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72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剪式千斤顶,属于提升装置。它由底座9、螺杆轴6、螺母轴16、一对上、下支承臂5、8、轴承7、螺杆14、螺杆柄22、鞍座1组成,特点是:在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侧部固置齿板3、17、13、12,啮合齿19分别制于齿板3、17、13、12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确保一对上、下支承臂上的齿形部位的强度、提高整体使用效果和寿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式千斤顶,属于提升装置。目前的剪式千斤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其上的一对上、下支承臂均是采用冲压成形,即先在一对上、下支承臂的一个末端分别冲制具有可啮合的齿形,再对末端带齿的上、下支承臂冲压,亦即弯折,使由弯折成的侧板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以提高上、下支承臂的强度,但这样构成的上、下支承臂往往会带来顾此失彼的问题,也就是难于确保齿形部位的强度。而且剪式千斤顶的举升吨位愈大,必然将制作上、下支承臂的材料选得厚,而随着材料的增厚,冲制齿形便越困难,强度越难于保证,而齿形的质量优劣会涉及到整台剪式千斤顶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确保一对上、下支承臂上的齿形部位的强度、提高整体使用效果和寿命的剪式千斤顶。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剪式千斤顶,由底座9、螺杆轴6、螺母轴16、一对上、下支承臂5、8、轴承7、螺杆14、螺杆柄22、鞍座1组成,特点是在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侧部固置齿板3、17、13、12,啮合齿19分别制于齿板3、17、13、12上。本技术由于将啮合齿19分别加工在各齿板上,再通过各齿板与上、下支承臂5、8固定。从而同样达到使啮合齿19位于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而不存在在落料后的坯料上先后冲制啮合齿19和在上、下支承臂5、8弯折中出现的难于确保齿形部位质量的问题,可确保整台剪式千斤顶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为本技术结构图。本技术的齿板3、17和齿板13、12分别铆固或焊接在一对弯折后的上、下支承前臂5、8的一侧板4的内侧,齿板3、17和齿板13、12上的啮合齿19两者分别相啮合。侧板4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齿板3、17、13、12上分别设有与上、下支承臂5、8和鞍座1以及定位板15上的销轴孔20、21相对应的孔,将鞍座1置于一对上支承臂5的末端上部,定位板15置于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下部,用一对销轴2依次穿入,便可使一对上支承臂5的一端相连接,也就是使齿板3、17上的啮合齿19相啮合,一对上支承臂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螺杆轴6和螺母轴16上;一对下支承臂8的一端由销轴10并加定位板11而实现两者的连接,也就是使齿板13、12上的啮合齿19相啮合,一对下支承臂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螺杆轴6和螺母轴16上。本技术的螺杆14依次旋过轴承7、螺杆轴6、螺母轴16。本技术可根据需要而在上、下支承臂5、8的一侧板4的内外两侧均固置齿板3、17、13、12,使齿板3、17、13、12各具一对。使用本技术时,只要用一手柄插入螺杆14的螺杆柄22上的螺杆柄孔18,将手柄向顺时针方向摇动,螺杆14便旋转,使一对上、下支承臂5、8向内收拢,鞍座1便渐渐上升,从而将被举升的物体顶起;反之,向逆时针方向摇动手柄,随着螺杆14的旋转,一对上、下支承臂5、8便向外伸展,使先前上升的鞍座1渐渐降下。权利要求1.一种剪式千斤顶,由底座(9)、螺杆轴(6)、螺母轴(16)、一对上、下支承臂(5)、(8)、轴承(7)、螺杆(14)、螺杆柄(22)、鞍座(1)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侧部固置齿板(3)、(17)、(13)、(12),啮合齿(19)分别制于齿板(3)、(17)、(13)、(12)上。专利摘要一种剪式千斤顶,属于提升装置。它由底座9、螺杆轴6、螺母轴16、一对上、下支承臂5、8、轴承7、螺杆14、螺杆柄22、鞍座1组成,特点是:在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侧部固置齿板3、17、13、12,啮合齿19分别制于齿板3、17、13、12上。本技术能确保一对上、下支承臂上的齿形部位的强度、提高整体使用效果和寿命等优点。文档编号B66F3/00GK2320613SQ9822584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钟新一, 鄂华 申请人:常熟市千斤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式千斤顶,由底座(9)、螺杆轴(6)、螺母轴(16)、一对上、下支承臂(5)、(8)、轴承(7)、螺杆(14)、螺杆柄(22)、鞍座(1)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对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侧部固置齿板(3)、(17)、(13)、(12),啮合齿(19)分别制于齿板(3)、(17)、(13)、(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新一鄂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千斤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