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656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其特征是设置两组“V”型模板,“V”型模板是由两片平板钢模在一端相互之间以铰链连接形成“V”的铰接端,在另一端相互分离形成“V”型的开口端;两组“V”型模板相互之间是以其铰接端相互承插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薄壁墩的中心线上,其开口端朝向薄壁墩的两侧边开口;另有两端模板和两侧模板相互连接构成矩形框作为薄壁墩的外框模板,两端模板与两组“V”型模板的开口端对应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的施工,可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施工中的模板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已有的技术中,为消除连续刚构产生的应力,常常在边墩位置处设置支座,但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快速发展,地铁规划已向城市郊区延伸,而城市对桥梁景观化特别注重,柔美的结构物受到建设者的青睐,柔性薄壁墩恰恰符合这一特点,同时由于地铁高架线路长、联数多,结构需满足纵向变形等原因,分离式柔性薄壁墩被广泛应用。比如,广州地铁21号线施工19标,象钟高架区间采用多联连续刚构,为了满足温度作用下的纵向位移,边墩采用了间距最小仅为10cm的分离式柔性薄壁墩,其设计新颖。所谓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是指在两片薄壁墩之间,处在中心位置处的最小间距仅为约10cm,并且,在两片薄壁墩之间自中心位置处朝向两侧分别呈“V”形开口。针对这一薄壁墩结构,现有技术中没有配套的施工模板,同时,因其极小间距,常规形式的模板无法准确到位。虽然可以对两片薄壁墩分开施工,但这样的方式施工周期长,进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使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能够得以顺利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的结构特点是:设置两组“V”型模板,所述“V”型模板是由两片平板钢模在一端相互之间以铰链连接形成“V”的铰接端,在另一端相互分离形成“V”型的开口端;所述两组“V”型模板相互之间是以其铰接端相互承插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薄壁墩的中心线上,其开口端朝向薄壁墩的两侧边开口;另有两端模板和两侧模板相互连接构成矩形框作为薄壁墩的外框模板,所述两端模板与两组“V”型模板的开口端对应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V”型模板的开口端,处在两片平板钢模之间设置有支撑板,利用所述支撑板顶撑在两片平板钢板之间获得设定的“V”型模板的开口端的开口大小。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支撑板的调节结构,是在所述“V”型模板的开口端、处在两片平板钢模之间固定设置螺母,与所述螺母配合设置有螺栓,以所述螺栓的前端抵于所述支撑板,利用所述螺栓调整支撑板在两片平板钢模之间的距薄壁墩的中心线的距离,从而调整所述开口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V”型模板在其开口端与所述两端模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平板钢模的背肋上焊接用于挂接钢索的挂板,使得通过钢索可以对“V”型模板进行拖拽,实施对“V”模板的拆除。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的施工方法的特点是:设置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包括两组“V”型模板,所述“V”型模板是由两片平板钢模在一端相互之间以铰链连接形成“V”的铰接端,在另一端相互分离形成“V”型的开口端;所述两组“V”型模板相互之间是以其铰接端相互承插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薄壁墩的中心线上,其开口端朝向薄壁墩的两侧边开口;另有两端模板和两侧模板相互连接构成矩形框作为薄壁墩的外框模板,所述两端模板与两组“V”型模板的开口端对应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所述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首先完成分离式薄壁墩的钢筋绑扎,然后安装两组“V”型模板,准确调整“V”型模板的开口大小;步骤2、在所述“V”型模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两端模板,随后固定安装两侧模板,在两端板板与两侧模板之间实施紧固,完成模板的安装,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步骤3、每轮模板的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按3m的高度进行,并针对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即投入养生;步骤4、在浇筑混凝土经养生达到拆模强度后,依次拆除两侧模板、两端模板以及“V”型模板。本专利技术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的施工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对于两组“V”模板的拆除是分别顺着各自“V”型开口的朝向进行拖拽。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极大地便利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的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2、本专利技术设置支撑板对“V”型模板的开口大小进行固定,其结构简单牢固。