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在三条垄收割用联合收割机中,该收割机装配有收割前处理装置,该收割前处理装置具有三条相应的横向回转型禾秆扶起箱,将左侧禾秆扶起箱(22c)相对于中央禾秆扶起箱22b的配置位置设定在与垄间隔对应地最适于扶起禾秆的位置上,提高扶起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收割前处理装置(3)中的左侧禾秆扶起箱(22c)的配置位置为下述位置,即、以下述程度靠近中央禾秆扶起箱(22b);其扶起尖齿(21c)在主视图中不与中央禾秆扶起箱(22b)接触,并且以下述程度比中央禾秆扶起箱(22b)向后错开;上述扶起尖齿(21c)与从中央禾秆扶起箱(22b)中的靠下部的左侧端部出现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21b)不相互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设于行走机体的前部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上具有禾秆扶起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其中禾秆扶起装置用于扶起种植在田间的未切割的禾秆。
技术介绍
一般,在联合收割机的行走机体上,在设于其前部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上具有禾秆扶起装置,该禾秆扶起装置具有多个沿着与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横宽方向)并列配置的横向转动式禾秆扶起箱。在各禾秆扶起箱上具有在从其作用侧的下部到横向一侧上部的外周侧部上以向外突出的姿势转动的扶起尖齿。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3条垄切割用联合收割机的一个例子。专利文献1中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上,与收割条数相对应,沿着行走机体的横宽方向并列状地排列设置着3个(对应于3条垄)禾秆扶起箱。位于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右侧的右侧禾秆扶起箱与位于中央的中央禾秆扶起箱使扶起尖齿所突出的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之间相对置。主视图中,右侧禾秆扶起箱与中央禾秆扶起箱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相互的扶起尖齿不干涉的程度(参照专利文件1的图3及图8)。另一方面,位于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左侧的左侧禾秆扶起箱使其作用侧的右侧部与作为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非作用侧的左侧部对置。此处,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靠下部的开始突出时的扶起尖齿暂时成为向左侧禾秆扶起箱的作用侧的右侧部突出的姿势。因此,主视图中,中央禾秆扶起箱与左侧禾秆扶起箱之间的间隔设定为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靠下部的开始突出时的扶起尖齿与左侧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相互不干涉的程度(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及图8)。-->此外,由于扶起尖齿不从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非作用侧的左侧部突出,所以,在该非作用侧的左侧部沿着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长度方向安装着长的扶起导向板。右侧及中央禾秆扶起箱构成为一对地扶起2条垄的未切割禾秆,与之相对,左侧禾秆扶起箱构成为单独地扶起一条垄的未切割禾秆。即,沿着种田时的条垄方向收割未切割的禾秆(以下称为条垄切割)时,处于行走体前方的3条垄的未切割禾秆中,右2条垄被右侧及中央禾秆扶起箱上的扶起尖齿成对地扶起、并被取入到右侧及中央禾秆扶起箱之间。左侧一条垄的未切割禾秆仅通过左侧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被中央禾秆扶起箱的左侧部的扶起导向板导向着被扶起,并被取入到中央及左侧禾秆扶起箱之间。专利文献1:特开2003-79220号公报但是,田间的未切割禾秆的条垄间隔(相对于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的未切割禾秆的左右种植间隔)是之前通过插秧机栽苗时的间隔,通常是一定的(300mm左右)。因此,禾秆扶起箱组的配置关系希望与条垄间隔对应地设定,以容易扶起各自所对应的未切割禾秆。这点,在专利文献1的联合收割机中,禾秆扶起时一对地起作用的右侧及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配置关系设定为与条间隔相对应。但是,在沿着行走机体的横宽方向并列地配置禾秆扶起箱组的布局的关系上,切割奇数条垄时,左侧禾秆扶起箱相对于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配置位置必须以下述程度向左右外侧离开: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靠下部的开始突出时的扶起尖齿与左侧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不相互干涉。由于存在相关布局上的制约,所以左侧禾秆扶起箱相对于中央禾秆扶起箱的配置位置比扶起禾秆的最佳位置靠左右外侧,没有设定为与条垄间隔相对应,从提高扶起性能等观点出发还有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是:在切割奇数条垄用的联合收割机中,将所有的禾秆扶起箱的配置位置与条垄间隔相对应地设定在扶起禾秆-->最佳的位置上,并且提高扶起性能。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案1是下述联合收割机,其在设于行走机体的前部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上具有禾秆扶起装置,该禾秆扶起装置具有横向回转型禾秆扶起箱,该禾秆扶起箱沿着与上述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以适当间隔配置有3个以上的奇数个,在上述各禾秆扶起箱上具有在其作用侧的下部到横向一侧上部的外周侧部上以向外的突出姿势回转的扶起尖齿,上述禾秆扶起箱组中,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与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非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对置的单独禾秆扶起箱以下述程度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靠近:其扶起尖齿在主视图中不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接触,并且以下述程度比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向后方错开地配置: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靠下部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不互相干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如下:在上述方案1的联合收割机中,在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作用侧的下部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用于限制该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靠下部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的姿势。