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666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8:14
在第三太阳轮(23s)以及第四太阳轮(24s)被制动器(B2)固定为不能旋转时,自动变速器(20)的复合行星齿轮系(25)对传递至第三行星架(23c)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作为第一输出构件的第三齿圈(23r)以及第四行星架(24c)和作为第二输出构件的第四齿圈(24r),使复合行星齿轮系(25)的第四齿圈(24r)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21、22)的第一以及第二太阳轮(21s、22s)选择性地连接的离合器(C3)和使复合行星齿轮系(25)的第三齿圈(23r)以及第四行星架(24c)与第一以及第二太阳轮(21s、22s)选择性地连接的离合器(C4)配置在比第一、第二行星齿轮(21、22)更靠轴向上的复合行星齿轮系(25)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从车辆的原动机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至输出轴的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此种变速装置,已知具有如下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所谓的辛普森型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四个离合器、两个制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构成该变速装置的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输入轴连接的输入构件、被制动器可选择地固定为不能旋转的可固定构件、第一以及第二输出构件。另外,第一输出构件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其它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第二输出构件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其它旋转构件选择性地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202190号说明书(图2)
技术实现思路
就构成上述以往的变速装置的复合行星齿轮机构而言,在可固定构件被制动器固定为不能旋转时,对传递至输入构件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第一以及第二输出构件。因此,在上述变速装置中,与第一输出构件对应的第一离合器以及与第二输出构件对应的第二离合器的离合器毂、离合器鼓等构成构件的最高转速变高,若不实施任何对策,则作用于这些构成构件的离心力会变大。并且,若要确保作用这样大的离心力的构成构件的强度,则会导致该构成构件甚至变速装置的大型化、成本上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包括具有高速旋转的构成构件的离合器的变速装置的大型化、成本上升。本专利技术的变速装置,对从原动机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至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具有: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具有输入构件、可固定构件、第一输出构件以及第二输出构件,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同轴且该第一行星齿轮以及该第二行星齿轮沿着轴向排列,并且该第一行星齿轮以及该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具有多个旋转构件,制动器,能够使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可固定构件与箱体连接而不能旋转地固定在该箱体上,并且能够分离使所述可固定构件能够自由旋转,第一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第二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在所述可固定构件被所述制动器固定而不能旋转时,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对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更靠轴向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该变速装置是对从原动机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至输出轴的装置,该变速装置包括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在可固定构件被制动器固定为不能旋转时,该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对传递至输入构件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第一以及第二输出构件。并且,在该变速装置中,使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一输出构件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的至少任一个选择性地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和使第二输出构件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的至少任一个连接的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比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更靠轴向上的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由此,能够抑制与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一输出构件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的构成构件和与第二输出构件连接的第二离合器的构成构件(离合器毂、离合器鼓等)的轴长增加,从而能够使这些构成构件旋转时的惯性变小,并且能够抑制因该构成构件的离心力而变形。其结果,能够抑制为了确保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的构成构件的强度而引起的大型化、成本上升,由此,能够抑制变速装置的大型化、成本上升。此外,作为上述第一输出构件的连接对象的其他构件与作为上述第二输出构件的连接对象的其他构件,可以是同一构件,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构件。另外,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也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更靠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所述第一离合器也可以是能够使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任一个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的装置,所述第二离合器也可以是能够使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任一个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的装置,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也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更靠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由此,不需要以覆盖第一行星齿轮的周围的方式构成与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一或第二输出构件连接的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的构成构件。其结果,能够使与比输入构件的速度大的第一或第二输出构件连接的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的构成构件小径化,因此,能够使该构成构件旋转时的惯性变小,从而能够容易地确保强度,并且能够使变速装置的变速性能提高。而且,所述第二离合器也可以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另外,所述变速装置还可以具有第三离合器,该第三离合器能够使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特定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特定旋转构件不同于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所述第三离合器也可以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更靠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而且,在所述箱体上也可以设置有位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之间的中央壁部,所述第三离合器也可以具有油压伺服器,该油压伺服器至少包括摩擦接合板以及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工作油也可以从形成于所述中央壁部的工作油供给油路不经由所述输入轴地供给至所述第三离合器的所述油压伺服器。