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041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3:31
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包括底座,底座、后梁、顶梁、中间梁、后前梁和前梁连接成一个框架,镦粗油缸把接在后梁上,在后梁和中间梁之间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装有镦粗活动梁,镦粗活动梁一侧与镦粗油缸活塞杆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冲头移动装置,冲头移动装置上安装有冲头,在中间梁和后前梁之间设置有加厚装置,夹紧装置通过连杆把接在后前梁和前梁上,夹紧座安装在后前梁和前梁上,加厚时,钢管送入加厚装置,夹紧装置将钢管夹紧在夹紧座上,镦粗油缸驱动镦粗活动梁运动带动冲头对钢管端部进行加厚,完成后返回,加厚装置松开加厚模,钢管退出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整体钻杆金属流线好、质量稳定、加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重钻杆
,具体涉及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
技术介绍
在钻井作业中,不论是转盘钻还是井下动力钻具钻进,钻柱的疲劳破坏往往发生在钻杆和钻铤间的过渡段,过渡段内,钻铤和钻杆之间截面剧烈变化,造成弯曲应力集中,又由于钻柱经常处于拉压交变应力状态,过渡段更易导致事故的出现。加重钻杆是用于钻杆和钻铤之间的过渡钻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改善钻杆和钻铤之间的受力环境,也起着为钻头加压的作用。加重钻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钻井部件。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国外就在钻具组合中开始使用了加重钻杆,我国的钻杆生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加重钻杆的使用刚开始起步,钻具组合中的加重钻杆主要是焊接式和棒材加工式。焊接式和棒材加工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焊接式加重钻杆采取摩擦焊接的方法将管体与加重接头焊接在一起,其缺点是钻杆管体与接头焊接处有应力集中,强度较低,工序繁多,设备投资额大;棒材加工式加重钻杆是实心棒材采用钻孔、车削的方法加工而成,其缺点是切削量大,金属纤维往往被切断,加工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生产的加重钻杆金属流线好、质量稳定、加工成本低,完全能够替代焊接式和棒材加工式加重钻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包括底座2,底座2、后梁3、顶梁4、中间梁9、后前梁11和前梁13连接成一个框架,镦粗油缸1把接在后梁3上,在后梁3和中间梁9之间安装有导向杆8,在导向杆8上套装有镦粗活动梁5,镦粗活动梁5一侧与镦粗油缸1活塞杆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冲头移动装置6,冲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冲头7,在中间梁9和后前梁11之间设置有加厚装置10,加厚装置10通过加厚装置移动座17连接在底座2上,加厚装置移动座17和移动油缸18连接,在移动油缸18驱动下调整加厚模的位置,保证冲头移动装置6上冲头7的位置与加厚模腔相对应,和加厚装置10配合的夹紧装置12通过连杆把接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夹紧装置12底部连接的夹紧座15安装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在夹紧座15内部安装有定向轮组16。所述的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设计有两个工作位置,加厚工作位置处于镦粗油缸1的中心线。所述的加厚装置10设计有两个模孔,在一组模具加厚的时候,另一组模具进行冷却。所述的冲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两件冲头7,管端加厚时与加厚装置10配套使用。所述的导向杆8设计有四根,作为镦粗活动梁5的导向。所述的定向轮组16由油缸驱动,进料时升起对钢管14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工作时下降以便钢管14通过夹紧座15夹紧。所述的冲头移动装置6下部两侧安装有支撑轮,保证镦粗油缸1伸出时的刚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金属流线好、质量稳定、加工成本低。2.跟焊接式工艺对比,取消了焊接工艺,设备投资额大幅降低。3.跟棒材加工式对比,节省了材料,增加了成材率。4.钢管夹紧和加厚模夹紧分开设计,可自由调整夹紧压力。5.