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293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相通,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后腔内的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发声器件透气率高、共振频率低及低频性能好,整个发声器件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声器件,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上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人们对多功能性产品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于音乐欣赏方面,带振动的音乐模式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要求,为此发声器件相应的匹配技术也不断发展。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相对设置的前腔和后腔。通常情况下,所述后腔中填充的普通吸音材料使得整个发声器件的透气率低、共振频率高及低频性能差,整个发声器件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发声器件存在的透气率低、共振频率高、低频性能差及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率高、共振频率低、低频性能好且可靠性高的发声器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相通,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后腔内的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在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材料为羊毛及聚丙烯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在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体包括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后腔连通。在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器件的共振频率范围是 700-800Hz。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发声器件的后腔中填充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的吸音材料,使得发声器件的透气率高。二、通过使用包括羊毛及聚丙烯短纤维的吸音材料,使得发声器件的共振频率低且低频性能好。三、通过在发声器件的后腔中填充满吸音材料,吸音材料不会因发声器件的移动而晃动,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与填充普通吸音材料的发声器件的透气率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发声器件1包括具有收容空间(图未示)的壳体11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13,所述发声单体13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111和与所述前腔111相对的后腔113,所述前腔111与外界相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体13为扬声器,其包括在空气中因振动而发声的振膜131,所述发声单体13还包括前声腔(图未示)和后声腔(图未示),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前腔111连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后腔113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腔113填充有吸音材料1131,所述吸音材料1131填充满所述后腔113,所述吸音材料1131也可以部分填充所述后腔113,更优的,所述吸音材料1131填充满所述后腔113,所述后腔113中填充满所述吸音材料1131后,所述吸音材料1131便不会因所述发声器件1的移动而晃动,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的可靠性。所述吸音材料1131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与填充普通吸音材料的发声器件的透气率对比图,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的所述吸音材料1131使得所述发声器件1的透气率明显高于填充普通吸音材料的发声器件的透气率。所述吸音材料1131为羊毛及聚丙烯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羊毛及所述聚丙烯短纤维均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所述发声器件1的共振频率范围是700?800Hz,相较于填充普通吸音材料的发声器件的共振频率,该频率范围降低了 50?100Hz。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发声器件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发声器件1的所述后腔113中填充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的所述吸音材料1131,使得所述发声器件1的透气率高。二、通过使用包括羊毛及聚丙烯短纤维的所述吸音材料1131,使得所述发声器件1的共振频率低且低频性能好。三、通过在所述后腔113中填充满所述吸音材料1131,所述吸音材料1131便不会因所述发声器件1的移动而晃动,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的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后腔内的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为羊毛及聚丙烯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包括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后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的共振频率范围是.700 ?800Hz 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相通,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后腔内的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发声器件透气率高、共振频率低及低频性能好,整个发声器件的可靠性高。【IPC分类】H04R9/06, H04R9/02【公开号】CN205081961【申请号】CN201520569872【专利技术人】张伏虎 【申请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9日【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后腔内的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呈纤维状松散交错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伏虎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