由此,能够抑制应形成于输入轴的轴内油路的数量增加,因此,能够使配置在该输入轴、输入轴周围的构件小径化,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装置主体的大型化。另外,所述变速装置也可以还具有第二制动器,该第二制动器至少具有摩擦接合板以及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并且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而不能旋转地固定在该箱体上,在所述箱体上也可以设置有位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之间的中央壁部,在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所述活塞与所述中央壁部之间也可以划分形成该第二制动器的接合油室。而且,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也可以分别具有油压伺服器,该油压伺服器至少包括摩擦接合板以及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并且配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装置,对从原动机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至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具有: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具有输入构件、可固定构件、第一输出构件以及第二输出构件,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同轴且该第一行星齿轮以及该第二行星齿轮沿着轴向排列,并且该第一行星齿轮以及该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具有多个旋转构件,制动器,能够使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可固定构件与箱体连接而不能旋转地固定在该箱体上,并且能够分离使所述可固定构件能够自由旋转,第一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第二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在所述可固定构件被所述制动器固定而不能旋转时,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对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更靠轴向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09 JP 2013-186310;2013.11.29 JP 2013-248651.一种变速装置,对从原动机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至
输出轴,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具有输入构件、可固定构件、第一输出构件以及第
二输出构件,
第一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同轴且
该第一行星齿轮以及该第二行星齿轮沿着轴向排列,并且该第一行星齿轮以
及该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具有多个旋转构件,
制动器,能够使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可固定构件与箱体连接而
不能旋转地固定在该箱体上,并且能够分离使所述可固定构件能够自由旋
转,
第一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
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
接,
第二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构
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
接,
在所述可固定构件被所述制动器固定而不能旋转时,所述复合行星齿轮
机构对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以
及所述第二输出构件,
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更靠轴向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更靠所述复合行星齿轮
机构一侧,
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任一
个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二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任一
个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更靠
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
输出构件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装置还具有第三离合器,该第三离合器能够使所述复合行星齿轮
机构的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特定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
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特定旋转构件不同于通
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
输出构件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
所述第三离合器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更靠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
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
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之间的中央壁部,
所述第三离合器具有油压伺服器,该油压伺服器至少包括摩擦接合板以
及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
工作油从形成于所述中央壁部的工作油供给油路不经由所述输入轴地
供给至所述第三离合器的所述油压伺服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装置还具有第二制动器,该第二制动器至少具有摩擦接合板以及
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并且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通过所述第三离合
器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而不能旋转地
固定在该箱体上,
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
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之间的中央壁部,
在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所述活塞与所述中央壁部之间划分形成该第二制
动器的接合油室。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分别具有油压伺服器,该油压伺服
器至少包括摩擦接合板以及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并且配置在所述输
入轴上,
工作油从形成于所述箱体的工作油供给油路经由形成于所述输入轴的
轴内油路供给至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所述油压伺服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装置还具有第四离合器,该第四离合器能够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
的任一个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轴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具有:与所述输出轴始终连接的旋转构件;和不同于
通过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所述旋转构件且与所述第一行星
齿轮的旋转构件始终连接的旋转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离合器至少具有摩擦接合板以及按压所述摩擦接合板的活塞,
在所述第四离合器的所述活塞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划分形成有该第四离
合器的接合油室,工作油经由形成于该输出轴的轴内油路被供给至该第四离
合器的接合油室。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
合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各自具有3个旋转构件的第三行星齿轮以及第四行星齿
轮,通过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任意两个旋转构件分别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伸忠森本隆青木敏彦加藤博糟谷悟大竹政弘村上正典中岛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