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炒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55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炒货机,包括机座、中空的炒制滚筒、驱动电机、调味料液储罐和抽液泵,炒制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座上,炒制滚筒内横向设置有喷液管,喷液管的两端可转动地穿设在转轴上,喷液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调味料液储罐通过抽液泵和连接管路与喷液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炒制滚筒内设置一喷液管,喷液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喷液管通过抽液泵和连接管路与炒货滚筒外的调味料液储罐相连接,使物料在炒制过程中可以边炒边添加调味料液,无需拌料过程,降低设备成本,省时省力,便于生产人员掌握炒制火候,而且炒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炒制情况调整调味料液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提高调味均匀度和炒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说是一种电热炒货机
技术介绍
在海产品如海蜇皮的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电热炒货机对海蜇皮进行炒制加工,炒制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一定的调味料如食盐、味精、植物油等调制而成的混合液一起炒制,以获得不同口味的海蜇皮产品。现有的做法是在炒制前先将调味料与海蜇皮拌在一起,然后将拌好调味料的海蜇皮放入电热炒货机中一起炒制。这种做法需要在炒制前先进行拌料处理,耗时耗力,所需设备多,拌好料后的海蜇皮重量也较大,不易转移,而且炒制火候不易掌握,调味不够均匀,炒制过程中也无法根据炒制情况实时调整调味料的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添加调味料、省时省力、调味均匀的电热炒货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热炒货机,包括机座、中空的炒制滚筒、驱动电机、调味料液储罐和抽液栗,所述机座上垂直设置有两个滚筒支撑臂,所述炒制滚筒横向设置在两个滚筒支撑臂之间,所述炒制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炒制滚筒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上,所述炒制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和电加热装置,所述进出料口上设置有可启闭的封盖,所述炒制滚筒内横向设置有一根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在转轴上,所述喷液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炒制滚筒一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调味料液储罐通过抽液栗和连接管路与喷液管相连接。其中,所述炒制滚筒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上。其中,所述喷液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其中,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热板,一个以上的电热板沿炒制滚筒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炒制滚筒的外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炒制滚筒内设置一喷液管,喷液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喷液管通过抽液栗和连接管路与炒货滚筒外的调味料液储罐相连接,使物料在炒制过程中可以边炒边添加调味料液,无需拌料过程,降低设备成本,省时省力,便于生产人员掌握炒制火候,而且炒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炒制情况调整调味料液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提高调味均匀度和炒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热炒货机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机座;2_炒制滚筒;3_驱动电机;4_调味料液储罐;5_抽液栗;6_喷液管;7-连接管路;10_滚筒支撑臂;20_电加热装置;21_封盖;60_喷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炒制滚筒内设置一喷液管,喷液管上呈网状分布有多个喷液孔,喷液管通过抽液栗和连接管路与炒制滚筒外的调味料液储罐相连接,使物料在炒制过程中可以边炒边添加调味料液,无需拌料过程,降低设备成本,省时省力,便于生产人员掌握炒制火候,而且炒制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调味料液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提高调味均匀度和炒制效果。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热炒货机,包括机座1、中空的炒制滚筒2、驱动电机3、调味料液储罐4和抽液栗5,所述机座I上垂直设置有两个滚筒支撑臂10,所述炒制滚筒2横向设置在两个滚筒支撑臂10之间,所述炒制滚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炒制滚筒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10上,所述炒制滚筒2的筒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和电加热装置20,所述进出料口上设置有可启闭的封盖21,所述炒制滚筒2内横向设置有一根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喷液管6,所述喷液管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在转轴上,所述喷液管6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60,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炒制滚筒2 —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调味料液储罐4通过抽液栗5和连接管路7与喷液管6相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炒制滚筒内设置一喷液管,喷液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喷液管通过抽液栗和连接管路与炒货滚筒外的调味料液储罐相连接,使物料在炒制过程中可以边炒边添加调味料液,无需拌料过程,降低设备成本,省时省力,便于生产人员掌握炒制火候,而且炒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炒制情况调整调味料液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提高调味均匀度和炒制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炒制滚筒2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10上。进一步的,所述喷液管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20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热板,一个以上的电热板沿炒制滚筒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炒制滚筒2的外壁上。为了避免外接电源时容易在炒制滚筒2转动时接线相互缠绕,所述电加热装置20可自带电源如蓄电池,蓄电池固定在炒制滚筒2的外壁上,由蓄电池对一个以上的电热板进行供电,这样蓄电池和电热板随着炒制滚筒2 —起转动,避免接线缠绕。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种电热炒货机,包括机座1、中空的炒制滚筒2、驱动电机3、调味料液储罐4和抽液栗5,所述机座I上垂直设置有两个滚筒支撑臂10,所述炒制滚筒2横向设置在两个滚筒支撑臂10之间,所述炒制滚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炒制滚筒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10上,所述炒制滚筒2的筒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和电加热装置20,所述进出料口上设置有可启闭的封盖21,所述炒制滚筒2内横向设置有一根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喷液管6,所述喷液管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在转轴上,所述喷液管6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60,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炒制滚筒2 —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调味料液储罐4通过抽液栗5和连接管路7与喷液管6相连接。所述炒制滚筒2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10上。所述喷液管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电加热装置20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热板,一个以上的电热板沿炒制滚筒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炒制滚筒2的外壁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热炒货机,通过在炒制滚筒内设置一喷液管,喷液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喷液管通过抽液栗和连接管路与炒货滚筒外的调味料液储罐相连接,使物料在炒制过程中可以边炒边添加调味料液,无需拌料过程,降低设备成本,省时省力,便于生产人员掌握炒制火候,而且炒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炒制情况调整调味料液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提高调味均匀度和炒制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电热炒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中空的炒制滚筒、驱动电机、调味料液储罐和抽液栗,所述机座上垂直设置有两个滚筒支撑臂,所述炒制滚筒横向设置在两个滚筒支撑臂之间,所述炒制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炒制滚筒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上,所述炒制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和电加热装置,所述进出料口上设置有可启闭的封盖,所述炒制滚筒内横向设置有一根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在转轴上,所述喷液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炒制滚筒一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调味料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炒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中空的炒制滚筒、驱动电机、调味料液储罐和抽液泵,所述机座上垂直设置有两个滚筒支撑臂,所述炒制滚筒横向设置在两个滚筒支撑臂之间,所述炒制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炒制滚筒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滚筒支撑臂上,所述炒制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进出料口和电加热装置,所述进出料口上设置有可启闭的封盖,所述炒制滚筒内横向设置有一根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在转轴上,所述喷液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液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炒制滚筒一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调味料液储罐通过抽液泵和连接管路与喷液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碧香邱舒琼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