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87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电梯的出入口依靠电梯门而开闭。电梯门具有面板部件和背侧部件,上述背侧部件设置在面板部件的背侧。面板部件和背侧部件在门板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续。面板部件和背侧部件彼此连续的部分通过对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背侧部件具有与面板部件的背面重叠的背侧重叠部。由此,仅通过对板进行弯曲加工就能容易地制作出门板。另外,分别借助于由板的弯曲而形成的加强和由背侧部件形成的加强,还能确保门板的强度。而且,即使在例如乘客的手等插入到门板背侧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门板割破乘客的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门,其开闭将轿厢内和层站连通起来的电梯出 入口。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确保所需要的强度,提出有在面板的背面设置多根加强 突条的电梯用板体。各加强突条通过注射成形法等而与面板形成为一体。 在各加强突条的突出端安装有覆盖面板背面的不燃材料制成的薄板。(参 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21463号公报但是,在这种现有的电梯用板体中,必须通过注射成形法等来制作 出形状复杂的面板,所以很难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获得能降低制造 成本的电梯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具有门板,该门板具有面板部件和背侧部件, 上述背侧部件设置于面板部件的背侧,面板部件和背侧部件在门板的宽 度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续,面板部件和背侧部件彼此连续的部分通过对 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背侧部件具有与面板部件的背面重叠的背侧重 叠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水平剖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井道侧进行观察时的层站出入口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2中的门板的水平剖视图。图4是表示乘客的手插入到图1的轿厢门与层站门之间时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图5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门板的其它示例的主要部分的水平剖视图。图6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门板的水平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水平剖视图。在图中, 在于井道1内升降的轿厢2上设置有轿厢出入口 3、和开闭轿厢出入口 3 的一对轿厢门4。各轿厢门4借助于安装在轿厢2上的门驱动装置(未图 示)的驱动力,沿轿厢出入口 3的正面宽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由此, 轿厢出入口 3被开闭。在各楼层的层站设置有层站出入口 5、和开闭层站出入口 5的一对 层站门6。在轿厢2停止于各楼层时,轿厢出入口 3与层站出入口 5对置。 各层站门6在通过未图示的卡合装置与轿厢门4卡合的同时,沿层站出 入口 5的正面宽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由此,层站出入口 5被开闭。另外,电梯的出入口由轿厢出入口 3和层站出入口 5构成。而且, 电梯门由轿厢门4和层站门6构成。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井道1侧进行观察时的层站出入口 5的主视 图。在图中,在层站出入口 5的上部设有层站侧吊架壳体7。层站侧吊架 壳体7上设有沿层站出入口 5的正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层站侧门轨道8。各 层站门6悬吊于层站侧门轨道8。各层站门6沿层站侧门轨道8移动。在 层站出入口 5的下部设有层站地坎9。在层站地坎9上设置有沿层站出入 口 5的正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地坎槽10。各层站门6分别具有门板ll、设置在门板11上部的门悬吊器12、 和设置在门板11下部的多个门脚13。门悬吊器12悬挂在层站侧门轨道8上。