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船机大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65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卸船机大梁,为矩梯形双箱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通过两套铰轴机构铰接相连,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上部,另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下部;在前大梁和后大梁相对两侧的下部设有一对小车轨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下两套铰轴机构,在维修时,上下铰轴机构可相互依托,方便维修;而且小车轨道设置在大梁下部,避免了小车与工作人员处于同一平面,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了前后大梁上头部起升/开闭滑轮的高度,使大梁受力减少。(*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卸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卸船机大梁
技术介绍
卸船机大梁通常为矩形双箱梁偏轨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小车轨道设置在梁体顶部,前大梁和后大梁采用单铰点连接。这种结构带来的问题是1、梁上工作人员与小车处于同一平面,且小车运行路线与工作人员的工作路线距离很近,当小车高速运行时,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2、单铰点连接方式使维修困难;3、由于小车轨道设置在梁体顶部,使与小车上的起升/开闭滑轮相适配的大梁前后的起升/开闭滑轮位置偏高,因而产生的扭矩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卸船机大梁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卸船机大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卸船机大梁,为双箱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铰接相连,在前大梁和后大梁上设有一对小车轨道,其特点是,所述的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通过两套铰轴机构铰接相连,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上部,另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下部;所述的一对小车轨道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相对两侧的下部。上述卸船机大梁,其中,所述的前大梁和后大梁的上部结构均为矩形截面结构,而下部结构均为向内侧下方逐渐扩大的梯形截面结构,所述的小车轨道设置在该结构的内侧斜面处的承轨梁上。上述卸船机大梁,其中,所述的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下部的铰轴机构为卡套式铰轴机构,当前大梁仰起时,该铰轴机构可自动脱开。本技术卸船机大梁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1、由于采用了上下两套铰轴机构,在维修时,上下铰轴机构可相互依托,方便维修;2、由于将小车轨道设置在大梁下部,避免了小车与工作人员处于同一平面,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3、由于将小车轨道设置在大梁下部,小车上的起升/开闭滑轮位置也随之降低,从而也降低了前后大梁上头部起升/开闭滑轮的高度,使大梁受力减少,降低梁高,减少机器重量,节约钢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卸船机大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卸船机大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卸船机大梁,为双箱梁结构,包括前大梁1和后大梁2,前大梁1和后大梁2分别通过两套铰轴机构3、4铰接相连,形成双铰点结构。铰轴机构3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上部,形成前大梁和后大梁之间的变幅铰点,当大梁仰起时,承受大梁的重量和风力,大车方向作用力等;铰轴机构4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下部,形成前大梁和后大梁之间的工作铰点,承受小车工作载荷。下部的铰轴机构4为卡套式铰轴机构,当前大梁1仰起时,该铰轴机构可自动脱开。前大梁1和后大梁2的上部结构均为矩形截面结构,而下部结构均为向内侧下方逐渐扩大的梯形截面结构,在该结构的内侧斜面处设有小车承轨梁和小车轨道5。这样就使小车行走在大梁上盖板以下,与在大梁上行走的工作人员分离,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卸船机大梁,为双箱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铰接相连,在前大梁和后大梁上设有一对小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通过两套铰轴机构铰接相连,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上部,另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下部;所述的一对小车轨道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相对两侧的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船机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大梁和后大梁的上部结构均为矩形截面结构,而下部结构均为向内侧下方逐渐扩大的梯形截面结构,所述的小车轨道设置在该结构的内侧斜面处的承轨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船机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下部的铰轴机构为卡套式铰轴机构,当前大梁仰起时,该铰轴机构可自动脱开。专利摘要一种卸船机大梁,为矩梯形双箱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通过两套铰轴机构铰接相连,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上部,另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下部;在前大梁和后大梁相对两侧的下部设有一对小车轨道。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下两套铰轴机构,在维修时,上下铰轴机构可相互依托,方便维修;而且小车轨道设置在大梁下部,避免了小车与工作人员处于同一平面,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了前后大梁上头部起升/开闭滑轮的高度,使大梁受力减少。文档编号B66C6/00GK2808854SQ20052004153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明海, 潘敏献 申请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卸船机大梁,为双箱梁结构,包括前大梁和后大梁,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铰接相连,在前大梁和后大梁上设有一对小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大梁和后大梁分别通过两套铰轴机构铰接相连,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上部,另一套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连接端的下部;所述的一对小车轨道设置在前大梁和后大梁相对两侧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海潘敏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