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磷酸二氢铵和硅烷偶联剂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30050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磷酸二氢铵和硅烷偶联剂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领域。所述的方法是指在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和水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中添加磷酸二氢铵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磷酸酯淀粉质量是浆纱用粘合剂配方总质量的3-5%,丙烯酸酯质量是浆纱用粘合剂配方总质量的3-5%,磷酸二氢铵质量是浆纱用粘合剂配方总质量的0.1-1%,硅烷偶联剂质量是浆纱用粘合剂配方总质量的0.1-2%。在磷酸酯淀粉和固体丙烯酸酯的混合浆纱用粘合剂中加入磷酸二氢铵和硅烷偶联剂,可以明显改善混合浆纱用粘合剂的渗透性以及纱线表面浆纱用粘合剂的包覆性,从而增强浆膜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利用憐酸二氨锭和硅烷偶联剂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属 于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织造时,经纱由经轴到织口过程中在综框的作用会产生4000次左右的往复运动。 在此过程中,作为保护经纱性能的粘合剂所发挥的作用是增加强力,减少毛羽等。纺织加工 行业常用的=大粘合剂的种类是:淀粉类,丙締酸类和聚乙締醇类。粘合剂的性能对浸社粘 合剂后经纱的性能起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护经纱,对经纱进行浸社粘合剂,粘合剂对经 纱的保护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粘合剂浸透进入纱线内部,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形成浸 透层,提高经纱的断裂强力和伸长率;二是粘合剂在纱线表面进行包覆,包覆毛羽,形成被 覆层,提高经纱的耐磨性。如中国公开出版物《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开日期2009年 8月,文章名称为憐酸醋淀粉/聚丙締酸醋共混膜的织态结构与性能,该文献介绍了通过对 憐酸醋淀粉辅W聚丙締酸醋浆料,W提高浆膜的柔初性,其不足之处是仅对憐酸醋淀粉辅 W丙聚締酸醋来改善浆膜的柔初性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织造时对经纱表面浆膜柔初性的 要求,如中国公开出版物《棉纺织技术》,公开日期2010年11月,文章名称为马来酸酢醋化 丙締酸醋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该文献介绍了一种利用马来酸酢醋化丙締酸醋接枝淀粉W 改善浆膜柔初性的方法,其不足之处是此淀粉接枝工艺流程长,耗时较多,能耗高,如中国 专利公开号CN102329437A,公开日2012年Ol月25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可降解淀粉 复合浆料,该申请案公开了采用植物淀粉、乙酷化二淀粉憐酸醋、聚丙締酸、淀粉和PVA复 配的一种浆料,其不足之处是虽然使得浆膜的初性增加,但是PVA退浆后不能快速降解,污 染环境。如中国公开出版物《棉纺织技术》,公开日期2012年7月,文章名称为水性聚氨醋对 淀粉浆料的改性作用,该文献说明了在淀粉浆料中加入水性聚氨醋组分,可使粘着力提高, 并改善浆膜的力学性能,其不足之处为加水性聚氨醋对浆膜性能的改善仍不能很好的满足 经纱上浆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憐酸二氨锭和硅烷偶联剂 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利用憐酸二氨锭和硅烷偶联剂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包括由憐酸醋淀 粉、丙締酸醋和水组份组成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W及经接通电源揽拌并加热,加热溫度范 围是95-100°C,加热的时间是1小时,其中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揽拌,揽拌的时间为20 分钟;第二步是保溫,保溫的时间为40分钟。揽拌速度范围是200-400转/分钟制成的浆 纱用粘合剂,所述的方法是指在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和水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中添加憐 酸二氨锭和硅烷偶联剂,其中,憐酸醋淀粉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 偶联剂和水总质量的3-5%,丙締酸醋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偶联 剂和水总质量的3-5%,憐酸二氨锭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偶联剂 和水总质量的0. 1-1%,硅烷偶联剂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偶联剂 和水总质量的0. 1-2〇/〇。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是丫-琉丙基S乙氧基硅烷。 阳〇化]由于采用了W上技术方案,在浆纱用粘合剂中加入的丫-琉丙基=乙氧基硅烷水 解后形成活性很高的一0H,同时一甜则也可与一OH形成氨键连接。因此,丫-琉丙基S乙 氧基硅烷可有助于增强纱线上纤维与浆纱用粘合剂的连接。在浆料中加入的憐酸二氨锭 水解时,HzPOr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使得溶液呈弱酸性,且NH/水解也呈酸性。在酸 性环境下,淀粉大分子武键活化能降低,电离产生的H+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 得淀粉大分子链容易发生断裂,运样形成的浆纱用粘合剂液的粘度会降低,有利于提高浆 纱用粘合剂液的渗透性,浆纱用粘合剂在纱线上的分布形式分为两种,即被覆与浸透,浸透 率显示出浆纱用粘合剂进入纱线内部的能力,被覆率反映了浆纱用粘合剂对纱线的保护性 能。经本工艺处理后的浆纱用粘合剂能够很好的渗透到纱线中,增加浆纱过程中纱线的浸 透率,从而增加了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提高了纱线的强力和保伸性。同时当浆纱用粘合剂粘 度下降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处理纱线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包裹在纱线的表面,从而提 高纱线的被覆率。而丫 -琉丙基=乙氧基硅烷则有效增加浆纱用粘合剂与纱线中纤维的粘 附力,能更好的保护纱线的表面毛羽。 与传统上浆工艺相比本工艺下的浆纱用粘合剂在提高浸透性的同时增强其所成 浆膜的粘附力。【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憐酸二氨锭和硅烷偶联剂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包括由憐酸醋 淀粉、丙締酸醋和水组份组成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W及经接通电源揽拌并加热,加热溫度 范围是95-100°C,加热的时间是1小时,其中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揽拌,揽拌的时间为 20分钟;第二步是保溫,保溫的时间为40分钟。揽拌速度范围是200-400转/分钟制成的 浆纱用粘合剂,所述的方法是指在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和水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中添加 憐酸二氨锭和硅烷偶联剂,其中,憐酸醋淀粉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娃 烧偶联剂和水总质量的3-5%,丙締酸醋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偶 联剂和水总质量的3-5%,憐酸二氨锭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偶联 剂和水总质量的0. 1-1%,硅烷偶联剂质量是憐酸醋淀粉、丙締酸醋、憐酸二氨锭、硅烷偶联 剂和水总质量的0. 1-2〇/〇。[000引所述的硅烷偶联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磷酸二氢铵和硅烷偶联剂改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的方法,包括由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和水组份组成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以及经接通电源搅拌并加热,加热温度范围是95‑100℃,加热的时间是1小时,其中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搅拌,搅拌的时间为20分钟;第二步是保温,保温的时间为40分钟,搅拌速度是200‑400转/分钟制成的浆纱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指在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和水的浆纱用粘合剂配方中添加磷酸二氢铵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磷酸酯淀粉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磷酸二氢铵、硅烷偶联剂和水总质量的3‑5%,丙烯酸酯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磷酸二氢铵、硅烷偶联剂和水总质量的3‑5%,磷酸二氢铵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磷酸二氢铵、硅烷偶联剂和水总质量的0.1‑1%,硅烷偶联剂质量是磷酸酯淀粉、丙烯酸酯、磷酸二氢铵、硅烷偶联剂和水总质量的0.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根阳鲁雪峰夏治刚徐卫林刘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