而且,各门脚13插入在层站地坎9的地坎槽10中。另外,在轿厢出入口3的上部,设置有轿厢侧吊架壳体(未图示)。 在轿厢侧吊架壳体上设置有沿轿厢出入口 3的正面宽度方向延伸的轿厢 侧门轨道(未图示)。各轿厢门4悬挂于轿厢侧门轨道。各轿厢门4沿轿 厢侧门轨道移动。在轿厢出入口3的下部设置有轿厢地坎(未图示)。轿 厢地坎上设置有沿轿厢出入口 3的正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地坎牛曹(未图示)。 各轿厢门4和各层站门6具有相同的结构。另外,各轿厢门4的门 悬吊器悬挂在轿厢侧门轨道上。而且,各轿厢门4的门脚插入在轿厢地 坎的地坎槽中。图3是表示图2中的门板11的水平剖视图。图中,门板ll具有面 板部件14和设置在面板部件14的背侧的背侧部件15。面板部件14和背 侧部件15在门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连续。门板11通过对一块板 (例如钢板等)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面板部件14具有面板表板16和一对对置部]7, 18,上述面板表板 16形成设计面,上述一对对置部17, 18设置于面板表板16的宽度方向 的两端部,并且在面板表板16的背侧相互对置。 一个对置部17设置在 门板11的关门侧端部(门抵接侧端部),另一对置部18设置在门板11 的开门侧端部(门套侧端部)。对置部17具有面板垂直部17a和面板平行部17b,上述面板垂直部 17a从面板表板16的关门侧端部沿门板11的厚度方向延伸,上述面板平 行部17b从面板垂直部17a的前端部(远离面板表板16的一侧的端部) 向靠近门板11的中央的方向延伸。另外,对置部18具有面板垂直部18a 和面板平行部18b,上述面板垂直部18a从面板表板16的开门侧端部沿 门板11的厚度方向延伸,上述面板平行部18b从面板垂直部18a的前端 部(远离面板表板16的一侧的端部)向靠近门板ll的中央的方向延伸。背侧部件15由第一背侧部件19和第二背侧部件20构成,上述第一 背侧部件19在门板11的关门侧端部与面板部件14连续,上述第二背侧 部件20在门板11的幵门侧端部与面板部件14连续。第一背侧部件19 和第二背侧部件20分别与面板部件14彼此连续的各部分,通过将板折叠大致180度的折边弯曲加工而形成。第一背侧部件19成为其全部与面板部件14的背面重叠的背侧重叠 部。在该示例中,第一背侧部件19仅与面板平行部17b重叠。第二背侧部件20具有背侧重叠部21和背侧分离部22,上述背侧重 叠部21与面板部件14的背面重叠,上述背侧分离部22设置于背侧重叠 部21,并且从面板部件14分离。背侧重叠部21具有重叠平行部21a、重叠垂直部21b、和重叠表板 部21c,上述重叠平行部21a沿面板平行部18b从对置部18的端部向靠 近面板垂直部18a的方向延伸;上述重叠垂直部21b沿面板垂直部18a, 从重叠平行部21a的前端部(靠近面板垂直部18a的一侧的端部)向靠 近面板表板16的方向延伸;上述重叠表板部21c沿面板表板16,从重叠 垂直部21b的前端部(靠近面板表板16的一侧的端部)向靠近门板11 的中央的方向延伸。重叠表板部21c的水平方向尺寸为比面板表板16的 水平方向尺寸要小的预定尺寸。背侧分离部22具有分离垂直部22a和分离平行部22b,上述分离垂 直部22a从重叠表板部21c的前端部(靠近门板11的关门侧端部的一侧 的端部)沿门板ll的厚度方向延伸;上述分离平行部22b从分离垂直部 22a的前端部(远离面板表板16的一侧的端部)向关门侧延伸。门板11通过用如下方法分别形成关门侧端部和开门侧端部来制造。艮P,使一块钢板的一端部通过折边弯曲加工而折叠,将折叠的部分 作为第一背侧部件19。然后,避开第一背侧部件19重叠的部分,将钢板 弯曲,形成对置部17。这样,就形成了门板ll的关门侧端部。另外,将钢板的另一端部弯曲形成背侧分离部22,然后将钢板的包 含背侧分离部22的部分通过折边弯曲加工而折叠。之后,对钢板的因折 叠而重叠的部分一起弯曲,形成对置部18和背侧重叠部21。这样,就形 成了门板ll的开门侧端部。即,.门板11的关门侧端部是将面板部件14单独弯曲而成的单独弯 曲结构,门板11的开门侧端部是将面板部件14和背侧重叠部21 —起弯 曲而成的重叠弯曲结构。此处,重叠弯曲结构由于是将面板部件14和背侧重叠部21 —起弯曲,所以面板部件14比背侧重叠部21的弯曲要缓和。因此,通过重叠 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其具有门板,该门板具有面板部件和设置在上述面板部件的背侧的背侧部件,上述面板部件和上述背侧部件在上述门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连续,上述电梯门的特征在于,上述面板部件和上述背侧部件彼此连续的部分通过对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上述背侧部件具有背侧重叠部,该背侧重叠部与上述面板部件的背面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木泰司南雅幸小泉喜彦桥口直树山本和美门井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