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441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上下运动的导柱,对应压型凸模在下模板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在压型凹模中部嵌入有顶针,对应顶针在压型凸模上开设有顶针孔,在导柱上套装有橡胶套,橡胶套下端安装在下模板上,橡胶套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顶端的高度高30mm~50mm,橡胶套的套壁厚为50mm~70mm。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在橡胶套的弹性作用下,在合模后开模时,不需要过大的提升力,对提升设备的提升力要求不高,合理的控制了设备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凸台壳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将冷拉板料放置在相互配合的压型凸模和压型凹模之间,再通过动力挤压压型凸模和压型凹模,从而将冷拉板料拉伸为所需的凸台壳体。这种方法在加工时,有时加工凸台壳体的凸台高度较高,所以在挤压时冷拉板料容易破裂,从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为此有专利技术人设计出一种其结构主要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上下运动的导柱,对应压型凸模在下模板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在压型凹模中部嵌入有顶针,对应顶针在压型凸模上开设有顶针孔。上述设计在加工凸台高度较高的凸台壳体时,避免了冷拉板料的破裂,但在合模后开模不是很方便,每次都需要较大的大才能打开(主要是因为合模后会产生互相之间的粘力),从而对提升设备的提升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加大了设备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其结构简单,在合模后开模时,不需要过大的提升力,对提升设备的提升力要求不高,合理的控制了设备制作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上下运动的导柱,对应压型凸模在下模板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在压型凹模中部嵌入有顶针,对应顶针在压型凸模上开设有顶针孔,其特征在于:在导柱上套装有橡胶套,橡胶套下端安装在下模板上,橡胶套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顶端的高度高30mm?50mm,橡胶套的套壁厚为50mm ?70mmo在实用时,上述压型凸模和压型凹模根据工件形状而定。使用时,将冷拉板料放置在下模板顶部的压型凹模上,然后采用动力将上模板沿导柱向下冲压,在压型凸模和压型凹模的挤压下,顶针刺破冷拉板料,在其中心形成圆孔,这时冷拉板料延圆孔延伸,最后完成了凸台壳体的加工,避免了冷拉板料的破裂。为了方便本专利技术在冲床上的连接,在上模板顶部设置有模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在橡胶套的弹性作用下,在合模后开模时,不需要过大的提升力,对提升设备的提升力要求不高,合理的控制了设备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柄2、上模板3、下模板4、压型凸模5、顶针孔6、顶针7、压型凹模8、导柱9、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2,上模板2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4,下模包括下模板3,下模板3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2上下运动的导柱8,对应压型凸模4在下模板3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7,在压型凹模7中部嵌入有顶针6,对应顶针6在压型凸模4上开设有顶针孔5,在导柱8上套装有橡胶套9,橡胶套9下端安装在下模板3上,橡胶套9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7顶端的高度高30mm,橡胶套9的套壁厚为50mm,上模板2顶部设置有模柄I。使用时,先通过模柄I将上模板2安装在拉伸机的滑块上,再将下模板3固定在拉伸机工作台上,然后将冷拉板料放置在下模板3顶部的压型凹模7上,通过滑块将上模板2沿导柱8向下冲压,在压型凸模4和压型凹模7的挤压下,顶针6刺破冷拉板料,在其中心形成圆孔,这时冷拉板料延圆孔延伸,最后完成了凸台壳体的加工,避免了冷拉板料的破裂。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变化,所述橡胶套9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7顶端的高度高50mm,橡胶套9的套壁厚变为70mm。其它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变化,所述橡胶套9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7顶端的高度高40mm,橡胶套9的套壁厚变为60mm。其它同实施例一。【主权项】1.一种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2),上模板(2)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4),下模包括下模板(3),下模板(3)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2)上下运动的导柱(8),对应压型凸模(4)在下模板(3)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7),在压型凹模(7)中部嵌入有顶针¢),对应顶针(6)在压型凸模(4)上开设有顶针孔(5),其特征在于:在导柱(8)上套装有橡胶套(9),橡胶套(9)下端安装在下模板(3)上,橡胶套(9)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7)顶端的高度高30mm?50mm,橡胶套(9)的套壁厚为50mm?70mm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顶部设置有模柄(I)。【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属于模具
,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上下运动的导柱,对应压型凸模在下模板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在压型凹模中部嵌入有顶针,对应顶针在压型凸模上开设有顶针孔,在导柱上套装有橡胶套,橡胶套下端安装在下模板上,橡胶套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顶端的高度高30mm~50mm,橡胶套的套壁厚为50mm~70mm。通过本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在橡胶套的弹性作用下,在合模后开模时,不需要过大的提升力,对提升设备的提升力要求不高,合理的控制了设备制作成本。【IPC分类】B21D37/10, B21D22/20, B21D37/12【公开号】CN105562523【申请号】CN201410542115【专利技术人】周世平 【申请人】重庆能凯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4年10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台壳体的拉伸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2),上模板(2)底部设置有压型凸模(4),下模包括下模板(3),下模板(3)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上模板(2)上下运动的导柱(8),对应压型凸模(4)在下模板(3)顶部设置有压型凹模(7),在压型凹模(7)中部嵌入有顶针(6),对应顶针(6)在压型凸模(4)上开设有顶针孔(5),其特征在于:在导柱(8)上套装有橡胶套(9),橡胶套(9)下端安装在下模板(3)上,橡胶套(9)上端的高度比压型凹模(7)顶端的高度高30mm~50mm,橡胶套(9)的套壁厚为50mm~7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能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