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山专利>正文

剪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32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剪式千斤顶,其包括一对侧片固定在一起,各侧片各设有一对横导孔及一纵导孔,一对扬臂中间部位彼此枢接在一起,其底端各设枢轴滑设在该横导孔内,以及两移位座固设至该枢轴上,一螺杆穿设过一移位座,并且螺接另一移位座,使得该螺杆转动时可以驱使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开,一对上臂底端枢接至该对扬臂的顶端,其顶端则枢接至一顶盘,及一驱动装置结合至该螺杆而可供驱动转动该螺杆而使得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离,并使得该顶盘可上升或下降而可以顶掣物品。(*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式千斤顶,其结构设计成可以利用驱动装置来致动的剪式千斤顶。现有剪式千斤顶结构均是设计成只能利用人力转动的方式来驱动这种千斤顶。然而,当用来顶制重量在数百甚至上千公斤以上的汽车时,要用人力旋转操作势必花费相当大的力气才可以驱动,以致于女性在操作上相当不容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一般常用的剪式千斤顶结构的诸多缺点,而提供一种剪式千斤顶,使其设计成可以利用驱动装置来致动的剪式千斤顶结构,可以很容易地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剪式千斤顶其包括一侧片固定在一起,各侧片各设有一对横导孔以及一纵导孔;一对扬臂中间部位彼此枢接在一起,其底端各设有一枢轴滑设在该横导孔内,以及两个移位座固设至该枢轴上;一螺杆穿设过一移位座,并且螺接另一移位座,使得该螺杆转动时可以驱使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开;一对上臂底端枢接至该对扬臂的顶端,其顶端则枢接至一顶盘;以及一驱动装置结合至该螺杆而可供驱动转动该螺杆。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剪式千斤顶,其中各该上臂的顶端各设有凸齿而彼此啮合在一起。前述的剪式千斤顶,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电机设置在该本体里面,一杆子结合至该螺杆,,以及一齿轮机构连接该电机至该杆子,以便驱动该杆子去转动该螺杆。该齿轮机构包括一第一齿轮结合至该电机,一套筒设置在该本体里面,其设有一内齿,至少一第一圆盘设有数个第二齿轮和该套筒的内齿相啮合,并且和该第一齿轮相啮合,该第一圆盘设有一第三齿轮,一第二圆盘设有数个第四齿轮和该套筒的内齿相啮合,并且和该第三齿轮相啮合,该第二圆盘设有一内齿,该杆子设有一第五齿轮和该第二圆盘的内齿相啮合,藉此使得该电机可以经由该齿轮机构而驱动该杆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积极效果。由于其可利用驱动装置来致动剪式千斤顶,使得该顶盘可以上升或下降来顶制物品,使得较没有力气的人也可以很容易来操作这种千斤顶。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剪式千斤顶的立体图。图2 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 和图4 为本技术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剪式千斤顶,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整付剪式千斤顶包括一对侧片10,其各包括一加强肋11和一基部12以供稳固地设置在地面上。各侧片11各包括两横导孔13和一纵导孔14,一纵导孔14设置在该两横导孔之间;以及各侧片各包括数个开孔15可供结合螺杆16而可将两侧片10固定在一起。一扬升装置20包括两扬臂23中间利用一销子25予以枢接在一起。该销子25的两端滑设在纵导孔14里面。各扬臂23的顶端各设一枢轴24,而其底端则分别各设另一枢轴211、222而可滑设在横导孔13里面。两移位座21、22分别设置在枢轴211、222上,其中移位座21设有一孔洞可供穿设螺杆28,而另一移位座22则设有一螺孔221可供螺合该螺杆28,该螺杆28具有一头部281可顶靠该移位座21,藉此使得该螺杆转动的时候可以驱使该两移位座21、22相靠近或相分开。一对上臂26底端各枢接至该对枢轴24,而其顶端则枢接至一顶盘27,并且其顶端各设有凸齿261可以相啮合在一起。