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电机,机架前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轴,机架尾端设有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套设有两个同步转动的输送轮,前后两个输送轮上套设有一条环形的输送带,机架尾端固定有平板,平板穿过输送带中间且平板两侧各固定有一导滑条,两导滑条分列在输送带两侧,导滑条倾斜设置,导滑条具有与硅片侧面相对的内侧面,两根导滑条之间的间距随着硅片行进轨迹逐渐减小。硅片在两导滑条之间通过时,提高了其输出时位置的准确性,不但便于后续的工作,而且还间接提高了硅片的生产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刷机
,涉及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设备行业数十年来的技术积累,光伏设备企业已基本具备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整线装备能力。光伏太阳能硅片印刷机已广泛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硅片的印刷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印刷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对背面电极的印刷,其次是背面电场的印刷,第三是将硅片翻面后印刷正面电极。在太阳能电池片印刷机中,电池片都使用全自动传输机构来传送,一般现有的传输机构主要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通过传送带来带动硅片的输送,不过在输送硅片时容易发生偏移,硅片不能准确的被输送的指定位置,不但会影响后续的工作,而且会降低硅片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电机,机架前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轴,机架尾端设有从动轴,其特征在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套设有两个同步转动的输送轮,前后两个输送轮上套设有一条环形的输送带,机架尾端固定有平板,平板穿过输送带中间且平板两侧各固定有一导滑条,两导滑条分列在输送带两侧,导滑条倾斜设置,导滑条具有与硅片侧面相对的内侧面,两根导滑条之间的间距随着硅片行进轨迹逐渐减小。两根导滑条排列成八字形,且两根导滑条之间的最近间距为硅片的宽度,便于硅片准确的输送至另外一个输送组件上,该输出组件上具有支撑导滑条的支撑板,导滑条一端位于平板上,一端位于支撑板上。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于机架上,主动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连接,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套设在其轴上的输送轮转动,从动轴上的输送轮配合主动轴上输送轮带动输送带转动,硅片在输送带上输送时会随着两根导滑条之间的间距逐渐的减小而缩小其偏移程度,提高娃片输送时的精确性,降低娃片的损伤。导滑条内侧面上开有导滑槽。采用以上结构,使得硅片在输送带上输送时,其两端逐步嵌于导滑槽内,对硅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硅片发生倾斜或偏移的现象。导滑条内侧面上贴有橡胶片。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避免硅片与导滑条的直接摩擦,提高导滑条的使用寿命,另外橡胶片与硅片抵靠接触,可降低对硅片的磨损,提高了硅片的质量。导滑条通过胶水粘接在平板上。导滑条具有弹性。导滑条的材料可以为海绵、聚酯树脂或橡胶。导滑条的截面为长方形,宽度为0.5cm-lcm,高度为1.5-2cm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的优点在于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采用两根呈八字形排列的导滑条,使得硅片在输送过程时会随着两根导滑条之间间距逐渐的减小而缩小其偏移程度,提高输出时位置的准确性,便于后续的工作,间接提高了硅片的生产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导滑条的剖视视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导滑条的剖视视图。图中,1、机架;2、电机;3、主动轴;4、从动轴;5、输送轮;6、输送带;7、平板;8、导滑条;9、内侧面;10、导滑槽;11、橡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和电机2,机架1前端设有由电机2驱动的主动轴3,机架1尾端设有从动轴4,主动轴3和从动轴4通过轴承连接于机架1上,主动轴3—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同步连接。主动轴3和从动轴4上均套设有两个同步转动的输送轮5,前后两个输送轮5上套设有一条环形的输送带6,机架1尾端固定有平板7,平板7穿过输送带6中间且平板7两侧各固定有一导滑条8,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轴3转动,主动轴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套设在其轴上的输送轮5转动,从动轴4上的输送轮5配合主动轴3上输送轮5带动输送带6转动。两导滑条8分列在输送带6两侧,导滑条8倾斜设置,导滑条8具有与硅片侧面相对的内侧面9,两根导滑条8之间的间距随着硅片行进轨迹逐渐减小,两根导滑条8排列成八字形,且两根导滑条8之间的最近间距为硅片的宽度,便于硅片准确的输送至另外一个输送组件上,该输出组件上具有支撑导滑条8的支撑板,导滑条8—端位于平板7上,一端位于支撑板上,硅片在输送带6上输送时会随着两根导滑条8之间的间距逐渐的减小而缩小其偏移程度,提高硅片输送时的精确性,降低硅片的损伤。导滑条8内侧面9上开有导滑槽10。使得硅片在输送带6上输送时,其两端逐步嵌于导滑槽10内,对硅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硅片发生倾斜或偏移的现象。导滑条8通过胶水粘接在平板7上,操作比较简单,即省事又方便,导滑条8具有弹性。导滑条8的材料可以为海绵、聚酯树脂或橡胶。导滑条8的截面为长方形,宽度为1 cm,高度为2cm。基本工作原理:通过电机2带动主动轴3转动,主动轴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套设在其轴上的输送轮5转动,从动轴4上的输送轮5配合主动轴3上输送轮5带动输送带6转动,硅片在输送带6上输送时,其两端逐步嵌于导滑槽10内直至其输送出导滑槽10,保证硅片输送出时位置的精确性。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导滑条8内侧面9上贴有橡胶片11。可以避免硅片与导滑条8的直接摩擦,提高导滑条8的使用寿命,另外橡胶片11与硅片抵靠接触,可降低对硅片的磨损,提高了硅片的质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电机2、主动轴3、从动轴4、输送轮5、输送带6、平板7、导滑条8、内侧面9、导滑槽10、橡胶片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和电机(2),机架(1)前端设有由电机(2)驱动的主动轴(3),机架(1)尾端设有从动轴(4),其特征在于,主动轴(3)和从动轴(4)上均套设有两个同步转动的输送轮(5),前后两个输送轮(5)上套设有一条环形的输送带(6),机架(1)尾端固定有平板(7),平板(7)穿过输送带(6)中间且平板(7)两侧各固定有一导滑条(8),两导滑条(8)分列在输送带(6)两侧,导滑条(8)倾斜设置,导滑条(8)具有与硅片侧面相对的内侧面(9),两根导滑条(8)之间的间距随着硅片行进轨迹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滑条(8)内侧面(9)上开有导滑槽(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滑条(8)内侧面(9)上贴有橡胶片(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滑条(8)通过胶水粘接在平板(7)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和电机(2),机架(1)前端设有由电机(2)驱动的主动轴(3),机架(1)尾端设有从动轴(4),其特征在于,主动轴(3)和从动轴(4)上均套设有两个同步转动的输送轮(5),前后两个输送轮(5)上套设有一条环形的输送带(6),机架(1)尾端固定有平板(7),平板(7)穿过输送带(6)中间且平板(7)两侧各固定有一导滑条(8),两导滑条(8)分列在输送带(6)两侧,导滑条(8)倾斜设置,导滑条(8)具有与硅片侧面相对的内侧面(9),两根导滑条(8)之间的间距随着硅片行进轨迹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镇,颜大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能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