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35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运送台车,其可沿行走轨道移动,其包括:    台车主体,其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     驱动轮,其以在所述行走轨道的顶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    辅助轮,其以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底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辅助轮具有靠压装置,其以可改变辅助轮的轴线和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支承,并且向与所述行走轨道的底面紧密贴合的方向靠压;    所述辅助轮的轴线设置于连接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与台车主体的重心的直线的行走方向的后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把被运送物运送到建筑物内的各处的系统等中按照可沿行走轨道横行和升降的方式行走的被传送物的运送台车。
技术介绍
近年,在大规模的医疗设施中,用于高效地进行各种资料、试样等的运送的自动运送系统得到广泛普及。通常,该自动运送系统在多个诊疗室,处置室等的各房间的天花板内侧空间铺设传送轨,将运送台车从该传送轨送到设置于各房间内的站中。另外,在所述传送轨上行走的多部运送台车各自的移动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移动到通过控制装置指定的房间内的站中。在所述传送系统中,不仅必须沿水平方向使运送台车移动,而且还必须使其沿上下方向移动,故必须要求具备使运送台车在系统中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具有沿上下方向移动这样的运送台车的升降装置的自动传送系统,有图3~图5所示的类型。在图3中,标号50表示铺设于天花板内空间100中的传送轨,标号110表示设置于进出具有车轮71的运送台车70的各房间内的站,在站11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部111,其用于从运送台车70装卸被传送物。传送轨50由铺设于天花板内空间100中的主轨51和位于站110的上方设置于主轨51的中间部的主移动轨52构成,运送台车70在传送轨50上行走。在站110上,设置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采用螺栓61、皮带、链条等。在这里,对采用螺栓61的情况进行描述。螺栓61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沿垂直方向设置,由驱动装置62驱动旋转。如图4所示,主移动轨52由主移动轨主体53和设置于主移动轨主体53侧面的主移动体54构成,在主移动体54上,设置有阴螺纹部件55。该内螺纹部件55与螺栓61螺合,在螺栓61旋转时,主移动轨52上下运动。在该方案中,随着螺栓61的旋转,主移动轨52朝向下方移动时,如图5所示,主移动轨52上的运送台车70到达设置于站110上的开口部111。如图4所示,在主移动体54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承部件57,在该支承部件57上设置有副移动轨58。副移动轨58由副移动轨主体59与副移动体60构成,在副移动体60上形成有直径大于螺栓61外径的通孔,螺栓61按照相对地穿过该通孔的方式定位。于是,副移动轨58可自由地上下移动,通常,处于放置于支承部件57上的状态。在该方案中,运送台车70的向下的移动如下述进行。如图3所示,在主轨51上行走的运送台车70位于主移动轨52上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运送台车70停止。然后,驱动装置62起动,使螺栓61旋转,由此,具有阴螺纹部件55的主移动轨52向下方移动。另外,在运送台车70位于设置在站110上的开口部111时,螺栓61的旋转停止。此时,由于在主移动轨52的下降过程中,副移动轨58放置于支承部件57上,故如图5所示的那样,当副移动轨主体59到达主轨51时,形成于副移动轨主体59的两端部的凸部49与主轨51扣合,副移动轨主体59与主轨51连接。在该状态,被传送物可在开口部11处装卸,并且另一运送台车70可在传送轨50上通行。下面对运送台车70的向上移动进行描述。在于开口部111处,被传送物的装卸结束后,与向下移动时相同,主移动轨52向上方移动。接着,当设置于主移动体54的顶面上的支承体57的顶面到达构成副移动轨58的副移动体60的底面时,副移动轨58搁置于支承体57上,在该状态,主移动体52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然后,主移动轨52延伸到主轨51,运送台车70可在传送轨50上行走。但是,在所述传送系统,为了使运送台车沿上下运动,作为升降装置,必须要求螺栓和驱动装置,由此,具有所述系统整体的组成庞大,系统整体的价格较高的问题。另外,作为未采用图3~图5的传送系统使运送台车升降的系统,在现有技术具有将线性电动机作为驱动装置的类型,但是在此时,由于必须要求沿传送轨设置磁铁,故还具有系统整体的价格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了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传送被传送物的传送系统中的运送台车,其可使该传送系统的组成简单,价格较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实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运送台车,其可沿行走轨道移动,该运送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其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驱动轮,其以按照在所述行走轨道的顶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轮,其以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底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所述辅助轮具有靠压装置,其以可改变辅助轮的轴线和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支承,并且向与所述行走轨道的底面紧密贴合的方向靠压,所述辅助轮的轴线设置于连接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与台车主体的重心的直线的行走方向的后方。按照该运送台车,由于通过靠压装置使与行走轨道的底面侧接触而行走的辅助轮靠压到行走轨道底面,并且使该辅助轮设置于连接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与台车主体的重心的直线的行走方向的后方,故可将对所述辅助轮的,以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所述驱动轮所产生的力矩有效地作用于所述行走轨道。由此,可确实使所述辅助轮和驱动轮与所述行走轨道紧密贴合,即使在使所述行走轨道在上下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仍抑制所述台车在行走轨道上的滑动,可有效地使其行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运送台车,其可沿行走轨道移动,该运送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其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驱动轮,其以在所述行走轨道的顶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轮,其以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底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所述辅助轮具有靠压装置,其以可改变辅助轮的轴线和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支承,并且向与所述行走轨道的底面紧密贴合的方向靠压,所述辅助轮的轴线设置于连接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与台车主体的重心的直线的行走方向的前方和后方。按照该运送台车,由于所述辅助轮的轴线设置于连接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与台车主体的重心的直线的行走方向的前方和后方,故在沿所述行走轨道上升时和下降的这两种场合,在所述台车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获得充分的摩擦力,可确实实现行走。在所述运送台车中,也可设置有禁止所述辅助轮的轴线相对所述驱动轮的轴线离开超过规定值的止动件。按照该运送台车,在所述辅助轮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轴线相距规定值以上时,由于通过该止动件限制该分离,因所述台车的荷载作用于所述驱动轮上的力矩有效地作用于该驱动轮和所述辅助轮,由此可确实使所述台车与所述行走轨道紧密贴合。于是,所述台车不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滑动,即使在该行走轨道倾斜的情况下,仍可良好地行走。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在具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运送台车的运送系统中,运送台车到达传送轨的上升部时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运送台车到达传送轨的下降部时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现有的传送系统的正视图;图4为表示现有的传送系统的侧视图;图5为表示在现有的传送系统中,运送台车下降的状态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图2表示具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运送台车的传送系统的主要部分。本实施例比如设置于医疗设施等处。在图1中,标号1表示传送轨(行走轨道),其表示向上倾斜而铺设的部分,标号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运送台车。传送轨1以起伏的方式铺设于图中未示出的顶板内侧空间内。运送台车2包括台车主体3,该台车主体3设置于传送轨1的下方;驱动轮4,该驱动轮4按照在传送轨1的顶面上滚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轮5a,5b,该辅助轮5a,5b按照在传送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崎隆
申请(专利权)人: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