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7430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4)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2)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叶片叶根合格时判定成不合格的误判情形发生;同时,可测定叶片叶根上表面和下表面与转子的最大公差间隙,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适合于高精度叶片叶根轮廓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叶片叶根装配检测装置,具体为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叶片加工完成后,叶根与转子装配的检查较为麻烦和困难。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叶根置于一固定的转子中,用转子来检测叶片叶根轮廓是否合格。如能正常旋转则视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由于叶片通常较大,叶根放入到转子后,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使得叶根的下表面与转子紧密接触,影响到叶根的正常旋转,当叶根表面毛刺较多时,转动则会不顺畅,容易误判叶根不合格,由此可以看出,此种检测方法适合于加工精度较低的叶根轮廓检测,检测结果不是很精确,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对于高精度的叶片叶根,此种检测方法不能完全胜任。而如果采用专业的检测装置,则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上述背景,目的是开发一种低成本、可满足高精度叶片叶根轮廓的检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测量体,改进之处在于,测量体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外形一致的检测槽,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检测槽的下端设置一通孔,通孔连通与检测槽和长体通槽,通孔中装配有光杆,光杆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量体是长方体结构。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叶片叶根轮廓检测装置,包括测量体(1),其特征在于,测量体(1)上方开设有与叶片叶根(4)外形一致的检测槽(10),下方开设有长体通槽(11),检测槽(10)的下端设置一通孔(12),通孔(12)连通与检测槽(10)和长体通槽(11),通孔(12)中装配有光杆(2),光杆(2)下端抵拢在调节螺钉(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华林陈金超周继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弘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