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18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阻尼装置(5)、速度检测构件以及演算部(15),所述阻尼装置(5)被设置在轿厢室(1)和对该轿厢室(1)进行支撑的轿厢框(2)之间,可改变衰减系数;所述速度检测构件检测本电梯轿厢的行驶速度;所述演算部(15)将由速度检测构件检测的行驶速度作为输入,计算针对阻尼装置(5)的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若行驶速度超过规定值,则演算部(15)对阻尼装置(5)进行控制,使阻尼装置(5)的衰减系数比行驶速度小于等于规定值的情况时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建筑物的升降路内行驶的电梯,特别是降低高速行 驶时的横向振动的电梯的减振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由于大厦的高层化,对高速电梯的需求提高。在实现电梯的更好 高速化的基础上,降低电梯轿箱的振动技术的重要性也提高。作为降低电梯轿箱的横向振动的技术,有下述方法,即,具有对 轿箱的横向振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和对轿箱施加减振力的执行器, 通过利用执行器,向轿箱施加与横向振动相反方向的力来降低振动。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特别是,将使执行器产生的与轿箱的横向振动的速度成比例的相反方向的力的控制称为天棚阻尼(skyhook damper)控制。另外,天 棚阻尼控制因为具有与固定在轿箱和空中之间的阻尼装置(振动衰减 装置)的作用同样的效果,所以,被称为天棚阻尼控制。另外,还提出了下述方法,即,不仅通过执行器产生抑制振动的 力,还通过对与电梯轿箱的衰减、刚性相关的物理参数进行控制来降 低振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Karnopp等提出了通过使阻尼装置的衰减系数变化来实现与天棚 阻尼控制相同的控制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l。)还有下述的方法,即,由于相邻轿箱、配重交错时产生大的风压, 轿箱振动,所以,为了降低交错时的振动,而在交错时降低自身或者 对方的行驶速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特开2001-122555号公报。) 的情况下,减小直动衰减装置5的衰减系数,主要通过执行器12抑制 振动。通过执行器12抑制振动的方法虽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本质,例如进 行天棚阻尼控制。从通过振动传感器14检测到的加速度信号计算水平 方向绝对速度,作为进行过滤处理的数据输入,通过执行器12产生与 其成比例的力。若电梯轿箱的行驶速度超过12[m/sl并增加,则逐渐使直动衰减装 置5的衰减系数增加。在行驶速度大于等于18[m/s时,将直动衰减装 置5的衰减系数固定在最大值。若行驶速度不足18[m/s并减少,则使 直动衰减装置5的衰减系数逐渐减少。在行驶速度小于等于12[m/s时,将直动衰减装置5的衰减系数固定在最小值。另外,在行驶速度 在12-18[m/sI之间时,在图7中使直动衰减装置5的衰减系数相对于 速度线形变化。因为使速度相对于时间线形变化,所以,衰减系数的 变化也是相对于时间线形变化。另外,在衰减系数的变化开始和结束 时,也可以使变化速度的微分值不会变得不连续。使衰减系数变化的 方法,除了图7所示的方法以外,还有在电梯轿箱的行驶速度比规定 值大的情况比不是这种情况时大的方法,只要是不使冲击施加到轿箱 室1的方法,什么方法都可以。成为用于进行这样的控制的输入的电 梯轿箱的行驶速度可以从电梯的控制装置输入,还可以通过利用控制 器15从导辊9E的转速计算来求出。对直动衰减装置5的动作稍稍详细地进行说明。因为在电流没有 在直动衰减装置5的线圏5E流动时,MR流体5B的粘度显示出小的 流体特性,所以活塞5D相对于壳体5A的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基本没有 受到阻力。因此,衰减系数为小的值。另一方面,收到了轿箱的行驶 速度信号的控制器15遵从图7所示的关系,若电流在衰减装置5的线 圏5E流动,则在可动侧轭铁5F、 MR流体5B、固定侧轭铁5E之间 形成磁路。因为若对MR流体5B施加磁场,则其粘度增加,所以, 活塞5D难以在可动侧轭4失5F和固定侧轭铁5E之间移动。活塞5D 相对于壳体5A的运动受到阻力。针对活塞5D相对于壳体5A的运动 的阻力作为衰减力运动,若在线圏5E流动的电流增大,则衰减系数 也增大。