双工位模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而且可对模具进行充分的冷却,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右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包括底座2,底座2、后梁3、顶梁4、中间梁9、后前梁11和前梁13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框架,镦粗油缸1把接在后梁3上,在后梁3和中间梁9之间安装有导向杆8,在导向杆8上套装有镦粗活动梁5,镦粗活动梁5一侧与镦粗油缸1活塞杆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冲头移动装置6,冲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冲头7,在中间梁9和后前梁11之间设置有加厚装置10,加厚装置10通过加厚装置移动座17连接在底座2上,加厚装置移动座17和移动油缸18连接,在移动油缸18驱动下调整加厚模的位置,保证冲头移动装置6上冲头7的位置与加厚模腔相对应,和加厚装置10配合的夹紧装置12通过连杆把接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夹紧装置12底部连接的夹紧座15安装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在夹紧座15内部安装有定向轮组16。所述的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设计有两个工作位置,加厚工作位置处于镦粗油缸1的中心线,机架受力均匀、强度高。所述的加厚装置10设计有两个模孔,在一组模具加厚的时候,另一组模具进行冷却,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冲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两件冲头7,管端加厚时与加厚装置10配套使用。所述的导向杆8设计有四根,作为镦粗活动梁5的导向。所述的定向轮组16由油缸驱动,进料时升起对钢管14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工作时下降以便钢管14通过夹紧座15夹紧。所述的冲头移动装置6下部两侧安装有支撑轮,保证镦粗油缸1伸出时的刚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进行整体加厚时,管端加热的钢管14送入加厚装置10,夹紧装置12工作将钢管14夹紧在夹紧座15上,镦粗油缸1驱动镦粗活动梁5运动带动冲头7对钢管14端部进行加厚,运行一定的行程或镦粗油缸1大腔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完成管端加厚,镦粗油缸1驱动镦粗活动梁5运动带动冲头7返回,加厚装置10工作松开加厚模,夹紧装置12中的油缸运动松开钢管14,定向轮组16升起将加厚的钢管14脱出加厚模,管端加厚的钢管14退出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完成加厚工序。加厚装置10在移动油缸18的驱动下将另一个加厚模腔移动到设备中心线,同时,冲头7在冲头移动装置6的驱动下将另一件冲头7移动到设备中心线,冲头和加厚模准备进行下一根钢管的管端加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2)、后梁(3)、顶梁(4)、中间梁(9)、后前梁(11)和前梁(13)连接成一个框架,镦粗油缸(1)把接在后梁(3)上,在后梁(3)和中间梁(9)之间安装有导向杆(8),在导向杆(8)上套装有镦粗活动梁(5),镦粗活动梁(5)一侧与镦粗油缸(1)活塞杆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冲头移动装置(6),冲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冲头(7),在中间梁(9)和后前梁(11)之间设置有加厚装置(10),加厚装置(10)通过加厚装置移动座(17)连接在底座(2)上,加厚装置移动座(17)和移动油缸(18)连接,在移动油缸(18)驱动下调整加厚模的位置,保证冲头移动装置(6)上冲头(7)的位置与加厚模腔相对应,和加厚装置(10)配合的夹紧装置(12)通过连杆把接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夹紧装置(12)底部连接的夹紧座(15)安装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在夹紧座(15)内部安装有定向轮组(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重钻杆管端整体加厚设备,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2)、后梁(3)、顶梁(4)、中间梁(9)、后前梁(11)和前梁(13)连接成一个框架,镦粗油缸(1)把接在后梁(3)上,在后梁(3)和中间梁(9)之间安装有导向杆(8),在导向杆(8)上套装有镦粗活动梁(5),镦粗活动梁(5)一侧与镦粗油缸(1)活塞杆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冲头移动装置(6),冲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冲头(7),在中间梁(9)和后前梁(11)之间设置有加厚装置(10),加厚装置(10)通过加厚装置移动座(17)连接在底座(2)上,加厚装置移动座(17)和移动油缸(18)连接,在移动油缸(18)驱动下调整加厚模的位置,保证冲头移动装置(6)上冲头(7)的位置与加厚模腔相对应,和加厚装置(10)配合的夹紧装置(12)通过连杆把接在后前梁(11)和前梁(13)上,夹紧装置(12)底部连接的夹紧座(15)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学斌徐能惠任明杰邵国栋张江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