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91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装置,在机械室内设置有升降电梯厢的驱动装置及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在机械室的地板面上设置有凹部,在凹部内收纳有控制装置。在凹部中设置有开闭凹部的盖子。盖子在关闭凹部的状态下构成与地板面连续的平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机械室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的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图9为表示传统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一例的平面图,图10为图9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中,在升降电梯厢(未图示)的升降路1的上部配置有机械室2。机械室2具有地板面3、侧壁4和天花板5。在侧壁4上设置有出入口4a。在地板面3上设置有升降电梯厢的驱动装置(卷扬机)6及控制驱动装置6的控制装置(控制盘)7。驱动装置6配置成周围确保有维修保养作业空间。又,控制装置7具有前门7a,打开前门7a可实施维修保养作业。在上述这种传统的电梯装置中,除了驱动装置6和控制装置7的设置空间之外,还需要在机械室2内确保驱动装置6和控制装置7的维修保养作业空间以及维修保养作业时作业者的移动空间,故机械室2的地板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机械室内的省空间化的电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包括具有地板面的机械室;设置于机械室内、升降电梯厢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机械室内、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在机械室的地板面上设置有凹部,在凹部内收纳有控制装置。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2为图1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4为图3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6为图5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8为图7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9为表示传统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一例的平面图。图10为图9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2为图1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中,在升降电梯厢(未图示)的升降路11的上部配置有机械室12。机械室12具有地板面13、侧壁14和天花板15。在侧壁14上设置有出入口14a。在地板面13上设置有升降电梯厢的驱动装置(卷扬机)6。在地板面13上设置有凹部16。凹部16具有底面16a以及与底面16a对置的开口部16b。在凹部16中设置开闭开口部16a的平板状的盖子17。图1表示关闭盖子17的状态,图2表示打开盖子17的状态。又,在关闭凹部16的状态下,盖子17构成与地板面13连续的平面。并且,作业者可以登上盖子17上,盖子17上成为对驱动装置6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的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在凹部16内收纳有控制驱动装置6及其它机器的控制装置(控制盘)18。控制装置18在被放入凹部16内的状态下,只要打开盖子17,就可在维修保养的方向上将其收纳在凹部16内。即,控制装置18在底面16a上放置成将其前面朝向上方。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控制装置18的设置空间兼用于对驱动装置6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的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故可实现机械室12的省空间化。又,在对控制装置18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只要打开盖子17,即可容易地实施。并且,由于设置有开闭凹部16的开口部16b的盖子17,因此,可在不变更控制装置18本身强度的情况下,可作为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的地板的一部分,可确保充分的强度,并可保护控制装置18。实施例1是使用1个盖子来开闭开口部16b的,但也可使用多个盖子局部性地进行开闭。在此场合,可减轻各盖子的重量,便于进行开闭。又,在实施例1中,盖子17是通过转动来进行开闭的,但也可采用通过与地板面13平行滑动来进行开闭的盖子以及可完全从地板面13取下的盖子。并且,盖子上也可设置开闭时作业者可抓住的把手。把手也可以在开闭时与盖子临时性连接。在此场合,除了开闭时之外,可将盖子的表面保持成平面,不让把手成为移动和作业的障碍。又,在实施例1中,盖子17是用手动式进行开闭的,但也可采用由电机等的驱动来进行开闭的盖子。又,也可在盖子上设置透明的窗、或者用透明的材料来构成整个盖子,这样,即使将盖子关闭,也能用目视对控制装置18进行检查。并且,既可以在盖子上设置通气孔,也可以在通气孔上设置风扇。又,实施例1是将控制装置18放置在底面16a上,但当控制装置的重量轻时,也可将控制装置搭载在盖子的里面。实施例2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4为图3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又,图3和图4表示盖子的开状态,图中,在凹部16内,收纳有控制驱动装置6及其它机器的控制装置(控制盘)19。控制装置19具有放置在底面16a上的控制装置本体19a、以及搭载在盖子17里面的分割部19b。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控制装置19的设置空间兼用于对驱动装置6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的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故可实现机械室12的省空间化。又,由于将分割部19b搭载在盖子17的里面,因此,可扩大打开盖子17时露出的控制装置19的面积。即,可维修保养的控制装置的配置面积比盖子17上未搭载有分割部19b的场合要大一倍左右。这样,可提高对控制装置19的维修保养作业的作业性。实施例3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6为图5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中,在凹部16内收纳有控制驱动装置6及其它机器的控制装置(控制盘)20。控制装置20被分割成第1、第2分割单元21、22。各分割单元21、22各自独立并可从凹部16中取出。又,各分割单元21、22的重量可由作业者进行搬运。又,第1、第2分割单元21、22分别具有框体21a、22a。框体21a、22a具有构成与地板面13连续的平面的框体上面21b、22b。作业者可登上框体上面21b、22b,框体上面21b、22b成为对驱动装置6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的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并且,在框体上面21b、22b设置有把手21c、22c。把手21c、22c被设置成不从框体上面21b、22b凸出的形状。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控制装置20的设置空间兼用于对驱动装置6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的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故可实现机械室12的省空间化。又,由于控制装置20的一部分即框体上面21b、22b成为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的地板的一部分,因此,凹部16可一直保持开放状态,使结构简单化,同时方便于对控制装置20的维修保养作业。并且,控制装置20被分割成第1、第2分割单元21、22,由于各分割单元21、22各自独立并可从凹部16中取出,因此可容易地实施控制装置20的部分交换。实施例3是将控制装置20分割成2个分割单元21、22,但也可分割成3个以上的分割单元。又,也可将分割单元制成相互不同的尺寸、形状。并且,在实施例3中,将2个分割单元21、22收纳在同一个凹部16内,但也可在地板面上设置多个凹部,分别将分割单元收纳。实施例4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电梯装置的机械室内部的平面图,图8为图7的机械室的剖面图。图中,在凹部16内,收纳有控制驱动装置6及其它机器的控制装置(控制盘)23。控制装置23具有框体22a。框体23a具有构成与地板面13连续的平面的框体上面23b。作业者可登上框体上面23b,框体上面23b成为对驱动装置6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的移动空间或作业空间。在凹部16上方的天花板15上固定着勾子24。在勾子24上通过钢丝绳等的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包括:具有地板面的机械室;设置于机械室内、升降电梯厢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机械室内、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室的所述地板面上设置有凹部,在所述凹部内收纳有所述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宫浩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