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45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小型化、低成本的液压设备的液压升降机,其特点在于具有;支持升降箱的升降箱支持结构;安装在该升降箱支持结构上,供排的压力流体经流量控制后使升降箱产生升降运动的液压缸;以及通过设置在上述升降箱支持结构上部滑轮,将升降箱与液压缸柱塞连结起来的钢索系统。(*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供排压力流体的液压缸来驱动升降箱的液压升降机设计,特别是涉及适合于小规模住宅等低层建筑物中使用的液压升降机的设计。以往,这种液压升降机的工作是,通过对供给液压缸的压力流体,或被排出的压力流体的控制,直接或间接地使升降箱产生升降运动。也就是说,把升降箱直接地支持在液压缸的柱塞上,或者通过柱塞、滑轮和钢索把升降箱间接地支持着,在压力流体的作用下,靠柱塞的上升动作(柱塞伸长)使升降箱上升,靠柱塞的下降动作(柱塞缩短)使升降箱下降。美国专利US.P 4,534,452号,就是这种液压缸的一例。但如上所述,升降箱是靠液压缸柱塞的上升动作而上升的,为了提高柱塞的屈服强度。就须要加大柱塞直径,因此,压力流体的压力降到较低值(10~30千克/厘米3),同时,流量控制阀和液压泵等液压件也大型化,从而提高了成本。此外,还使能源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小型液压件的低成本的液压升降机设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诸特点,即具有支持升降箱的升降箱支持结构;液压缸,此缸体安装于升降箱支持结构上,通过控制供排压力流体的流量,使升降箱升降;钢索系统,它通过支持结构上部安装的滑轮,将升降箱与液压缸柱塞连接起来。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升降机总体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应用示例中的驱动装置剖面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例中钢索配置状况的草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应用示例的驱动装置剖面图;图6和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应用示例的钢索配置状况的草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升降机另一应用示例的斜视图。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应用例加以说明如下。图1表示,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升降机安装在小规模住宅(如2~3层,图中未示出)等较低建筑物上的情况。图1为升降箱;图2为升降箱支持结构;可使箱体升降自如,这种支持结构2可由钢筋构架构成,被固定在建筑物内形成的升降通道(图中未示出)内。此升降箱支持结构2是一种独立结构,其强度只满足于支持升降箱1的重量即可。但是,该结构的一部分固定在建筑物上,一方面提高其强度,另一方面使其保持与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此外,升降箱支持结构2是在车间内组装的,但在楼层多时,可以分段组装后,运到现场再进行连接。此时借助于连接件2b进行连接。3是使升降箱沿升降箱支持结构2升降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3系由下列几部分构成(一)通过柱塞11的伸缩动作使升降箱1产生升降运动的液压缸10;(二)向此液压缸10供给压力液体的液压泵12;(三)驱动液压泵12的电动机13。8是在升降箱1万一发生异常的升降运动时,具有安全作用的缓冲器;4和6是防止升降箱翻倒的滑轮,滑轮4设在支持结构框架的后部,滑轮6设在框架的前部。7是框架的加强结构,19是使升降箱产生升降运动的钢索,钢索19靠驱动装置3的驱动力产生升降运动,此钢索19的一端通过支持板5固定在升降箱1上,另一端通过滑轮16、17、18固定在升降箱支持结构2上。14、15是连结液压缸10、液压泵12以及油箱的管道。控制升降机所需的电器开关等,事先设置在升降箱支持结构上。图2是上述驱动装置3的构造剖面图。液压缸10固定在一个从支持结构2的一部分向外延伸的支持板2a上,由内缸筒10a和外缸筒10b构成。柱塞11的活塞11a插入内缸筒10a,可以沿伸长方向或缩短方向任意滑动,而升降箱1在柱塞11朝缩短方向移动时则上升,柱塞11朝伸长方向移动时则下降。由连通孔10f将内筒10a的活塞11a下部流体室10d,与外筒10b的流体室10e相连通,具有贮油箱的功能。由电动机13驱动的液压泵12,从外筒10b的流体室10e吸入流体,向内筒10a的流体室10c供给高压的压力液体。20是设置在排出侧管道15中间的控制阀,此控制阀20依控制方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结构的阀门。即用电动机来控制升降速度时,使用先导操纵式单向阀;用定排量液压泵进行控制时,使用流量控制阀。21是设置在吸入侧管道14中间的油滤。