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761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除雾器由除雾板片和支撑架构成,除雾板片为折弯型波形板,折弯型波形板由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依次一体连接而成,第一竖直段与第一倾斜段间的夹角为130°,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间的夹角为130°,第一倾斜段与第二竖直段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间的夹角为130°,折弯型波形板由内向外依次由芯层、连接层和表层构成,芯层为聚丙烯材料层,表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连接层为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除雾器的除雾板片的结构和材料皆做了改进,提高了除雾板片的憎水性,使其不易挂水、不易结垢,有效避免除雾器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煤电厂的脱硫吸收塔,尤其涉及一种对吸收塔内的除雾器的波形板结构。
技术介绍
除雾器是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一般安装在吸收塔上部或吸收塔出口的烟道上,用于分离塔中烟气夹带的液滴,以保证传质效率,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和改善塔后压缩机的操作除雾器除用于气液分离外,亦可为用于空气过滤器的气体分离。除雾器故障不仅会造成脱硫系统的停运,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机组(系统停机)。目前,除雾器在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波形板结垢现象较为严重,差压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进而导致堵塞、倒塌的现象时有发生。吸收塔除雾器除雾效率低,净烟气携带浆液的沉积结垢易引起烟气换热器堵塞。通过除雾器的剩余浆液被烟气带到烟气换热器时会粘附在换热元件上,烟气的冷热交替通过,使得水分蒸发留下溶质或固形物,并逐渐加厚,随着烟气换热器长时间连续运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换热元件通道堵塞。脱硫塔内部除雾器堵塞,造成烟气回流严重,整体脱硫效率也会降低。吸收塔内部除雾器堵塞问题,国际上尚没有一个成熟且有效的解决办法。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不易挂水不易结垢的波形板,从而达到防止除雾器堵塞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具有不易挂水、不易结垢等优点,能够有效避免除雾器堵塞。本技术的一种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所述除雾器由除雾板片和支撑架构成,所述除雾板片具有多个,多个除雾板片呈间隔平行排列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除雾板片为折弯型波形板,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依次一体连接而成,
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内向外依次由芯层、连接层和表层构成,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材料层,所述表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连接层为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所述聚丙烯材料层的厚度为3-8毫米,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5-3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厚度为0.3-3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部分纳米颗粒嵌入于所述聚丙烯材料层中。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材料层的厚度为3-6毫米,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5-1.5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厚度为0.3-1.8毫米。优选的,所述聚丙烯材料层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65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厚度为0.6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竖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三竖直位于同一直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段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长度。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对除雾器中折弯型的波形板的结构和材料皆做了优化改进,通过对折弯角度的合理设计,使水与波形板的接触角变大,提高波形板的憎水性;改变传统单一材料型的除雾板,将除雾板材质改进为多层复合型,通过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表层来提升除雾板板的憎水性,并且通过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来提高芯层与表层之间的附着力。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所述除雾器由除雾板片和支撑架构成,所述除雾板片具有多个,多个除雾板片呈间隔平行排列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除雾板片为折弯型波形板,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第一竖直段11、第一倾斜段12、第二竖直段13、第二倾斜段14和第三竖直段15依次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内向外依次由芯层、连接层和表层构成,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材料层21,所述表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22,所述连接层为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23,所述聚丙烯材料层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65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厚度为0.65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部分纳米颗粒嵌入于所述聚丙烯材料层中。所述第三竖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三竖直位于同一直线。第一倾斜段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长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对除雾器中折弯型的波形板的结构和材料皆做了优化改进,通过对折弯角度的合理设计,使水与波形板的接触角变大,提高波形板的憎水性;改变传统单一材料型的除雾板,将除雾板材质改进为多层复合型,通过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表层来提升除雾板板的憎水性,并且通过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来提高芯层与表层之间的附着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所述除雾器由除雾板片和支撑架构成,所述除雾板片具有多个,多个除雾板片呈间隔平行排列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板片为折弯型波形板,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第一竖直段(11)、第一倾斜段(12)、第二竖直段(13)、第二倾斜段(14)和第三竖直段(15)依次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内向外依次由芯层、连接层和表层构成,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材料层(21),所述表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22),所述连接层为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23),所述聚丙烯材料层的厚度为3‑8毫米,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5‑3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厚度为0.3‑3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部分纳米颗粒嵌入于所述聚丙烯材料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厂吸收塔的除雾器结构,所述除雾器由除雾板片和支撑架构成,所述除雾板片具有多个,多个除雾板片呈间隔平行排列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板片为折弯型波形板,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第一竖直段(11)、第一倾斜段(12)、第二竖直段(13)、第二倾斜段(14)和第三竖直段(15)依次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折弯型波形板由内向外依次由芯层、连接层和表层构成,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材料层(21),所述表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22),所述连接层为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23),所述聚丙烯材料层的厚度为3-8毫米,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5-3毫米,所述无机纳米材料热喷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嘉王泽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