型材(18),该至少一个加强型材连接至该第一壳体壁(12)以及该第二壳体壁(14)上,以用于在该机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消散冲击力,该加强型材(18)被安排成使得它既与该底板平面(28)、该盖平面(30)间隔开又与该左手侧面(32)、该右手侧面(34)间隔开。2.如上述I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加强型材(18)被构型成与该第一壳体壁和/或与该第二壳体壁(14)成一件式。3.如上述I或2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第一壳体壁(12)、该第二壳体壁(14)和该加强型材(18)是通过高压模铸制造而成的,具体而言是铝高压连续铸造。4.如上述I至3之一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第一壳体壁(12)和该第二壳体壁(14)具有用于紧固至一个壳体底板上的一个下端侧(24)以及用于紧固至一个壳体盖上的一个上端侧(26) ο5.如上述I至4之一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加强型材(18)具有基本上杆状的构型,该加强型材(18)具体被构型成具有基本上T形截面面积的一个T型材。6.如上述I至5之一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用于将在侧面彼此相邻安排的两个蓄电池单元分开的至少一个隔板(20)被紧固至该第一壳体壁(12)以及该第二壳体壁(14)上,该隔板(20)被构型成用于在该机动车辆碰撞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消散冲击力,并且该隔板(20)被安排成使得它与该左手侧面(32)以及与该右手侧面(34)间隔开。7.如上述6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隔板(20)抵靠在该加强型材(18)上。8.如上述6或7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隔板(20)可释放地连接至该第一壳体壁(12)以及该第二壳体壁(14)上,具体地讲,该隔板(20)具体被竖直地推入该第一侧壁(12)的一个第一引导件(22)中以及该第二侧壁(14)的一个第二引导件(23)中。9.如上述6至8之一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该隔板(20)被安排成使得它与该底板平面(28)以及与该盖平面(30)间隔开。10.一种机动车辆蓄电池,具体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具有一个蓄电池壳体,该蓄电池壳体具有如上述I至9之一所述的蓄电池壳体部分(10)、以及被安排在该蓄电池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该加强型材(18)具体地以一种使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间隔开的方式而延伸经过该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部分,具体是壳体框架,该蓄电池壳体部分具有:第一壳体壁,该第一壳体壁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第二壳体壁,该第二壳体壁被安排成与该第一壳体壁相对,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该第一壳体壁和该第二壳体壁在竖直方向上从一个底板平面延伸远至一个盖平面并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个左手侧面延伸远至一个右手侧面;以及至少一个加强型材,该至少一个加强型材连接至该第一壳体壁以及该第二壳体壁以用于在该机动车辆碰撞情况下至少部分消散冲击力,该加强型材被安排成使得它既与底板平面、盖平面间隔开又与该左手侧面、该右手侧面间隔开。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加强型材显著地加强具有此类型的蓄电池壳体部分的蓄电池壳体,其结果是,具体地可以保护该蓄电池壳体的狭长侧壁在机械负载下免受屈曲。其结果是,可以避免该第一壳体壁和/或该第二壳体壁的屈曲所造成的对该蓄电池壳体内部的蓄电池单元的损坏,该蓄电池单元被安排在该第一壳体壁与该第二壳体壁之间。具体而言,如果在机动车辆事故情况下冲击力可以作用于蓄电池壳体部分上,则可以通过加强型材来支撑和消散所述冲击力,其结果是,可以避免在冲击力情况下该第一壳体壁和该第二壳体壁的弹性和/或塑性变形。其结果是,保护蓄电池单元免受损坏,即使在机动车辆碰撞情况下也是如此。通过在中心延伸穿过蓄电池壳体部分的内部的加强型材,在机动车辆碰撞情况下可以支撑出现的冲击力,而第一壳体壁和第二壳体壁没有显著的塑性变形并且安排在第一壳体壁与第二壳体壁之间的蓄电池单元没有损坏,其结果是,使得可以令人满意地保护机动车辆的蓄电池单元(具体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免受高的机械影响。在此,利用了以下发现:蓄电池单元通常可以彼此相邻地前后和上下安排,其结果是,加强型材可以从第一壳体壁在蓄电池单元之间穿过而延伸远至该第二壳体壁。没有必要提供中间底板或中间壁。相反,加强型材可以具有相对小的截面面积,并且可以使用相应少的材料来制造。加强型材被构型成具体地用于消散纵向力,并且为此可以具有产生相对高的屈曲力的合适的截面面积。具体而言,加强型材可以延伸成与接近盖平面、底板平面或侧面的边缘区域显著地间隔开,其结果是加强型材可以作用在这些壳体壁的具体由于屈曲而处于风险的区域中。具体而言,如果蓄电池壳体部分未被构型成壳体盖或壳体底板,而是被构型成在顶部和底部开放的壳体框架,则在通过金属铸造来制造蓄电池壳体部分的过程中可以容易地提供加强型材,而没有额外的组装费用。具体而言,提供了第一加强型材和第二加强型材,这些加强型材基本上彼此成直角地延伸并且可以在公共平面或相对于彼此偏移的多个平面内延伸。为此,例如,两个相应成形的壳体部分可以插入彼此之中,具体地以便一起使壳体框架构造成具有多个相交的加强型材。如果该第一壳体壁和该第二壳体壁被构型成在顶部和/或在底部开放,则底部面由下端侧限定,壳体底板可以连接至该下端侧,而盖平面由上端侧限定,壳体盖可以连接至该上端侧。如果该第一壳体壁和该第二壳体壁被构型成在底部是关闭的,则底部平面由壳体底板的内侧限定,该内侧在该第一壳体壁以及该第二壳体壁的过渡区域内指向蓄电池壳体部分的内部。如果该第一壳体壁和该第二壳体壁被构型成在顶部是关闭的,则盖平面由壳体盖的内侧限定,该内侧在该第一壳体壁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纯电力驱动的牵引用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部分,具体是壳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壳体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壳体壁(12),该第一壳体壁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一个第二壳体壁(14),该第二壳体壁被安排成与该第一壳体壁(12)相对,用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侧面覆盖,该第一壳体壁(12)和该第二壳体壁(14)在竖直方向上从一个底板平面(28)延伸远至一个盖平面(30),并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个左手侧面(32)延伸远至一个右手侧面(34),以及至少一个加强型材(18),该至少一个加强型材连接至该第一壳体壁(12)以及该第二壳体壁(14)上,以用于在该机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消散冲击力,该加强型材(18)被安排成使得它既与该底板平面(28)、该盖平面(30)间隔开又与该左手侧面(32)、该右手侧面(34)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凯勒E·埃沃特
申请(专利权)人: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