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及T形断面空腔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217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网状箱体,该网状箱体由网状板围成,所述网状板包括连接片,相邻连接片之间形成网格;所述网状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其中,所述网状箱体侧壁上的加强筋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钢筋肋将箱体抬高,箱体与底模之间具有空隙,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能够进入箱体与底模之间,形成一层相对较薄的混凝土层,既方便施工,也增加了箱体填充部位的耐用性;采用网状箱体,生产不受环境制约,并且只要制作箱体的网状板结实耐用,如采用钢网,可确保箱体成品率近乎百分之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空心楼板现场浇注用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及空腔楼盖。
技术介绍
为了更好地减轻混凝土楼盖板的结构自重,控制楼板的挠度变形,并节约钢筋,降低综合造价,以符合低碳、节能、环保要求,楼板设计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其所采用的成孔构件,或称内模,分为两类,一类是空心的筒芯箱体,例如各类薄壁空心管;一类是轻质实心的筒体、块体,例如中国专利ZL200720030993.2所公开的一种现浇砼空心楼盖充填棒,形状为实心棒状、横断面为圆形或矩形;其材料为硬质高分子发泡材料;以聚苯乙烯发泡材料优选。现有各类空心薄壁管件在楼板施工时,不仅需要在薄壁管件的上部浇筑混凝土,薄壁管件的底部也需要浇筑混凝土,否则形成的楼板无法吊装电灯等物体,因此,使用现有的空心薄壁管件浇筑空心楼盖时,只能应用于工字形断面,即,在空心薄壁管件的四周、上方、下方都捆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并且这种薄壁管件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漂浮和产生横向位移,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利用肋将箱体抬高,箱体与底模之间具有空隙,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能够进入箱体与底模之间,形成一层相对较薄的混凝土层,既方便施工,也增加了箱体填充部位的耐用性。本技术提供的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网状箱体,该网状箱体由网状板围成,所述网状板包括连接片,相邻连接片之间形成网格;所述网状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其中,所述网状箱体侧壁上的加强筋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肋。通过设置肋,使箱体被抬高,施工时,箱体直接架在底模上,在箱体与底模之间留有空隙,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箱体底部,形成一层混凝土层,并且,可以将肋与箱体周边的钢筋笼捆扎在一起,使得箱体底部的混凝土与周边混凝土结合更好;肋优选采用钢筋。传统的箱体一般采用水泥制品,箱体内部填充无机阻燃型材料,一方面,水泥制品在生产时受环境限制,如温度、湿度等,施工进程不易把握,另一方面,水泥制品容易损坏,破损率较高,为避免损害需控制箱体的厚度,厚度过大又会导致箱体过重。本技术采用网状箱体,生产不受环境制约,并且只要制作箱体的网状板结实耐用,如采用钢网,可确保箱体成品率百分之百。在网状板上设置加强筋可确保网状板及成形后的网状箱体的强度。优选地,所述连接片成角度设置,S卩,在所述网状板水平放置情况下,所述连接片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不大于90°的夹角,成角度设置的连接片、再配以适当的网格大小,可确保混凝土难以进入网状箱体内。优选地,所述箱体为网状箱体,该网状箱体由网状板围成,所述网状板包括连接片,相邻连接片之间形成网格。为方便网状板制作,所述网状板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网格由连接片以及连接板围成,一条连接板可与多块连接片配合形成多个网格,连接板还能增加网状板的整体强度。对于尺寸较大的网状箱体,为保证箱体的质量和抗压性,所述网状箱体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呈梯形或倒V形。为确保网状板及成形后的网状箱体的强度,所述网状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其中,所述网状箱体侧壁上的加强筋垂直于水平面。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呈V形,V形开口朝向箱体内部,V形加强筋的顶部高出连接片,浇筑混凝土时,V形加强筋与混凝土结合紧密,使得箱体更好地与混凝土层结合。所述网格的面积不大于混凝土表面张力所致的渗透面积,网格可防止混凝土进入箱体内部,同时,混凝土可以进入网格,此时,混凝土与网状箱体的网状板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层,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网格采用四边形网格。为避免现浇混凝土时,箱体发生漂移,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固定装置,如钢筋等,利用固定装置将箱体固定在周边钢筋笼上,避免箱体移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T形断面空腔楼盖,包括钢筋混凝土主梁、密肋梁、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填充体;所述填充体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加肋空腔楼盖构件。使用加肋空腔楼盖构件作为填充体,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填充体的重量,避免填充体在施工时被损坏,另一方面,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可以直接放置在混凝土底模上,浇筑混凝土时,箱体下部的钢筋肋与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构成下翼缘板。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在箱体底部设置钢筋肋,抬高箱体,浇筑时在箱体底部形成钢筋混凝土层,使得空腔楼盖成品率获得保证,且更为美观实用。(2)在箱体顶部设置固定装置,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箱体周边钢筋笼,避免浇筑时箱体发生漂移。(3)箱体采用网状箱体,提高成品率,简化箱体制作方法。(4)网状箱体设置有V形加强筋,加固箱体的同时,浇筑后V形加强筋与混凝土结合紧密,使得箱体更好地与混凝土层结合。(5)箱体内设置有梯形或倒V形支撑件,使得箱体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网状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支撑件示意图;图4为T形断面施工效果图。图中:1-箱体;2_钢筋肋;3_加固钢筋;5_密肋梁;6_上翼缘板;7_下翼缘板;8_网状板;9-连接板;I O-连接片;11-加强筋;12-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在箱体I的底部设置有多条钢筋肋2,箱体I的顶部设置有加固钢筋3,钢筋肋、加固钢筋通过捆扎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箱体上。箱体I采用网状箱体,由网状板8围成,网状板8包括连接片10、连接板9,一部分四边形网格由相邻连接片10围成,一部分四边形网格由连接板9与连接片10围成;连接片10成角度设置,在网状板8水平放置情况下,连接片10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不大于90°的夹角。为增加网状箱体的强度,箱体内设置有支撑件12,支撑件呈梯形或倒V形,支撑件12的两端分别顶住箱体的顶部和底部。网状板8上设置有加强筋11,箱体I表面上的加强筋11水平设置,侧壁上的加强筋11竖直设置,加强筋11呈V形,V形开口朝向箱体的内部,加强筋顶部高于连接片,使箱体与混凝土更好地结合。如图4所示,T形断面空腔楼盖包括钢筋混凝土主梁(图中未示出)、密肋梁5、上翼缘板6、下翼缘板7以及加肋空腔楼盖构件。浇筑楼盖时,先捆扎密肋梁钢筋笼,将加肋空腔楼盖构件放在混凝土底模上,再在加肋空腔楼盖构件的上部捆扎钢筋笼,通过空腔楼盖构件上的加固钢筋将空腔楼盖构件与钢筋笼连接,避免现浇时空腔楼盖构件发生漂移。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进入箱体与底模之间,与密肋梁5的一部形成下翼缘板7,箱体上部的混凝土与密肋梁5—部形成上翼缘板6。【主权项】1.一种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网状箱体,该网状箱体由网状板围成,所述网状板包括连接片,相邻连接片之间形成网格;所述网状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其中,所述网状箱体侧壁上的加强筋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成角度设置,即,在所述网状板水平放置情况下,所述连接片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不大于90°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板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网格由连接片以及连接板围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箱体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呈梯形或倒V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肋空腔楼盖构件,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网状箱体,该网状箱体由网状板围成,所述网状板包括连接片,相邻连接片之间形成网格;所述网状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其中,所述网状箱体侧壁上的加强筋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建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