本专利技术方案3如下:在上述方案2的联合收割机中,在上述限制部件上,于与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中的扶起尖齿的前端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将未割禾秆的根部诱入到后方的倾斜状的导向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案1,由于在三个以上的奇数个横向回转型禾秆扶起箱组中,使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与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非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对置的单独禾秆扶起箱以下述程度靠近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其扶起尖齿在主视图中不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接触,并且以下述程度比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向后错开地配置: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靠下部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不相互干涉,所以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相当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的配置位置与田间的未割禾秆的条垄间隔相对应,在扶起禾秆时,是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容易单独起作用(容易扶起相应一-->条垄的未割禾秆)的位置。这样,上述奇数条垄数量的禾秆扶起箱全部对应于田间的未割禾秆的条垄间隔而形成最适于扶起禾秆的配置位置,所以,条垄收割时,能够通过上述所有的禾秆扶起箱上的扶起尖齿适当地扶起禾秆,而且,具有下述效果:能够提高上述奇数条垄数量的禾秆扶起箱作为整体的扶起性能。根据方案2,由于在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作用侧的下部设有用于限制该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上的靠下部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的姿势,所以能够可靠地限制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上的扶起尖齿在突出初期阶段变成向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的作用侧突出的姿势。这样,由于能够显著抑制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上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误将与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相对应的一条垄数量的未割禾秆刮倒(使倒伏),所以具有下述效果:能够仅通过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可靠地扶起一条垄数量的未割禾秆而不受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上的扶起尖齿打扰,并将其取入到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之间。根据方案3的专利技术,由于在上述限制部件上,在与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中的扶起尖齿的前端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将未割禾秆的根部诱入到后方的倾斜状的导向面,所以通过上述限制部件上的倾斜状的导向面与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的协作,一条垄数量的未割禾秆的根部顺畅地被导向(引导)后方的禾秆搬运装置等,具有能够防止产生秆掉落以及扶起姿势紊乱等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图4是收割前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收割前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收割前处理装置的动力传递系统的轮廓图;-->图7是表示中央禾秆扶起箱的内部的示意主视图;图8是从左后侧看到的中央禾秆扶起箱与左侧禾秆扶起箱的示意立体图;图9是从长度方向上方看到的中央禾秆扶起箱与左侧禾秆扶起箱的示意俯视图;标记说明:1   行走机体2   行走履带3   收割前处理装置12  割刀装置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设于行走机体的前部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上具有禾秆扶起装置,该禾秆扶起装置具有横向回转型禾秆扶起箱,该禾秆扶起箱沿着与上述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以适当间隔配置有3个以上的奇数个,在上述各禾秆扶起箱上具有在从其作用侧的下部到横向一侧上部的外周侧部上以向外的突出姿势回转的扶起尖齿,在上述禾秆扶起箱组中,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与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非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对置的单独禾秆扶起箱以下述程度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靠近:其扶起尖齿在主视图中不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接触,并且以下述程度比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向后方错开地配置:上述单独禾秆扶起箱的扶起尖齿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靠下部的突出初期的扶起尖齿不互相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9-13 265251/20051.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设于行走机体的前部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上具有禾秆扶起装置,该禾秆扶起装置具有横向回转型禾秆扶起箱,该禾秆扶起箱沿着与上述行走机体的行进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以适当间隔配置有3个以上的奇数个,在上述各禾秆扶起箱上具有在从其作用侧的下部到横向一侧上部的外周侧部上以向外的突出姿势回转的扶起尖齿,在上述禾秆扶起箱组中,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与相邻的禾秆扶起箱中的非作用侧的横向一个侧部对置的单独禾秆扶起箱以下述程度与上述相邻的禾秆扶起箱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津岛茂岛田耕治郎林顺二中原刚新福勇一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