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在所述钻杆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所述螺旋叶片上等距设置有钻杆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采用它对土壤进行粉碎,由于受到切土段、主切土端面、主切土刃角度的设置的不同,不但能够降低切土时受到的阻力,而且粉碎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提高了耐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耕粉垄机,特别是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耕种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为了实现机械化,深耕深松机一般以拖拉机为平台,采用犁、打、耙等老传统进行深耕深松,不但工序复杂,而且效率极其低下,并且,对土地的要求较高,必须在耕地湿润松软时才能工作,耕作时间短,耕作深度浅,不利于农业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大面积需要深耕深松的土地,利用一般的深耕深松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为此,出现了现在的自动化的深耕深松机。在CN101971723B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旋磨式深耕粉垄多功能机械”的专利技术专利,它是以拖拉机为依托,在拖拉机后架上安装液压机构和联动旋磨钻头装置或耕作部件,旋磨钻头装置安装有一个或多个钻头轴、钻头轴上配置螺旋页、螺旋页上配置角齿,联动旋磨钻头装置设有防止秸杆缠绕的装置,液压机构驱动旋磨钻头上下运动,变速箱通过连杆和齿轮带动旋磨钻头,该机械实施钻头入土后垂直对土壤切割旋磨粉碎并使土壤自动悬浮成垄,粉垄的碎土剖面分布呈“T”型,地面实土以下呈“U”型槽,使土壤耕作全层呈疏松状体,且起到了客土改土作用,增加了活土层,提高了土壤的保土保肥能力和通透性,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对水肥的利用,病害和杂草相对减少,使作物容易获得高产稳产。在CN2549700Y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新型旋耕犁”的技术专利,它主要由犁身组成,特点是在犁身上设有纵向的主动轴,在主动轴的下部安装有钻铣头,主动轴通过变速装置与外部动力相连。使用时钻铣头在动力的带的下高速旋转,可有效钻入地下,同时在拖拉机的带的下前行,完成耕作。具有耗费动力小、效率高、使用方便的效果。耕作后的土地深度均匀平整、松土细、无伤沟,同时混在土地中的砖块及其他硬物杂质、白色垃圾等被带到地表面,得于消除。上述的机械和旋耕犁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该机械和旋耕犁通过螺旋页钻杆和钻铣头在进行悬浮成垄时,由于螺旋页钻杆和钻铣头上的螺旋页为普通钢板制造,且形成一体式独立片状,通过螺旋页的外刃粉碎土壤,很容易导致螺旋页受到磨损,使得外刃钝化,不但加大了粉碎阻力,降低了对土壤的粉碎效率和粉碎质量,而且,缩短了螺旋页的使用寿命,一旦磨损严重,就必须更换螺旋页,而由于螺旋页是焊接在钻杆上,更换非常麻烦,浪费了时间,增加了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耐磨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在所述钻杆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所述螺旋叶片上等距设置有钻杆刀片。为了便于安装或拆卸,所述钻杆刀片的一端通过螺丝与螺旋叶片的下端面连接。为了使得切土段切土省力,所述钻杆刀片为L型,其一段为安装段,另一段为切土段,所述切土段与所述钻杆本体的夹角a为10°?75°。为了使得钻杆刀片更加尖锐,在所述切土段的外端端部设置有带切土刃的主切土端面以及副切土端面,所述主切土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b为10°?45°。为了防止切土段的外端面切土,所述主切土端面与螺旋叶片外圆切线的夹角c为O。?45。。为了提高钻杆刀片强度,所述切土刃包括主切土刃和副切土刃,所述主切土刃与水平面的夹角d为0°?45°。为了方便钻杆刀片入土,所述副切土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e为10°?45°。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在主切土端面上设置有耐磨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采用它对土壤进行粉碎,由于受到切土段、主切土端面、主切土刃角度的设置的不同,不但能够降低切土时受到的阻力,而且粉碎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提高了耐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钻杆刀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侧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I,在所述钻杆本体I的中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2,在所述螺旋叶片2上等距设置有钻杆刀片3。在本技术中,通过钻杆刀片3对土壤进行粉碎,使螺旋叶片2无法直接接触土壤对土壤进行粉碎,防止了其磨损,延长了螺旋叶片2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安装钻杆刀片3,同时也便于多磨损的钻杆刀片3进行拆卸,更换新的钻杆刀片3,所述钻杆刀片3的一端通过螺丝4与螺旋叶片2的下端面连接。进一步描述,所述钻杆刀片3为L型,其一段为安装段,另一段为切土段,所述切土段与所述钻杆本体I的夹角a为10°?75。。钻杆刀片3—边旋转一边往前移动,为了使得切土段切土省力,所以具有10°?75°的夹角,这样能够减少阻力。如图4所不,为了使得钻杆刀片3更加尖锐,在对土壤粉碎时,粉碎效率和粉碎质量得到提高,在所述切土段的外端端部设置有带切土刃的主切土端面5以及副切土端面6,所述主切土端面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b为10°?45°。如图3、6所示,为了防止切土段的外端面切土,增加其阻力,所述主切土端面5与螺旋叶片2外圆切线的夹角c为0°?45°。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钻杆刀片强度,所述切土刃包括主切土刃7和副切土刃8,所述主切土刃7与水平面的夹角d为0°?45°,该角度的设置能够使得钻杆刀片3的耐用度可增加20%以上。为了方便切土,减少阻力,特别是在钻杆刀片3入土的时候,所述副切土端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e为10°?45°。为了进一步增加耐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在主切土端面5上设置有耐磨层,该耐磨层可以采用喷涂或电镀的形式完成。【主权项】1.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I),在所述钻杆本体(I)的中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2),其特征是:在所述螺旋叶片(2)上等距设置有钻杆刀片(3);其中,所述钻杆刀片(3)的一端通过螺丝(4)与螺旋叶片(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钻杆刀片(3)为L型,其一段为安装段,另一段为切土段,所述切土段与所述钻杆本体(I)的夹角a为10°?7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其特征是:在所述切土段的外端端部设置有带切土刃的主切土端面(5)以及副切土端面¢),所述主切土端面(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b为10°?4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其特征是:所述主切土端面(5)与螺旋叶片⑵外圆切线的夹角c为0°?4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其特征是:所述切土刃包括主切土刃(7)和副切土刃(8),所述主切土刃(7)与水平面的夹角d为0°?4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其特征是:所述副切土端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e为10°?4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其特征是:在主切土端面(5)上设置有耐磨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在所述钻杆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所述螺旋叶片上等距设置有钻杆刀片。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耕粉垄机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1),在所述钻杆本体(1)的中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2),其特征是:在所述螺旋叶片(2)上等距设置有钻杆刀片(3);其中,所述钻杆刀片(3)的一端通过螺丝(4)与螺旋叶片(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钻杆刀片(3)为L型,其一段为安装段,另一段为切土段,所述切土段与所述钻杆本体(1)的夹角a为10°~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阳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