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避难支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892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避难支援装置,其在设有电梯的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管理上述电梯的运转,以将滞留在上述建筑物内的馆内人员运送到避难楼层,其中,上述电梯将包含多个楼层的服务区内的各上述楼层作为服务楼层,其特征在于,该电梯避难时管理装置具备:    避难时管理装置,其具有:对于上述服务区,将规定的上述服务楼层设定为救援楼层的救援楼层设定部;以及对上述电梯进行控制,以进行使轿厢在上述救援楼层和上述避难楼层之间往复移动的避难运转的避难运转指令部;以及    避难引导装置,其设置在上述建筑物内,用于根据来自上述避难时管理装置的信息,将包含用于确定上述救援楼层的信息的避难信息通知给上述馆内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用于疏散滞留于建筑物内的馆内 人员的电梯避难支援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如下的电梯运转方式,当在设置有多个电梯组的建筑物 中发生火灾时,在各电梯组中独立地进行使轿厢停靠在最近楼层的管制 运转。根据火灾发生楼层,对各电梯组设定有用于开始管制运转的优先 等级。按照从所设定的优先等级高的电梯组到低的电梯组的顺序开始管 制运转。由此可以延长火灾影响小的电梯组的正常运转的持续时间(参 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954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梯运转方式中,只不过能够延长一部 分电梯组的正常运转的持续时间,当轿厢因管制运转而停止后,无法把 馆内人员运送到避难楼层,因此,无法实现火灾发生时馆内人员的避难 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提 高在火灾发生时滞留于建筑物内的馆内人员向避难楼层的避难效率的电 梯避难时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避难支援装置,在设有电梯的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 管理电梯的运转,以将滞留在建筑物内的馆内人员运送到避难楼层,其 中,上述电梯将包含多个楼层的服务区内的各楼层作为服务楼层,该电梯避难支援装置具备避难时管理装置和避难引导装置避难时管理装置具有对于服务区,将规定的服务楼层设定为救援楼层的救援楼层设定 部;以及对上述电梯进行控制,以进行使轿厢在救援楼层和避难楼层之 间往复移动的避难运转的避难运转指令部;避难引导装置设置在建筑物 内,用于根据来自避难时管理装置的信息,将包含用于确定救援楼层的 信息的避难信息通知给馆内人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避难支援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设有由图1的电梯避难支援装置管理控制的电梯的建筑 物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由图1的救援楼层设定部设定各救援楼层前的建筑物的 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3的建筑物被救援楼层设定部划分成多个避难区的状 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在图4的建筑物中由救援楼层设定部设定救援楼层后的 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2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避难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2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避难信息的内容的另一例的说明图。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避难时管理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避难引导装置控制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l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电梯避难支援装置的框图。