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069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换水装置,包括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一吸盘相连,且在靠近吸盘的管壁上间隔设有通孔,以便水经过该通孔进、出管内。可方便地将容器内的水或液体导出,也可向容器内注水,且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携带较为方便,可广泛用在各类鱼缸、水池、大花瓶,或者实验室的换水过程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对容器中的液体进行导出 或注入的换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朝着环境美、生活舒适 的高品质方向迈进。诸如各种鱼类的养殖以及植物、花丼的水栽等观赏性 较强的项目,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论是家庭、宾馆还是办 公场所,都能看见与水相关养鱼缸、池,喷水池,水栽植物等,而这些都 需要经常进行换水或补水,以维持其观赏价值。但由于目前缺乏简单、方 便的换水装置,存在着换水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供,劳动强度大,操作不 便等不足。此外,在实验室以及一些需进行液体更换的设备上,也存在同 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 作方便,省时省力且便于携带的简易换水装置。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完成 一种简易换水装置,包括输水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一吸盘相连,且在靠近吸盘的管壁上间隔 设有通孔,以便水经过该通孔进、出管内。所述管壁上的通孔设为圆孔,或者方孔,或者条形孔,以保持水流或 液体的畅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为进、出口,并通过连接件与供水管相连,以便 根据需要向管内送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 方便地将容器内的水或液体导出,也可向容器内注水,且操作方便,工作 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携带较为方便,可广 泛用在各类鱼缸、水池、大花瓶,或者实验室的换水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的简易换水装置,包括输水管4,其中输水管4的一端 通过固定环2与吸盘1相连,在靠近吸盘1的管壁上间隔设有通孔3,该通 过为条形孔,以便水经过该通孔进、出管内,输水管4的另一端为进、出 口6,并通过连接件5与供水管相连,以便根据需要向管内送水。将液体由 容器中移出时,先将吸盘1吸在容器底部,保证通孔3畅通,然后向进水 口 6中注入液体,直至软管4中空气完全排出,然后将出水口 6的位置放 至低于容器中液体底部的位置,则容器中的液体会自动流出。将液体注入 容器时,保持吸盘1吸在容器底部,保证通孔3畅通,将进水口 6通过固 定装置5固定在液体出口 (如水龙头)上,即可将液体注入容器。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换水装置,包括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一吸盘相连,且在靠近吸盘的管壁上间隔设有通孔,以便水经过该通孔进、出管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上的通 孔设为圆孔,或者方孔,或者条形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另 一端为进、出口,并通过连接件与供水管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换水装置,包括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一吸盘相连,且在靠近吸盘的管壁上间隔设有通孔,以便水经过该通孔进、出管内。可方便地将容器内的水或液体导出,也可向容器内注水,且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携带较为方便,可广泛用在各类鱼缸、水池、大花瓶,或者实验室的换水过程中。文档编号B67D99/00GK201180087SQ200820081080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树 杨, 王一钧, 陈秀敏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换水装置,包括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一吸盘相连,且在靠近吸盘的管壁上间隔设有通孔,以便水经过该通孔进、出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王一钧陈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