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92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高效率减振,以改善轿厢室内乘用感觉的电梯减振装置。为了使轿厢室上所设置的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包含弹性支持轿厢室的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以外的频带其增益减小,使用滤波手段。由此,为了使因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而产生的振动减振,可以集中使用活动重锤和驱动手段来改善轿厢室内的乘用感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驱动以自由位移方式支持于轿厢室的活动重锤使之移动,来使轿厢室减少振动的减振装置,具体来说,涉及可以使得轿厢室高效率减少振动的减振装置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电梯的乘用轿厢1具有通过振动隔绝体3支持于轿厢框架2上的轿厢室4,同时从未图示的卷扬机下垂的主缆绳5通过振动隔绝体6与轿厢框架2连接轿厢1在升降井道7内升降。此外,通过振动隔绝体8支持于轿厢框架2上下四个角部的引导辊9,在安装于升降井道7的壁面7a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导轨10L、10R上转动,引导乘用轿厢1升降。这时,导轨10L、10R有稍许弯曲发生,因而有横向的激振力通过引导辊9作用于在升降井道7内升降的乘用轿厢1上。该振力在传递到轿厢室4之前虽能在某种程度上依靠振动隔绝体8和振动隔绝体3衰减,但无法将其完全隔绝。而且,为了消除导轨10L、10R所发生的弯曲,在其安装和调整上需要耗费相当多的工时。此外,随着乘用轿厢1升降速度的增加,对导轨10L、10R要求有更高的安装精度,但其作业精度也是有极限的。因此,提出了用于使轿厢室4的横向振动衰减,以改善乘用感觉的减振装置(参照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图7所示的减振装置12固定于轿厢室4的底部,其中包括由驱动电动机13在正反方向上双向旋转驱动的滚珠螺杆14;与该滚珠螺杆14螺合而在其轴线方向上往复位移的活动重锤15;以及根据轿厢室4上固定的加速度仪16所得到的信号控制驱动电动机13动作的控制手段17。由此,可以依靠使活动重锤15强制位移所得到的惯性力抵消轿厢室4上所产生的振动,改善其乘用感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10386号公报但上述现有的减振装置12中,加速度仪16所输出的信号当中也包含风引起的建筑物摇动所带来的振动分量,因此控制手段17会驱动活动重锤15以同样抵消随建筑物摇动所产生的振动分量。但建筑物的摇动在高楼层、软地质结构情况下其频率非常低(为0.5Hz或以下),其位移也是数百毫米量级。因此,为了抵消这种振动分量,需要将活动重锤15的质量设定为非常大,或将活动重锤15的位移行程设定为非常大,会导致减振装置12大型化。而且,从抗震观点考虑,导轨10L、10R和乘用轿厢2间的相对位移为数毫米,相对于建筑物摇动来说超出减振装置应对范围,而且建筑物本身在摇动中,因此也不需要应对。此外,使轿厢室4的振动减小以改善乘用感觉时所要针对的振动,是引导辊9附加设置的振动隔绝体8、介于轿厢框架2和轿厢室4两者间安装的振动隔绝体3的低次固有频率的振动。所以,不必要地扩大减振装置12所要减振的振动频率,不仅会导致减振装置12大型化,而且会造成需要减振的频带其减振效率降低。此外,减振装置12中所发生的驱动电动机13的高次谐波振动等传播到轿厢室4的话,会导致轿厢室4内部的乘用感觉变差。另外,滚珠螺杆14等活动部分有外来的异物进入的话,装置便会变差,也很可能影响顺畅的动作,而造成减振作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轿厢室产生的振动,改善轿厢室内乘用感觉的电梯减振装置。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是为了减小电梯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而设置于所述轿厢室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支持所述轿厢室的轿厢框架;与升降井道的导轨协同动作以引导所述轿厢框架升降的、设置于所述轿厢框架上的引导手段;以及夹装在所述引导手段和所述轿厢框架之间的第1振动隔绝手段, 而且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以自由位移方式支持于所述轿厢室的活动重锤;驱动所述活动重锤使其位移的驱动手段;测定所述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动测量手段;使所述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包含所述第1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的信号通过的滤波手段;以及根据通过所述滤波手段后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驱动手段的动作的控制手段。另外,作为滤波手段可以采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组合。具体来说,第一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中,为了使加速度仪等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只是包含第1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的信号通过,换句话说,为了使包含第1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以外的频带其增益减小,使用滤波手段。由此,为了使因第1振动绝缘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而在导轨和轿厢框架两者间所产生的振动减振,可以集中使用活动重锤和驱动手段。