3、本专利技术针对支撑板设置由螺母和螺栓构成的调节结构,其调节方式简单,螺栓节节的方式可获得很高的调节精度高。4、本专利技术在两组“V”型模板之间采用承插结构,加之模板的“V”型设置,极大地便利于模板的拆除。5、本专利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在两片薄壁墩的模腔中同时进行对称浇筑,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固性,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V”型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V”型模板,1c平板钢模,1a铰接端,1b开口端,2两端模板,3两侧模板,4模腔,5支撑板,6螺栓,7螺纹钢筋,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的结构形式是:设置两组“V”型模板1,“V”型模板1是由两片平板钢模1c在一端相互之间以铰链连接形成“V”的铰接端1a,在另一端相互分离形成“V”型的开口端1b;两组“V”型模板相互之间是以其铰接端1a相互承插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薄壁墩的中心线上,其开口端1b朝向薄壁墩的两侧边开口;另有两端模板2和两侧模板3相互连接构成矩形框作为薄壁墩的外框模板,两端模板2与两组“V”型模板的开口端1b对应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4。具体实施中,在“V”型模板的开口端1b,处在两片平板钢模1c之间设置有支撑板5,利用支撑板5顶撑在两片平板钢板1c之间获得设定的“V”型模板的开口端1b的开口大小。设置支撑板5的调节结构是在“V”型模板的开口端、处在两片平板钢模之间固定设置螺母8,与螺母8配合设置有螺栓6,以螺栓6的前端抵于支撑板5,利用螺栓6调整支撑板5在两片平板钢模之间的距薄壁墩的中心线的距离,从而调整开口的大小;“V”型模板在其开口端1b与两端模板2之间为螺栓连接,其结构牢固可靠。为了便于模板的拆除,本实施例中,在平板钢模1c的背肋上焊接用于挂接钢索的挂板,使得通过钢索可以对“V”型模板1进行拖拽,实施对“V”模板1的拆除。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针对两片分离式薄壁墩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步立模、同步浇筑,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安全质量。本专利技术造价低、操作简便、安全、高效,尤其是遇有多联连续刚构边墩采用分离式的墩柱,且对墩柱线型外观要求极高的工点,可广泛应用到施工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广州地铁21号线施工19标柔性薄壁墩墩柱施工中进行试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小间距施工的模板立模带来的困扰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质量和工效,克服了模板立模的困难,减少了工序的繁琐互换,增强了边墩线形外观的优美感,提高了墩柱的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施工过程:1、首先完成分离式薄壁墩的钢筋绑扎,然后安装两组“V”型模板1,利用支撑板5准确调整“V”型模板1的开口大小;2、在“V”型模板1的两端分别安装两端模板2,随后固定安装两侧模板3,并在两端板板与两侧模板之间的转角处以螺纹钢筋7实施紧固,完成模板的安装;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4;3、每轮模板的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按3m的高度进行,并针对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其特征是:设置两组“V”型模板(1),所述“V”型模板(1)是由两片平板钢模(1c)在一端相互之间以铰链连接形成“V”的铰接端(1a),在另一端相互分离形成“V”型的开口端(1b);所述两组“V”型模板相互之间是以其铰接端(1a)相互承插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薄壁墩的中心线上,其开口端(1b)朝向薄壁墩的两侧边开口;另有两端模板(2)和两侧模板(3)相互连接构成矩形框作为薄壁墩的外框模板,所述两端模板(2)与两组“V”型模板的开口端(1b)对应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4)。

【技术特征摘要】
1.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其特征是:设置两组“V”型模板(1),所述“V”型模板(1)是由两片平板钢模(1c)在一端相互之间以铰链连接形成“V”的铰接端(1a),在另一端相互分离形成“V”型的开口端(1b);所述两组“V”型模板相互之间是以其铰接端(1a)相互承插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薄壁墩的中心线上,其开口端(1b)朝向薄壁墩的两侧边开口;另有两端模板(2)和两侧模板(3)相互连接构成矩形框作为薄壁墩的外框模板,所述两端模板(2)与两组“V”型模板的开口端(1b)对应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片薄壁墩的模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小间距分离式薄壁墩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V”型模板的开口端(1b),处在两片平板钢模之间设置有支撑板(5),利用所述支撑板(5)顶撑在两片平板钢板之间获得设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梁磊龙亮李念军徐康周向国王丁一李光均杨旻刘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