请参看图2和图5所示,一驱动装置主要包括一本体30,一端盖31固定至本体30前端,该端盖一侧设有数个螺孔32。一连杆40一端设有一开孔41可供结合至枢轴211处,而其另一端则设有两个孔洞42可供穿设螺丝43而可以将本体30连接至该扬升装置20。该驱动装置包括一电机33固定在该本体30里面,一齿轮34连接至该电机33,以及在本体前端内侧设有一对导槽35。一环体36两侧设有凸耳37滑设在本体的导槽35里面。该环体36设有一中心孔38可供齿轮34穿设,以及该环体设有一环形沟槽39。一套筒50两侧设有两个凸耳51可供滑设在本体的导槽35里面,其内部设有内齿52。四个圆盘53、54、55、56设置在套筒里面,其中各圆盘各具有三个齿轮531、541、551、561可供啮合该套筒的内齿52,而圆盘53、54、55则各具有齿轮532、542、552可供分别啮合齿轮541、551、561。另一圆盘56则设有内齿562。该电机33的齿轮34则啮合该圆盘53的齿轮531,使得电机可以驱使该等圆盘转动。一杆子57一端设有一齿轮58可供啮合圆盘56的内齿562,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结合头59,而在该结合头内则设有一结合孔591可供结合该螺杆28的头部281,因此使得该电机33可以驱动转动该螺杆28而可以驱动该千斤顶。该结合头59藉由该连杆40而保持在啮合住螺杆的头部281的位置。本技术的操作方式,请配合图3和图4所示,当驱动装置30转动螺杆28时,其可以驱使移位座21、22彼此相靠近或是相分离,并且使得顶盘27可以上升或下降而可以顶掣物体,其中,销子25可以用来导正整个千斤顶的中心位置。该驱动装置的端盖31的尺寸可以移入该两侧片10之间的空间里面,使得该驱动装置可以随着该枢轴211而移动。藉此使得该千斤顶可以利用动力驱动装置而可以很容易地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对侧片固定在一起,各侧片各设有一对横导孔以及一纵导孔;一对扬臂中间部位彼此枢接在一起,其底端各设一枢轴滑设在该横导孔内,以及两移位座固设至该枢轴上;一螺杆穿设过一移位座,并且螺接另一移位座,使得该螺杆转动时可以驱使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开;一对上臂底端枢接至该对扬臂的顶端,其顶端则枢接至一顶盘;以及供驱动转动该螺杆的一驱动装置,该一驱动装置结合至该螺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的顶端各设有凸齿而彼此啮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电机设置在该本体里面,一杆子结合至该螺杆,以及一齿轮机构连接该电机至该杆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一第一齿轮结合至该电机,一套筒设置在该本体里面,其设有一内齿,至少一第一圆盘设有数个第二齿轮和该套筒的内齿相啮合,并且和该第一齿轮相啮合,该第一圆盘设有一第三齿轮,一第二圆盘设有数个第四齿轮和该套筒的内齿相啮合,并且和该第三齿轮相啮合,该第二圆盘设有一内齿,该杆子设有一第五齿轮和该第二圆盘的内齿相啮合。专利摘要一种剪式千斤顶,其包括一对侧片固定在一起,各侧片各设有一对横导孔及一纵导孔,一对扬臂中间部位彼此枢接在一起,其底端各设枢轴滑设在该横导孔内,以及两移位座固设至该枢轴上,一螺杆穿设过一移位座,并且螺接另一移位座,使得该螺杆转动时可以驱使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开,一对上臂底端枢接至该对扬臂的顶端,其顶端则枢接至一顶盘,及一驱动装置结合至该螺杆而可供驱动转动该螺杆而使得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离,并使得该顶盘可上升或下降而可以顶掣物品。文档编号B66F3/00GK2206775SQ9421798公开日1995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许崑山 申请人:许崑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对侧片固定在一起,各侧片各设有一对横导孔以及一纵导孔;一对扬臂中间部位彼此枢接在一起,其底端各设一枢轴滑设在该横导孔内,以及两移位座固设至该枢轴上;一螺杆穿设过一移位座,并且螺接另一移位座,使 得该螺杆转动时可以驱使该两移位座相靠近或相分开;一对上臂底端枢接至该对扬臂的顶端,其顶端则枢接至一顶盘;以及供驱动转动该螺杆的一驱动装置,该一驱动装置结合至该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山
申请(专利权)人:许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