所以,能够限定活动重锤和驱动手段的减振能力,来谋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因而也可以减少乘用轿厢的总体质量,而且也可以减少使驱动手段动作所需的功率。而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是为了减小电梯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而设置于所述轿厢室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支持所述轿厢室的轿厢框架;以及介于所述轿厢框架和所述轿厢室两者间安装的第2振动隔绝手段,而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以自由位移方式支持于所述轿厢室上的活动重锤;驱动所述活动重锤使其位移的驱动手段;测定所述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动测量手段;使所述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包含所述第2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的信号通过的滤波手段;以及根据通过所述滤波手段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驱动手段的动作的控制手段。另外,作为滤波手段可以采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组合。具体来说,第二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中,为了使加速度仪等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只是包含第2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的信号通过,换句话说,为了使包含第2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以外的频带其增益减小,使用滤波手段。由此,为了使因第2振动绝缘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而在轿厢框架和轿厢室两者间所产生的振动减振,可以集中使用活动重锤和驱动手段。所以,能够限定活动重锤和驱动手段的减振能力,来谋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因而也可以减少乘用轿厢的质量,而且也可以减少使驱动手段动作所需的功率。而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三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是为了减小电梯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而设置于所述轿厢室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自由位移方式支持于所述轿厢室上的活动重锤;驱动所述活动重锤使其位移的驱动手段;测定所述轿厢室上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动测量手段;从所述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消除设置所述电梯的建筑物的低次固有频率分量的滤波手段;以及根据通过所述滤波手段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驱动手段的动作的控制手段。另外,作为滤波手段可以采用陷波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组合等。具体来说,第三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中,为了从加速度仪等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消除设置电梯的建筑物的低次固有频率分量,换句话说,为了使建筑物的低次固有频率分量其增益减小,使用滤波手段。由此,为了使轿厢室的振动所包含的建筑物的低次固有频率分量减振,没有必要使驱动手段动作,而且可以在减小活动重锤的位移行程的同时使活动重锤的重量减轻,所以能够使减振装置总体小型化,而且也可以减少使驱动手段动作所需的功率。而第一~第三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中,至少是所述活动重锤和所述驱动手段,可以通过第3振动隔绝手段安装于所述轿厢室上。由此,能够防止驱动手段等所发生的高频振动传播至轿厢室,因而能够减小轿厢室内的噪声来改善乘用感觉。而第一~第三方式的电梯减振装置中,可进一步包括将至少是所述活动重锤和所述驱动手段密封,可相对于所述轿厢室以装卸自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减振装置,是为了减小电梯轿厢室所产生的振动而设置于所述轿厢室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支持所述轿厢室的轿厢框架;与升降井道的导轨协同动作以引导所述轿厢框架升降的、设置于所述轿厢框架上的引导手段; 以及夹装在所述引导手段和所述轿厢框架之间的第1振动隔绝手段,而且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以可自由位移方式支持于所述轿厢室上的活动重锤;驱动所述活动重锤使其位移的驱动手段;测定所述轿厢室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动测量 手段;使所述振动测量手段所得到的信号当中包含所述第1振动隔绝手段的低次固有频率的频带的信号通过的滤波手段;以及根据通过所述滤波手段后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驱动手段的动作的控制手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田勇一郎平井正昭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