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18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收集水池、精密过滤池、离子交换系统、中继槽、催化氧化槽和与絮凝沉淀池,还设有与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隔膜电解池,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A、收集水池收集分流废水;步骤B、精密过滤池将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及杂质;步骤C、离子交换系统内加入选择性螯合树脂,并在15-20倍树脂床体积流速进行离子交换;步骤D、在步骤C中树脂饱和后进入隔膜电解池,步骤E、使用导流进入中继槽内,调节PH值使PH值达到7-8后进行催化氧化;步骤F、使经过催化氧化的液体进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沉降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便捷,加药量小,耗能低,成本低,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使用稳定性且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电镀废水处理有多种方法,如化学法、膜处理法、电絮凝法等,但存在加药量大、污泥量大、占地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且一次投入费用非常巨大,以致从业者受约制影响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可有效降低成本且适用性强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收集水池、与所述收集水池相连接的精密过滤池、与所述精密过滤池相连接的离子交换系统、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中继槽、与所述中继槽相连接的催化氧化槽和与所述催化氧化槽相连通的絮凝沉淀池,还设有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隔膜电解池,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A、收集水池收集分流废水;步骤B、精密过滤池将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及杂质;步骤C、离子交换系统内加入选择性螯合树脂,并在15-20倍树脂床体积流速进行呙子交换;步骤D、在步骤C中树脂饱和后进入隔膜电解池,在隔膜电解池内以4-8%的H2SO4或HCL脱附成浓度为10-20%的金属盐溶液,并通电使隔膜电解池在阴极获得块状金属;步骤E、在步骤D中交换出水的PH值在6-7,使用导流进入中继槽内,并在中继槽内调节PH值使PH值达到7-8后进行催化氧化;步骤F、使经过催化氧化的液体进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沉降分离,使上清水可回用且底部污泥经压滤完成分离。 在所述步骤E中,含COD及重金属< 0.1ppm的废水经调节pH值后,加入高铁氧化剂,混合反应3-5分钟后送入锰砂催化反应槽,在流速为20倍滤料体积下接触反应10分钟完成催化氧化。加入尚铁氧化剂以200ml/M3流进彳丁混合反应。精密过滤池内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网层。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便捷,加药量小,耗能低,成本低,金属几可完全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回收率,并且在准确分流下,水资源可回收90%以上,污泥量为原处理方式的10%,且为无害污泥,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设备集成化,占地小,甚至可架高处理,节约土地资源及建设费用,使用稳定性且适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包括收集水池1、与所述收集水池I相连接的精密过滤池2、与所述精密过滤池2相连接的离子交换系统3、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3相连接的中继槽4、与所述中继槽4相连接的催化氧化槽5和与所述催化氧化槽5相连通的絮凝沉淀池6,还设有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3相连接的隔膜电解池7,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A、收集水池收集分流废水;步骤B、精密过滤池将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及杂质;步骤C、离子交换系统内加入选择性螯合树脂,并在15-20倍树脂床体积流速进行呙子交换;步骤D、在步骤C中树脂饱和后进入隔膜电解池,在隔膜电解池内以4_8%的秘04或HCL脱附成浓度为10-20%的金属盐溶液,并通电使隔膜电解池在阴极获得块状金属;步骤E、在步骤D中交换出水的PH值在6-7,使用导流进入中继槽内,并在中继槽内调节PH值使PH值达到7-8后进行催化氧化;步骤F、使经过催化氧化的液体进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沉降分离,使上清水可回用且底部污泥经压滤完成分离。在所述步骤E中,含COD及重金属< 0.1ppm的废水经调节pH值后,加入高铁氧化剂,混合反应3-5分钟后送入锰砂催化反应槽,在流速为20倍滤料体积下接触反应10分钟完成催化氧化。加入高铁氧化剂以200ml/M3流进行混合反应。精密过滤池内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网层。本专利技术操作便捷,加药量小,耗能低,成本低,金属几可完全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回收率,并且在准确分流下,水资源可回收90%以上,污泥量为原处理方式的10%,且为无害污泥,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设备集成化,占地小,甚至可架高处理,节约土地资源及建设费用,使用稳定性且适用性强。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包括收集水池、与所述收集水池相连接的精密过滤池、与所述精密过滤池相连接的离子交换系统、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中继槽、与所述中继槽相连接的催化氧化槽和与所述催化氧化槽相连通的絮凝沉淀池,还设有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隔膜电解池,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步骤A、收集水池收集分流废水; 步骤B、精密过滤池将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及杂质; 步骤C、离子交换系统内加入选择性螯合树脂,并在15-20倍树脂床体积流速进行离子交换; 步骤D、在步骤C中树脂饱和后进入隔膜电解池,在隔膜电解池内以4-8%的H2SO4或HCL脱附成浓度为10-20%的金属盐溶液,并通电使隔膜电解池在阴极获得块状金属; 步骤E、在步骤D中交换出水的PH值在6-7,使用导流进入中继槽内,并在中继槽内调节PH值使PH值达到7-8后进行催化氧化; 步骤F、使经过催化氧化的液体进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沉降分离,使上清水可回用且底部污泥经压滤完成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含COD及重金属< 0.1ppm的废水经调节pH值后,加入高铁氧化剂,混合反应3-5分钟后送入猛砂催化反应槽,在流速为20倍滤料体积下接触反应10分钟完成催化氧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加入高铁氧化剂以200ml/M3流进行混合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精密过滤池内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网层。【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收集水池、精密过滤池、离子交换系统、中继槽、催化氧化槽和与絮凝沉淀池,还设有与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隔膜电解池,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A、收集水池收集分流废水;步骤B、精密过滤池将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及杂质;步骤C、离子交换系统内加入选择性螯合树脂,并在15-20倍树脂床体积流速进行离子交换;步骤D、在步骤C中树脂饱和后进入隔膜电解池,步骤E、使用导流进入中继槽内,调节PH值使PH值达到7-8后进行催化氧化;步骤F、使经过催化氧化的液体进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沉降分离。本专利技术操作便捷,加药量小,耗能低,成本低,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使用稳定性且适用性强。【IPC分类】C02F103/16, C02F9/06【公开号】CN105540957【申请号】CN201610048833【专利技术人】黄郁琳, 高继轩, 蒲建长 【申请人】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收集水池、与所述收集水池相连接的精密过滤池、与所述精密过滤池相连接的离子交换系统、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中继槽、与所述中继槽相连接的催化氧化槽和与所述催化氧化槽相连通的絮凝沉淀池,还设有与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相连接的隔膜电解池,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A、收集水池收集分流废水;步骤B、精密过滤池将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及杂质;步骤C、离子交换系统内加入选择性螯合树脂,并在15‑20倍树脂床体积流速进行离子交换;步骤D、在步骤C中树脂饱和后进入隔膜电解池,在隔膜电解池内以4‑8%的H2SO4或HCL脱附成浓度为10‑20%的金属盐溶液,并通电使隔膜电解池在阴极获得块状金属;步骤E、在步骤D中交换出水的PH值在6‑7,使用导流进入中继槽内,并在中继槽内调节PH值使PH值达到7‑8后进行催化氧化;步骤F、使经过催化氧化的液体进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沉降分离,使上清水可回用且底部污泥经压滤完成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郁琳高继轩蒲建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