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568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主要是在一机架上分层设置数个齿轮组,每一齿轮组啮合有一具夹持卷筒功能的链带,该链带是由链片与成对设置的夹片所组成,当链带在水平状态下传动时,其上各成对夹片呈闭合状,以供夹持卷筒,待行至传动齿轮处,成对夹片因相对角度改变而张开,因而可供进退卷筒。(*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尤指一种供存放卷筒类物品的储放装置。此处所称的具轴物品,是泛指卷绕纸、布、胶卷半成品的卷筒或压花滚轮、印刷滚筒等滚筒类物品,此类具轴物品的储放,以往是利用吊杆两端分别设以8字形的吊环,再使两吊环下端的套环套箍于卷筒两轮的凸轴上,即可将卷筒悬吊于吊杆上,然而因一般卷筒均具相当重量,在人工操作下,欲将一端套上吊环后,再在另端重复操作,显然较为不便。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循环式的卷筒储放装置,该装置不必用人工操作,而可自动夹持或放下卷筒,以便减轻劳动强度及储放更多的物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机台分层分设一齿轮组,每一齿轮组分别啮合一链带,该链带是以水平方向循环输送,其主要是由数个链片与成对夹片枢接组成,其中成对夹片是呈相对的L形状,其水平端是以两端处相互枢接及与相邻链片对应枢接,又两夹片于垂直端的相对侧壁接近端部处分别形成有弧形沟部,以便相对夹持卷筒。前述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卷筒呈中空筒状,其间枢穿有一轴杆,又卷筒两端部分设有塞头,再轴杆两端在卷筒外分别套设有一轴套,轴套外侧端分别形成有一凸环部及一环槽,该凸环部外侧设有一轴承,又在环槽上套箍一C形环,以限止固定该轴承。前述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点在于该齿轮组是以两轴杆分别枢设于机架上,两轴杆两端分设有一齿轮,又两轴杆同一端的齿轮上对应啮合有链带。前述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点在于该齿轮组的其中一齿轮是枢设于一齿轮座上,齿轮座一端形成有螺杆,供螺穿于机台对应处的支柱上,并用螺帽固定。前述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机架在每一齿轮组的两侧支柱上、下端分设有一滑轨,其中两位于上端的滑轨内侧并分设有一轨条。前述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机架在一侧端设有升降梯,以供至机台各层装卸卷筒。如上所述的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可方便地自动夹持或放下卷筒,并为卷筒类物品提供一理想安全的储放空间,更特殊的是,通过特别的传动输送设计,可构成一立体储放空间,以便储放更多的具轴物品。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链带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链带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夹片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一侧视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另一侧视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齿轮组一端与链带的局部放大图。有关本技术的结构部份,请首先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在一以立体搭架方式构成的机架10上分层设置数个齿轮组20,每一齿轮组20上啮合设有链带30,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架10在垂直方向上设计有两层,每一层设一齿轮组20,故设计有两齿轮组20,且其上分设有独立的链带30;又机架10在一侧端设有升降梯11,可供操作人员以台车12运输如卷筒13的具轴物品,至机台10各层储放。