另外, 图2是表示设有由图1的电梯避难支援装置管理控制的电梯的建筑物的 示意图。图中,在设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本例中为地上9层的建筑物)l 中,设有包含2层 6层的各楼层的低层服务区2和包含6层 9层的各楼层的高层服务区3。 B卩,在建筑物1中,设有分别包含多个楼层且至少 部分楼层彼此不同的多个(本例中为2个)服务区2、 3。另外,建筑物1 中还设有各服务区2、 3中都未包含的共用的避难楼层。在本例中,建筑 物1的最底层即1层被作为避难楼层。而且,在建筑物1中,设有以低层服务区2所包含的各楼层(2层 6 层)作为服务楼层的低层组的电梯4和以高层服务区3所包含的各楼层(6 层 9层)作为服务楼层的高层组的电梯5。即,在建筑物1中独立地设有 以各服务区2、 3所包含的各楼层作为服务楼层的电梯4、 5。另外,在本 例中,各服务区2、 3都包含的6层被作为各电梯4、 5间的换乘楼层。各组的电梯4、 5分别具有多个电梯号机(未图示)。低层组电梯4中 的各电梯号机分别具有可停靠在低层服务区2内的各服务楼层和避难楼 层的轿厢。高层组电梯5中的各电梯号机分别具有可停靠在高层服务区3 内的各服务楼层和避难楼层的轿厢。另外,各组电梯4、 5中分别设有用于管理控制各电梯号机的运转的 组群管理装置6(图1)。即,在各电梯4、 5中,基于组群管理装置6的管 理使各轿厢独立地移动。在建筑物1中还设有用于使滞留在建筑物1中的馆内人员在各楼层间 移动的避难楼梯7。各楼层划分为设有各电梯4、 5之一的电梯区域8和设 有避难楼梯7的楼梯区域9。在电梯区域8和楼梯区域9之间,设有相互 连通各区域8、 9的避难出入口 IO和可开闭避难出入口 IO的防火门11。在各楼层分别设有用于探测火灾的发生的火灾探测器12和用于对 建筑物1整体进行与火灾发生相关的广播的紧急广播装置13。另外,在 规定的楼层(在本例中为4层及7层),设有用于在火灾发生时引导馆内人 员的避难引导装置14。在本例中,避难引导装置14设在楼梯区域9内的 避难出入口 10处。来自各火灾探测器12的信息被传送到统一管理建筑物1整体的防灾 设备的防灾管理装置15。防灾管理装置15根据来自各火灾探测器12的 信息,进行有无火灾发生的检测和火灾发生楼层的确定。来自防灾管理装置15的信息被传送到用于在火灾发生时统一管理各组群管理装置6的避难时管理装置16。在由防灾管理装置15检测到火 灾发生后,避难时管理装置16对各电梯4、 5进行用于将馆内人员运送 到避难楼层的避难运转。避难时管理装置16具有通信部17、救援楼层设定部18、避难运 转指令部19、避难运转可否判定部20及避难引导装置控制部21。通信部17进行各组群管理装置6及防灾管理装置15分别与避难时 管理装置16的信息通信。救援楼层设定部18分别对各服务区2、 3将规定的服务楼层设定为 救援楼层。在本例中,救援楼层设定部18从各服务区2、 3各自所包含 的各服务楼层中,对服务区2、 3逐一设定一个救援楼层。各救援楼层(规定的服务楼层)的确定如下这样进行将建筑物1划分 成分别包含不同于避难楼层的多个楼层的多个避难区,在各避难区中, 将除了最下面的避难区之外的其他各避难区的最底层分别设为各救援楼 层(规定的服务楼层)。避难区的数量为比各服务区2、 3的数量多1的数。 即,在设有N组电梯的建筑物1中,各救援楼层(规定的服务楼层)的确 定如下这样进行将建筑物1划分成(N+1)个避难区后,在各避难区中, 将除了最下面的避难区之外的N个避难区的最底层分别作为规定的服务 楼层。在避难时管理装置16中,作为救援楼层预先与服务区2、 3逐一对 应地存储有利用上述方法确定的规定服务楼层。在救援楼层设定部18设 定救援楼层时,由救援楼层设定部18读取存储在避难时管理装置16中 的各救援楼层。这里,图3是表示由图1的救援楼层设定部18设定各救援楼层前的 建筑物1的示意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3的建筑物1被救援楼层设定 部18划分成多个避难区后的状态的示意图。而且,图5是表示图4的建 筑物1中由救援楼层设定部18设定救援楼层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所 示,设有2个服务区2、 3的建筑物1被划分成3个避难区(图3及图4)。 另外,除最下面的避难区之外的2个避难区的最底层分别作为各救援楼 层(规定的服务楼层)(图5)。从而,避难楼层及各救援楼层成为互不相同的楼层。各避难区内的馆内人员通过楼梯移动到下方的救援楼层或避难 楼层。在本例中,包含2层及3层的第1避难区22、包含4层 6层的第 2避难区23、及包含7层 9层的第3避难区24设为各避难区。从而, 规定的服务楼层(救援楼层)设为4层及7层。另外,避难引导装置14仅 设置在各救援楼层。避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清司小西正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