预先求出在线圏5E流动的电流和衰减系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根据该关系,控制在线圏5E流动的电流,据此,控制衰减系数。如图7所示,在来自导轨的励振频率fr成为接近二次模式的振动 的频率的速度(称为超高速)时,增大直动衰减装置5的衰减系数, 据此,抑制轿箱室l和轿箱框2互为相反运动的二次模式的振动。然后,通过基于执行器12进行的减振控制,降低轿箱室1以及轿箱框2 的振动。另外,因为在二次模式振动时,设置着执行器12的引导装置 9附近接近振动的波节,所以,仅通过执行器12不能有效地降低超高 速时产生的二次模式的振动。因为在低速时,励振频率fr接近一次模 式,在一次模式时,设置着执行器12的引导装置9附近成为振动的波 腹,所以,通过执行器12,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因为在低速时,直 动衰减装置5以及旋转衰减装置13的衰减系数小,所以,即使针对振 动的高频成分,轿箱室l也难以摆动,能够实现舒适地乘坐。作为在电梯轿箱高速行驶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的原因,假想直接施 加到轿箱室1以及轿箱框2的风压。作为风压产生的主要原因,考虑 配重ll、相邻的电梯轿箱等的交错。图8表示说明风压产生的原因的 图。如图8所示,在电梯的升降路内部,配重ll距轿箱非常近地行驶。 因为希望升降路的空间小,所以,使配重11和轿箱上下的空间的间隔 为必要最小限,在中间层附近轿箱和配重11非常接近地交错。若交错 的速度快,则剧烈的风压变动施加给轿箱,由于风压变动,轿箱室1 产生大的横向振动。如图8所示,在相邻的轿箱16被设置在同一升降 路内的情况下,在与相邻的轿箱16交错时,也产生大的风压变动。因 为相邻的轿箱16比配重11大,所以,交错时的风压变动也是相邻的 轿箱16的大。再有,虽未图示出,在由于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侧的限制, 升降路内存在产生截面积剧烈变化的地点的情况下,在高速通过该地 点时,产生风压的变动引起的轿箱振动。在电梯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假想以这样的风压变动为起因的横向 振动与前面所述的因导轨7的弯曲、安装误差为起因的横向振动相比 非常大。因此,若想要通过执行器12控制这样的振动,则执行器12 要为大型,并且执行器12需要非常大的电力,因此,难以实现。下面,对降低风压造成的横向振动的方法进行说明。为了降低风 压造成的横向振动,与执行器12并列地设置旋转衰减装置13。图9 表示对用于与交错时的风压变动造成的干扰相对应的执行器12、直动 衰减装置5以及旋转衰减装置13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9 (a)是电梯轿箱的行驶速度的时间变化,主要表示轿箱的加速时。图9(b) -图9 (d)分别表示相对于图9 (a)的行驶速度的时间变化的、直动 衰减装置5的衰减系数、旋转衰减装置13的衰减系数、执行器12产 生的减振力的时间变化。电梯轿箱的行驶速度成为超高速的情况下的 控制方法与图7所示的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上,在预测产生交错造成 的风压的期间(简称为风压产生期间),使直动衰减装置5以及旋转 衰减装置13的衰减系数最大。另外,同时减小执行器12的减振力。 在风压产生期间前的规定期间,直动衰减装置5以及旋转衰减装置13 的衰减系数平滑地增加,使执行器12的减振力和输入信号的比例系数 平滑地减小。然后,在风压产生期间后的规定期间,使直动衰减装置 5以及旋转衰减装置13的衰减系数平滑地减小,使执行器12的减振 力和输入信号的比例系数平滑地增加。在风压产生期间,由控制器15进行下述计算。将与配重ll交错 的地点以及在升降路内存在产生截面积的急剧变化的地点的情况下的 该地点称为固定的交错地点。从绳索10的长度、配重ll的大小、升 降路的高度、截面积等的数据,即,有关电梯的构造的数据,求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阻尼装置、速度检测构件以及演算部,所述阻尼装置被设置在轿箱室和对该轿箱室进行支撑的轿箱框之间,可改变衰减系数;所述速度检测构件检测本电梯轿箱的行驶速度;所述演算部将由上述速度检测构件检测的行驶速度作为输入,计算针对上述阻尼装置的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若行驶速度超过规定值,则上述演算部对上述阻尼装置进行控制,使上述阻尼装置的衰减系数比行驶速度小于等于规定值的情况时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都宫健儿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