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11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属于脱硫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出口,喷淋部,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的上方;除尘除雾器,其位于所述喷淋部的上方;浆液池,其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下方;所述脱硫吸收塔还包括:除尘除雾段,其设于所述喷淋部和所述除尘除雾器之间,所述除尘除雾段呈圆台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不占脱硫场地,仅在已建脱硫吸收塔喷淋层以上变径改造,即能降低改造成本,又能满足国家环保超低排放标准,且脱硫系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属于脱硫

技术介绍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文,燃煤火电机组要进行环保升级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N0X分别不高于10mg/Nm 3、35mg/Nm3、50mg/Nm3的排放限值。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已建脱硫系统外排S02、烟尘不达标,需要增容改造,但是又没有场地改造,这样只能在原脱硫吸收塔上想办法。常规脱硫吸收塔中,喷淋层以上直径与吸收塔直径上下一致,不能满足超低排放环保要求。原脱硫吸收塔的除尘除雾段变径后满足烟气通过除雾器的流速达到可控范围,就解决了除尘雾器排放< 10mg/Nm3达标,排到大气中就不会有石膏雨及烟尘达标。故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出口,喷淋部,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的上方;除尘除雾器,其位于所述喷淋部的上方;浆液池,其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下方; 所述脱硫吸收塔还包括:除尘除雾段,其设于所述喷淋部和所述除尘除雾器之间,所述除尘除雾段呈圆台状,其中,所述除尘除雾器的直径大于所述喷淋部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除尘除雾段的斜面角度为100°?110°。进一步的,所述除尘除雾段的斜面角度为105°。进一步的,所述喷淋部包括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和第五喷淋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和第五喷淋层上均设有多个喷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入口和所述第一喷淋层或所述第一喷淋层与所述第二喷淋层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进一步的,所述除尘除雾器的叶片间烟气流速为3.2m/s?3.7m/s。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不占脱硫场地,仅在已建脱硫吸收塔喷淋层以上变径改造,即能降低改造成本,又能满足国家环保超低排放标准,且脱硫系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吸收塔,2-吸收塔入口,3-吸收塔出口,4-浆液池,5-除尘除雾器,6_除尘除雾段,7-斜面角度,8-喷淋部,81-第一喷淋层,82-第二喷淋层,83-第三喷淋层,84-第四喷淋层,85-第五喷淋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 2,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出口 3,喷淋部8,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 2的上方;除尘除雾器5,其位于所述喷淋部8的上方;浆液池4,其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1的下方;所述脱硫吸收塔还包括:除尘除雾段6,其设于所述喷淋部8和所述除尘除雾器5之间,所述除尘除雾段呈圆台状,其中,所述除尘除雾器5的直径大于所述喷淋部8的直径。所述除尘除雾段6的斜面角度7为100°?110°,优选为105°。所述喷淋部8包括第一喷淋层81、第二喷淋层82、第三喷淋层83、第四喷淋层84和第五喷淋层85。所述第一喷淋层81、第二喷淋层82、第三喷淋层83、第四喷淋层84和第五喷淋层85上均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吸收塔入口 2和所述第一喷淋层81或所述第一喷淋层81与所述第二喷淋层82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所述气液扰流板为耐腐蚀的钢板,且设有多个空洞。所述除尘除雾器5的叶片间烟气流速为3.2m/s?3.7m/s。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不占脱硫场地,仅在已建脱硫吸收塔喷淋层以上变径改造,即能降低改造成本,又能满足国家环保超低排放标准,且脱硫系统稳定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塔本体(1),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2),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出口(3), 喷淋部(8),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2)的上方; 除尘除雾器(5),其位于所述喷淋部(8)的上方; 浆液池(4),其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1)的下方; 所述脱硫吸收塔还包括: 除尘除雾段出),其设于所述喷淋部(8)和所述除尘除雾器(5)之间,所述除尘除雾段呈圆台状,其中,所述除尘除雾器(5)的直径大于所述喷淋部(8)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段(6)的斜面角度(7)为100°?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段(6)的斜面角度(7)为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8)包括第一喷淋层(81)、第二喷淋层(82)、第三喷淋层(83)、第四喷淋层(84)和第五喷淋层(8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层(81)、第二喷淋层(82)、第三喷淋层(83)、第四喷淋层(84)和第五喷淋层(85)上均设有多个喷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入口(2)和所述第一喷淋层(81)或所述第一喷淋层(81)与所述第二喷淋层(82)之间设有气液扰流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器(5)的叶片间烟气流速为3.2m/s?3.7m/s。【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属于脱硫
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出口,喷淋部,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的上方;除尘除雾器,其位于所述喷淋部的上方;浆液池,其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下方;所述脱硫吸收塔还包括:除尘除雾段,其设于所述喷淋部和所述除尘除雾器之间,所述除尘除雾段呈圆台状。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不占脱硫场地,仅在已建脱硫吸收塔喷淋层以上变径改造,即能降低改造成本,又能满足国家环保超低排放标准,且脱硫系统稳定运行。【IPC分类】B01D53/80, B01D53/50, B01D50/00【公开号】CN205073874【申请号】CN201520797321【专利技术人】刘玉新, 刘畅 【申请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9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变径除尘除雾段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本体(1),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入口(2),其底部一侧设有吸收塔出口(3),喷淋部(8),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吸收塔入口(2)的上方;除尘除雾器(5),其位于所述喷淋部(8)的上方;浆液池(4),其设于所述吸收塔本体(1)的下方;所述脱硫吸收塔还包括:除尘除雾段(6),其设于所述喷淋部(8)和所述除尘除雾器(5)之间,所述除尘除雾段呈圆台状,其中,所述除尘除雾器(5)的直径大于所述喷淋部(8)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新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