又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每一齿轮组20是分别用两轴杆201分别枢设在机架10上,两轴杆201两端分设有一齿轮21,又两轴杆201同一端的齿轮21上对应啮合有一链带30(如图2,此图仅以单层表示),两链带30并呈同步对应状态;再请参阅图3所示,该链带30是由多数链片301及数个成对夹片31、32相连枢接组成,其中链片301与一般链条的链片相同,其是呈椭圆片状,两端并分别形成有枢孔302,供与相邻链片301或成对的两夹片31、32枢接,又两夹片31、32呈相对的L形状,其水平端在两端处分别形成有枢孔310、320,以便相互枢接及与相邻链片301对应枢接,又两夹片31、32在垂直端的相对侧壁接近端部处分别形成有弧形沟部311、321,可以此相对夹持卷筒13,又前述各链片301与成对夹片31、32的枢合方式与一般链条相同,如图4所示,其使链片301及成对夹片31、32分别两两相对,并以内外交叠方式使相邻枢孔302、310、320相对应,每一枢合处间设有轴套303,又以轴梢304分别贯穿相邻枢孔与轴套303,即连结组成一链带30,其中链带30上是每隔数组链片301才间设一成对夹片31、32,其间距则视卷筒13大小而定。又如图5所示,前述成对夹片31、32经以内侧端相互枢接后,其水平端如呈对应直线时,其垂直端将相对靠夹,且使侧壁上的弧形沟部311、321相对形成有一近似环状的夹箍部,以供夹持卷筒13,当两夹片31、32水平端出现夹角时,其垂直端将呈相对角度的张开状。再关于卷筒13与链带30的组合关系,请配合参阅图2、6所示,其中卷筒13呈中空筒状,其间枢穿有一轴杆14,又卷筒13两端部分设有塞头15,再轴杆14两端在卷筒13外分别套设有一轴套16,轴套16外侧端分别形成有一凸环部160及一环槽161,该凸环部160外侧设有一轴承17,又在环槽161上套箍一C形环18,以限止固定该轴承17,而卷筒13即是用其轴杆14两端上的轴套16供链带30上的成对相对的夹片31、32夹持。又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该机架10在每一齿轮组20的两侧支柱上、下端分设有一滑轨101、102,其中两位于上端的滑轨101内侧并分设有一轨条103,(如图1所示),两滑轨101、102在两端部处配合齿轮组20的齿轮21角度呈相对弧度延伸(如图1所示),当链带30上的成对夹片31、32夹持卷筒13的轴杆14时,轴杆14上的轴承17将对应位于滑轨101或102上滑行(如图6、7所示),以辅助支撑该卷筒13,又通过齿轮组20上方的链带30使其轴套303在滑轨101内侧的轨条103上滑行。另请配合图2、4所示,每一齿轮组20上的两链带30间分设有数个支撑杆305,该支撑杆305是分设在链带30上两成对夹片31、32间的链片301上,由于各支撑杆305是分设于两链带30间,故可确保两链带30维持在固定的距离,以防止链带30及其上的成对夹片31、32任意摇摆。再请参阅图1所示,该齿轮组20同一端对应的两齿轮21是枢设于一可调整的活动式齿轮座22上,该齿轮座22一端形成有一固定螺杆23,固定螺杆23是螺穿于机架10对应处的支柱上,并用一螺帽24予以固定,该齿轮座22可移动齿轮21的相对位置以调整其与链带30间啮合的松紧程度。经上述说明可看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型态,至于其实施形态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该机台10一侧的升降梯11出入口是对应于链带30的垂直输送端,当台车12经由升降梯11升降至对应层时,即可将其上的卷筒13送至链带30上,或将链带30上的卷筒13取下,放至台车12上经升降梯11送出。至于该链带30如何配合其输送过程中角度的变换,达成夹持或释放卷筒13的目的,请参阅图8所示,该链带30在水平方向的输送过程时,其上的成对夹片31、32因水平端呈一直线,故以内侧壁呈相对夹持状,而卷筒13即夹持于二者的弧形沟部311、321间,待链带30经过齿轮组20的齿轮21时,成对夹片31、32的水平端将改变其相对角度,而在链带30转换至垂直方向的输送过程时,成对夹片31、32恰好张开至最大角度,其内侧壁上的弧形沟部311、321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轴物品的立体储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机台分层分设一齿轮组,每一齿轮组分别啮合一链带,该链带是以水平方向循环输送,其主要是由数个链片与成对夹片枢接组成,其中:成对夹片是呈相对的L形状,其水平端是以两端处相互枢接及与相邻链片对应 枢接,又两夹片于垂直端的相对侧壁接近端部处分别形成有弧形沟部,以便相对夹持卷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邦
申请(专利权)人:铕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