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7430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4)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2)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叶片叶根合格时判定成不合格的误判情形发生;同时,可测定叶片叶根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转子的最大公差间隙,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适合于高精度叶片叶根轮廓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叶片叶根装配检测装置,具体为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叶片加工完成后,叶根与转子装配的检查较为麻烦和困难。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叶根置于一固定的转子中,用转子来检测叶片叶根轮廓是否合格。如能正常旋转则视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由于叶片通常较大,叶根放入到转子后,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使得叶根的下表面与转子紧密接触,影响到叶根的正常旋转,当叶根表面毛刺较多时,转动则会不顺畅,容易误判叶根不合格,由此可以看出,此种检测方法适合于加工精度较低的叶根轮廓检测,检测结果不是很精确,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对于高精度的叶片叶根,此种检测方法不能完全胜任。而如果采用专业的检测装置,则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上述背景,目的是开发一种低成本、可满足高精度叶片叶根轮廓的检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测量体,改进之处在于,测量体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外形一致的检测槽,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检测槽的下端设置一通孔,通孔连通与检测槽和长体通槽,通孔中装配有光杆,光杆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量体是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槽贯通于整个测量体。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螺钉为细牙调节螺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与叶片叶根外形尺寸一致的检测槽,该检测槽也与转子的装配外形一致;检测时,将叶片叶根从检测体的一端送入检测槽,滑动叶片叶根,同时也可转动叶片叶根,如可从检测体的另一端顺利移出,则代表叶片叶根合格;如不能顺利移出,通过调节螺钉的作用,适当调节叶片叶根与检测槽之间的接触面,如能再次移出,则代表叶片叶根在公差范围内,避免了误判的情况发生;2.通过调节螺钉,可测定叶片叶根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转子的最大公差间隙,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适合于高精度叶片叶根轮廓的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4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检测槽10贯通于整个测量体1,测量体1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2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本技术中检测体1采用高强度合金制作而成,变形小;检测槽10采用线切割加工而成,其表面做硬化处理,按照检具标准进行热处理。实施例1:检测时,将叶片叶根4从检测体1的一端送入检测槽10,滑动叶片叶根4,同时也可转动叶片叶根4,如可从检测体1的另一端顺利移出,则代表叶片叶根4合格;如不能顺利移出,再调节调节螺钉3,适当调节叶片叶根4与检测槽10之间的接触面,如能再次移出,则代表叶片叶根4在公差范围内,避免了误判的情况发生。实施例2:当需要更高精度地检测叶片叶根4时,将叶片叶根4置入到检测槽10,由于叶片叶根4自身重力的原因,叶片叶根4下表面4b与检测槽10紧密接触,此时,可用塞规插入叶片叶根4上表面与检测槽10之间的间隙,同其它间隙检测原理一样,如塞规可塞入叶片叶根4上表面4a与检测槽10之间的间隙,则代表叶片叶根4上表面不合格;检测下表面时,旋进调节螺钉3,光杆2上移,带动叶片叶根4上移,待叶片叶根4上表面4a与检测槽10紧密接触时,则用塞规塞入下表面与检测槽10之间的间隙,如同检测上表面间隙一样,塞规塞入则代表间隙过大,叶片叶根4下表面不合格,反之,则合格。以上的是实施例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基本构思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作其它形式的修改。【主权项】1.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其特征在于,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⑷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⑵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体(1)是长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槽(10)贯通于整个测量体(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钉(3)为细牙调节螺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4)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2)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本技术可避免叶片叶根合格时判定成不合格的误判情形发生;同时,可测定叶片叶根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转子的最大公差间隙,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适合于高精度叶片叶根轮廓的检测。【IPC分类】G01B5/20【公开号】CN205066651【申请号】CN201520753224【专利技术人】潘华林, 陈金超, 周继德 【申请人】成都弘佛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其特征在于,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4)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2)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华林陈金超周继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弘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