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文全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双链聚核苷酸—ε-聚赖氨酸—硫酸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622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双链聚核苷酸—ε‐聚赖氨酸—硫酸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具有引发增强免疫反应与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作用的免疫原组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包含该双链聚核苷酸—ε‐聚赖氨酸—硫酸聚糖复合物和抗原。其所述的复合物含有双链聚核苷酸和阴离子硫酸聚糖与阳离子ε‐聚赖氨酸及金属阳离子相互复合而成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免疫调节的药理活性;该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抗生物酶降解作用。其所述的免疫原组合物可引发增强免疫反应与改变免疫反应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双链聚核苷 酸一 ε-聚赖氨酸一硫酸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具有引发 增强免疫反应与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作用的免疫原组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双链聚核苷酸:双链聚核苷酸或其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来源是天然提取 或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的双链聚核苷酸如聚肌胞(P〇lyl:C)可诱导体内产生干扰素,保护细 胞免受病毒感染,具有防治病毒性疾病等疗效;天然提取的双链聚核苷酸如呼肠孤病毒科 提取的病毒双链RNA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 聚肌胞(PolyIC,PIC)是人工合成的聚次黄嘌呤核苷酸(PolyI)和聚胞嘧啶核苷酸 (PolyC)配对后的双链产物,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生剂。但由于PIC易于被人及灵长目动物 血清中的核酸酶水解,限制了临床使用。 聚肌胞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疱疹性结膜炎。也 试用于肿瘤的辅助性治疗。少数病人有一过性低热,偶见乏力、口干、恶心等。 二、硫酸聚糖:硫酸聚糖包括多糖和低聚糖。 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10个以上)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一般分子量较大,10个以 下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称为低聚糖:又称寡糖。 常见的多糖按其来源可分为四类:动物多糖、植物多糖、海洋生物多糖或微生物多 糖等。植物多糖是从植物,尤其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如当归多糖、人参多 糖、艾叶多糖、柴胡多糖、紫根多糖等。这类多糖没有细胞毒性,而且质量容易通过化学手 段控制,已成为当今新药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动物多糖是从动物组织、器官及体液中分享纯化得到的多糖。如肝素、硫酸软骨 素、透明质酸、猪胎盘脂多糖等。 微生物多糖包括香菇多糖、茯苓多糖、银耳多糖、云芝多糖等。这类多糖主要对肿 瘤治疗及免疫调节效果显著。 海洋生物多糖是从海洋、湖沼生物体内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这类多糖具有广泛 的生物学效应,如海带多糖等。 多糖的糖链能控制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特别是多糖作为 广谱免疫调节剂可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抗肿瘤、抗病毒治疗等。 常见的低聚糖有卡拉胶寡糖、艾蒿叶寡糖、大豆低聚糖、低分子肝素等。低聚糖通 常聚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硫酸基的引入会引起聚糖的理化性质、特别是立体构像的变化,而构象变化是活 性变化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有的聚糖本来无抗病毒活性,经硫酸化后表现出抗病毒活性; 而有抗病毒活性的硫酸聚糖被脱去硫酸根后,即失去抗病毒活性。例如卡拉胶和肝素等具 有抑制疱疹病毒复制作用,但如果将这些聚糖的硫酸根去掉,上述活性则随之消失。 聚糖可以通过硫酸酯化等方式转化为硫酸聚糖,诸如香菇多糖、右旋糖酐、牛膝多 糖的硫酸化衍生物的毒性更低活性更高,是多种胞膜病毒的强大抑制剂。 三、ε-聚赖氨酸 1977年日本学者S.Shima和Η.Sakai在从微生物中筛选的过程中,发现一株放线菌 No. 346能产生大量而稳定的Dragendo~Positi ve(简写为DP)物质,通过对酸水解产物的分 析及结构分析,证实该DP物质是一种含有25-30个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单体聚合物,称为ε-多聚赖氨酸(ε-PL)。 ε-聚赖氨酸具有很好的杀菌能力和热稳定性。ε-聚赖氨酸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 如下3个方面: (1)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 (2)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 (3)作用于酶或功能蛋白。 ε-聚赖氨酸富含阳离子,与带有阴离子的物质有强的静电作用力并且对生物膜有 良好的穿透力,基于这一特性多聚赖氨酸可用于某些药物的载体,因此在医疗和制药方面 得到广泛应用。聚赖氨酸与氨甲嘌呤(治疗白血病、肿瘤的药物)聚合,能提高药物的疗 效。四、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 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 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 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免疫类型细胞免疫: 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并表 现出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免疫过程通过 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在反应阶段致敏淋巴细胞再次与抗原接触时,便释放出多种淋 巴因子(转移因子、移动抑制因子,激活因子,皮肤反应因子,淋巴毒,干扰素),与巨噬细 胞,杀伤性T细胞协同发挥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抗感染;免疫监视;移植排斥;参与 迟发型变态反应起作用。其次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还参与体液免疫的调节。 特异性免疫类型一体液免疫: 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 白,能与革巴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分为五类。 ① Ig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具有抗菌、抗病 毒、抗毒素等特性,对毒性产物起中和、沉淀、补体结合作用,临床上所用丙种球蛋白即为 IgG0 ②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个体发育中最先合成的抗体,因为它是一种 巨球蛋白,故不能通过胎盘。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标志,揭示新近 感染或持续感染,具有调理、杀菌、凝集作用。③IgA有两型即分泌与血清型。分泌型IgA存在于鼻、支气管分泌物、唾液、胃肠液 及初乳中。其作用是将病原体粘附于粘膜表面,阻止扩散。血清型IgA,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清 楚。④IgE是出现最晚的免疫球蛋白,可致敏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组 织胺。寄生虫感染,血清IgE含量增高。⑤IgD其免疫功能不清。还有一类无 T与B淋巴细胞标志的细胞,具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能杀 伤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靶细胞,又称杀伤细胞(KiIler cel 1 ),简称K细胞,参与ADCC效应,在 抗病毒,抗寄生虫感染中起杀作用。再一类具有自然杀伤作用的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即NK细胞。在杀伤靶细胞时,不需要抗体与补体参与。特异性免疫形成过程 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般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3个阶段。分 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2.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3.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如果某些病原体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即进入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有的有症状,就是患病;有的没有症状,称作隐性感染。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机体都经历了一 次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这种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抗原)的识别和杀灭作用称为特异性 免疫。譬如得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杆菌有持久的免疫力,那是因为伤寒杆菌刺激机体产生 免疫应答,增加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在体内还产生抗伤寒杆菌的抗体。人体的免疫 系统又能把伤寒杆菌这个"敌人"的特征长期"记忆"下来,如果再有伤寒杆菌进入,就会很 快被识别、被消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双链聚核苷酸—ε‐聚赖氨酸—硫酸聚糖复合物,其特征是含有双链聚核苷酸、阴离子硫酸聚糖与阳离子ε‐聚赖氨酸及金属阳离子相互复合而成的复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