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67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包括小车架、双吊具滑轮组、供电通讯装置、双吊具锚定装置、双吊具极限保护装置,所述的小车架同时配备二台吊具,所述的滑轮组配备八套(一个吊具使用四套,供二个吊具使用),所述的供电装置配置了二套,所述的锚定装置配置了四套(一个吊具用二套,供二个吊具使用),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提供极限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常规的单吊具工作,也可以进行四个20′或两个40′集装箱的装卸,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场集装箱起重机装卸方式的革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码头集装箱起重机,尤其涉及用于装卸双40′集装箱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自行式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运输船趋向大型化高速化,要求港口码头配置高效的装卸设备。目前集装箱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小车上只布置有八个滑轮,供一个吊具使用,使起重机只能一次吊一个40′集装箱或两个20′集装箱,效率跟不上要求。因此,提高效率成为目前集装箱码头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架、双吊具滑轮组、双吊具供电通讯装置、双吊具极限保护装置;所述的小车架同时配备二台吊具,分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所述的滑轮组配备八套,即十六个滑轮,其中陆侧四套、海侧四套,所述的陆侧滑轮组与陆侧吊具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陆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海侧滑轮组与海侧吊具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海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供电装置配置了二套,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供电和通讯;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提供极限保护;还包括锚定装置,该锚定装置配置了四套,其中二套为陆侧吊具锚定装置,二套为海侧吊具锚定装置。所述的小车架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的小车架上供二个吊具用的滑轮组为海陆侧布置。所述的二套陆侧吊具锚定装置布置在陆侧,二套海侧吊具锚定装置布置在海侧。所述的锚定装置包括导向轮、导向板。本技术是在小车中心线前后(即海陆侧)各设八个滑轮。小车中心线的海侧设有八个滑轮,供海侧吊具钢丝绳缠绕使用,小车中心线的陆侧也设有八个滑轮,供陆侧吊具钢丝绳缠绕使用。这样的小车结构,可以使起重机同时进行二个40′集装箱(或一个40′集装箱加二个20′集装箱作业或四个20′集装箱作业),达到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技术小车上设有吊具的锚定装置,当单吊具动作时,另外一个吊具锚定(固定)在小车架上。该锚定装置有两个功能,即导向和固定。当吊具需要锚定时,将吊具拉高,沿着锚定的导向板,将吊具偏向一边,以免另一个吊具工作时,晃动的钢丝绳与固定的吊具干涉摩擦。此外,本技术还配有两个吊具的终点极限的保护装置。一般的小车,终点极限保护装置只针对一个吊具的。但在本技术上,由于可以使用单吊具,也可以使用双吊具,所以该保护装置要能同时满足两种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进行常规的单吊具工作,也可以进行四个20′或两个40′集装箱的装卸,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场集装箱起重机装卸方式的革命。本技术技术是双40′集装箱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双吊具的同步作业,同时又可实现单吊具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小车滑轮组的钢丝绳缠绕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行式小车单吊具作业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自行式小车双吊具作业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吊具锚定装置锚定开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吊具锚定装置锚定结束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终点极限保护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包括小车架1、吊具2、滑轮组3、供电装置4、极限保护装置5、锚定装置6,所述的小车架1下同时配备二台吊具,分为陆侧吊具21、海侧吊具22;所述的滑轮组3配备八套,即十六个滑轮,其中四套陆侧滑轮组31布置在陆侧、四套海侧滑轮组32布置在海侧,所述的陆侧滑轮组31与陆侧吊具21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陆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海侧滑轮组32与海侧吊具22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海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供电与通讯装置4配置了二套,分别为陆侧吊具供电与通讯装置41、海侧吊具供电与通讯装置42;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5分别为陆侧吊具21、海侧吊具22提供极限保护;所述的锚定装置6配置了四套,其中二套为陆侧吊具锚定装置61,其布置在陆侧,二套为海侧吊具锚定装置62,其布置在海侧。所述的小车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11。所述的二套陆侧吊具锚定装置61与二套海侧吊具锚定装置62均为海陆侧布置。所述的锚定装置6包括导向轮63、导向板64。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5设在小车架1上,包括陆侧终点极限保护限位器51、海侧终点极限保护限位器52、传动钢丝绳53、支架54、旋转铰点55。上述图1中,两套起升钢丝绳各自通过自己的起升滑轮组,至海陆侧吊具。上述图2~4中,为自行式小车,配置了二个吊具的供电通讯装置、八套起升滑轮组及小车驱动机构。图示有两个工作状态,一、为一个吊具在锚定状态,实现单吊具工作,锚定的吊具不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二、为双吊具同时工作。上述图5~6中,为吊具的锚定装置,共配置了四个锚定,海侧吊具使用两个,陆侧吊具也使用两个,并且都是对角布置的。上述图7中,为终点极限保护装置,双吊具工作时,可同时提供两个吊具终点极限的保护,单吊具工作时,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权利要求1.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架、双吊具滑轮组、双吊具供电通讯装置、双吊具极限保护装置;所述的小车架同时配备二台吊具,分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所述的滑轮组配备八套,即十六个滑轮,其中陆侧四套、海侧四套,所述的陆侧滑轮组与陆侧吊具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陆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海侧滑轮组与海侧吊具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海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供电装置配置了二套,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供电和通讯;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提供极限保护;还包括锚定装置,该锚定装置配置了四套,其中二套为陆侧吊具锚定装置,二套为海侧吊具锚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车架上设有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车架上供二个吊具用的滑轮组为海陆侧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套陆侧吊具锚定装置布置在陆侧,所述二套海侧吊具锚定装置布置在海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装置包括导向轮、导向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包括小车架、双吊具滑轮组、供电通讯装置、双吊具锚定装置、双吊具极限保护装置,所述的小车架同时配备二台吊具,所述的滑轮组配备八套(一个吊具使用四套,供二个吊具使用),所述的供电装置配置了二套,所述的锚定装置配置了四套(一个吊具用二套,供二个吊具使用),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提供极限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进行常规的单吊具工作,也可以进行四个20′或两个40′集装箱的装卸,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场集装箱起重机装卸方式的革命。文档编号B66C11/00GK2827987SQ20052004049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耀周 申请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双4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自行式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架、双吊具滑轮组、双吊具供电通讯装置、双吊具极限保护装置;所述的小车架同时配备二台吊具,分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所述的滑轮组配备八套,即十六个滑轮,其中陆侧四套、海侧四套,所述的陆侧滑轮组与陆侧吊具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陆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海侧滑轮组与海侧吊具之间采用钢丝绳缠绕实现海侧吊具的升降;所述的供电装置配置了二套,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供电和通讯;所述的极限保护装置分别为陆侧吊具、海侧吊具提供极限保护;还包括锚定装置,该锚定装置配置了四套,其中二套为陆侧吊具锚定装置,二套为海侧吊具锚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