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万江专利>正文

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075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包括助力触发器、供电电池、主控制壳体、运动臂固定轴、运动臂及外转子电机;助力触发器安装在自行车的手把上,供电电池及主控制壳体分别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主控制壳体内设有控制器,助力触发器及供电电池分别通过连接线与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电连接;运动臂的一端通过运动臂固定轴与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连接,运动臂另一端呈圆形结构并与外转子电机同轴连接,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转动时与自行车后轮胎相切连接,不转动时与自行车后轮胎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减轻骑车人的负担,解决了现有自行车骑行费力,骑行距离依赖骑车人体力的问题,并且在无助力状态时,减少骑车人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行车骑行的行列。自行车的骑行较累,可附加助力,现有技术的轮毂电机助力,电机重量影响自行车的性能,并且电机无法完全与轮毂分离,导致在无助力状态下,由于电机自生阻力,导致骑行困难。现有技术的储物箱驱动被动摩擦轮助力,储物箱尺寸大,自重大,重心高,破坏自行车的重量平衡,摩擦轮无法即时的与轮胎分离,导致无助力状态下,由于摩擦轮为链条驱动,传动损耗大,不利于长时间骑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能减轻骑自行车人士的运动负担,提高使用着的骑行距离和速度,通过夹具使得助力器能更轻易的安装,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包括括助力触发器、供电电池、主控制壳体、运动臂固定轴、运动臂及外转子电机;所述的助力触发器安装在自行车的手把上,所述的供电电池及主控制壳体分别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的助力触发器及供电电池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运动臂的一端通过所述的运动臂固定轴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运动臂的另一端呈圆形结构,并与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相切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的边缘处不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分离。上述的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中,所述的外转子电机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上述的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中,还包括固定夹具,所述的主控制壳体的顶部通过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底部,位于自行车后轮胎的前方。上述的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中,所述的运动臂及外转子电机位于所述的运动臂固定轴的下止点位置。上述的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中,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表面设有摩擦层。本技术有效的减轻骑车人的负担,解决了现有自行车骑行费力,骑行距离依赖骑车人体力的问题,并且在无助力状态时,减少骑车人的体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包括助力触发器1、供电电池2、主控制壳体3、运动臂固定轴4、运动臂5及外转子电机6 ;所述的助力触发器1安装在自行车的手把上,所述的供电电池2及主控制壳体3分别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所述的主控制壳体3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的助力触发器1及供电电池2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3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运动臂5的一端通过所述的运动臂固定轴4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3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运动臂5的另一端呈圆形结构,并与所述的外转子电机6同轴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相切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的边缘处不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分离。所述的外转子电机6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还包括固定夹具7,所述的主控制壳体3的顶部通过所述的固定夹具7固定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底部,位于自行车后轮胎的前方,便于拆装本技术。所述的运动臂5及外转子电机6位于所述的运动臂固定轴4的下止点位置。所述的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表面设有摩擦层。当需要助力的时候,控制器通过安装在自行车身上的供电电池2供电,将电能输入外转子电机6,使得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与轮胎前进方向相反方向旋转,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方法使得外转子电机6在启动时产生较强的震动,由于外转子电机6和运动臂5处于运动臂固定轴4的下止点位置所以运动臂5向下行程被限制,所以运动臂5与外转子电机6产生的震动能量只能向上止点运动。因为几何角度限制,运动臂固定轴4连接点到轮胎表层的距离(L1)小于运动臂固定轴4连接点到外转子电机6表层接触点的距离(L2)。使得外转子电机6摩擦材料与后轮胎接触,由于外转子电机6运转时外转子的表面线速度大于轮胎表面线速度,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和运动臂5产生向上反作用力,产生L2趋向于L1的特性,但因为L1小于L2的缘故,L1与L2并不会重叠,所以产生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表层与轮胎产生向后轮轴中心的压力,确保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有效的紧贴轮胎表层,通过外转子电机6旋转驱动自行车前进。当助力停止时,外转子电机6失去转速,于是轮胎表层线速度大于电机外转子表层线速度,外转子电机6与运动臂5失去了向上止点的反作用力,因重力的原因下落至下止点,脱离轮胎表层,外转子电机6的外转子的表层与自行车轮胎约有几毫米的分离距离。由于本技术与轮胎完全分离,并不会对骑行造成任何阻力,无助力状态下,与普通未助力结构自行车没有区别。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一端”、“另一端”、“同轴”、“相切”、“底部”、“前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的减轻骑车人的负担,解决了现有自行车骑行费力,骑行距离依赖骑车人体力的问题,并且在无助力状态时,减少骑车人的体力消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触发器、供电电池、主控制壳体、运动臂固定轴、运动臂及外转子电机;所述的助力触发器安装在自行车的手把上,所述的供电电池及主控制壳体分别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的助力触发器及供电电池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运动臂的一端通过所述的运动臂固定轴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运动臂的另一端呈圆形结构,并与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的边缘处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相切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的边缘处不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转子电机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夹具,所述的主控制壳体的顶部通过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自行车微型电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触发器、供电电池、主控制壳体、运动臂固定轴、运动臂及外转子电机;所述的助力触发器安装在自行车的手把上,所述的供电电池及主控制壳体分别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的助力触发器及供电电池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运动臂的一端通过所述的运动臂固定轴与所述的主控制壳体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运动臂的另一端呈圆形结构,并与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的边缘处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相切连接,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的边缘处不转动时与自行车的后轮胎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万江
申请(专利权)人:邵万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