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应用示例的钢索系统草图。在图3中,通过支持板19a把上述钢索19的一端固定在支持结构2上,通过支持板5将钢索19的另一端19b固定在升降箱1上。钢索19通过滑轮16、17、18与升降箱1相连结。上述滑轮16设置在液压缸10的柱塞11的顶端,滑轮17、18设置在支持结构2上。如上所述,把钢索19配置在滑轮16、17、18上,从而使柱塞11的移动量放大2倍传递到升降箱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应用示例表明,可把液压泵12和电动机13直接安装到液压缸10上。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升机的工作原理。首先说明升降箱1上升时的情况。根据指令由电动机13驱动液压泵12,从液压泵12流出的压力流体,在流量控制阀20的控制下,通过管道15,供给内筒10a的流体室10c。因此,柱塞11在内筒10a内沿缩短的方向(图中箭头所指)边加速边移动。此柱塞11的移动,通过钢索19、滑轮16、17、18传递到升降箱1上,升降箱1便在支持结构2的导引下产生上升加速运动。一旦接近于停止目标位置时,使向流体室10c供给的流量减少,以便使升降箱1减速和停止。此时,液压泵12把具有贮油箱功能的流体室10d和10e的流体吸入,经加压成高压流体后,供给流体室10c。因此,流体液面上升,上升的量值与柱塞11使液压缸10中缩小的体积相等。所需流体可由外缸筒10b的流体室10e得到充分地保证。其次说明升降箱1下降时的情况。沿与上述上升时相反的方向驱动电动机13和液压泵12后,从流体室10c通过控制阀20吸入流体,向流体室10d供给(用电动机和泵来进行速度控制时),或通过控制阀20来控制从流体室10c流入10e的流量(用流量控制阀20进行速度控制时),从而使柱塞11缓慢地向伸长方向(图中与箭头相反的方向)移动。柱塞11的这个运动,通过钢索19、滑轮16、17、18传递到升降箱1上。升降箱靠其自重沿着支持结构2下降。当升降箱1接近于停止目标位置时,使从液压缸10的流体室10c流入10e的流体的流量减少,从而使升降箱1减速并停止运动。如果设计成上述结构,那么,作用于液压缸10上的力是,升降箱1由其自重而产生的负荷沿着使柱塞11伸长方向的力,即柱塞11经常只是受着拉伸方向的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柱塞11与以往的受力形式不同,它不承受缩短柱塞方向的力,即压缩应力,故在柱塞11上不会产生屈服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柱塞直径可以缩小,液压缸可以小型化,从而可以采用高压的压力流体,并可使油箱、油泵的控制阀等液压件实现大幅度的小型化。此外,由于液压件的小型化和轻型化,而导致升降箱支承结构的轻型化和降低成本。由于采用高压液体,而使液压件内的压力损失也相对地减小,从而可以实现节能。此外,因机构设备的小型化,而在安装与组装时可以实现省力化,结果,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成本。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应用示例,与图2中所用符号相同者,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应用示例中,把液压泵12插入液压缸10内,将液压泵12的外围,当作油滤21来使用。如果按此方案进行设计,可使液压驱动装置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和降低成本。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应用示例,其特点是,把电动机和液压泵、控制阀等液压件设置在另外一处,而只将液压缸安装在升降箱支持结构2上。如按上述方案布置,就不须要在升降箱运动通道内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升降机,特点在于具有:支持升降箱的升降箱支持结构;安装于上述支持结构上,供排的压力流体的流量经控制后,使上述升降箱产生升降运动的液压缸;通过上述支持结构上部设置的滑轮,将上述升降箱与上述液压缸柱塞连接起来的钢索。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10-22 249661/861.一种液压升降机,特点在于具有支持升降箱的升降箱支持结构;安装于上述支持结构上,供排的压力流体的流量经控制后,使上述升降箱产生升降运动的液压缸;通过上述支持结构上部设置的滑轮,将上述升降箱与上述液压缸柱塞连接起来的钢索。2.权利要求第1项提出的液压升降机,特点还在于,装有下列各种设备在上述液压缸上装有向上述液压缸供给压力流体的液压泵泵;驱动上述液压泵用的电动机;控制压力流体流量的控制阀。3.权利要求第1项中提出的液压升降机,特点还在于,上述升降箱支持结构采用钢筋构架式结构。4.一种液压升降机的特点还在于液压缸吸入、排出的流体经流量控制后使升降箱产生升降运动的液压升降机中,装有支持上述升降箱的升降箱支持结构,以及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一朗奈良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