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09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尤其指一种利用等离子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加以去除的装置。其包括有上部设有具抽气装置的出气孔,下部设有进气孔的中空筒状主体、固定在筒状主体的内部中段位置的固定装置及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筒状主体中段位置的等离子产生装置,其具有复数个外筒电极及中央极棒,该中央极棒是设置在外筒电极中央位置,其外侧形成有齿部,通过中央极棒与外筒电极产生等离子电弧,使得挥发性有机物在通过中央极棒与外筒电极间时,会被等离子加以燃烧去除,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适用于小含量有机挥发物质的去除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尤其指一种利用等离子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加以去除的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废气中多会含有挥发性有机物质,其包括有碳氢化合物及含氧、氮、硫、卤素的碳氢化合物,此种挥发性有机物质不仅对人体有害,对环境亦是一种重大的污染。一般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去除有吸附、吸收、化学氧化、焚化、生物氧化及冷凝等法,若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可利用吸附、吸收、冷凝等方式将挥发性有机物加以回收再循环利用,但是当废气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高而没有回收价值时,多半便是利用其它方法将其销毁处理。以一般的工厂所使用的活性碳吸附器而言,其具有一巨大的中空主体,该中空主体两端各形成有废气进口及空气出口,于主体内部平设有多道活性碳滤网层。废气进入主体内部时,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便会被活性碳滤网层中的活性碳加以吸附而去除,因此所排出的空气便可以减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而活性碳在吸附一定时间后,便可将其取出再活化,同时将挥发性有机物加以回收。然而上述的设备不仅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仅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的场所,当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时,使用此种设备便不符合成本,另外,活性碳再活化也必须花费大量成本,而经活化几次后的活性碳便无法继续利用而需将其更换,在成本上实为一项重大的负担。另外,上述的设备在废气输送时,必须仰赖出力强大的输送风力系统,如此一来不仅耗电,且在活性碳更换后的废弃物亦有可能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另有一种用于处理小含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质的触媒加热燃烧系统,是在触媒反应器中设有复数个孔洞,当废气通过孔洞时,利用瓦斯或柴油将触媒反应器进行加热,使得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燃烧销毁,但是此种触媒加热燃烧系统同样有着操作成本高,且孔洞容易因为燃烧所产生的碳化物导致阻塞,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体积小且可处理小含量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予以达成,其中本技术包括有中空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上部设有具抽气装置的出气孔,下部设有进气孔;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固定在筒状主体的内部中段位置;等离子产生装置,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筒状主体中段位置,具有复数个外筒电极及中央极棒,该中央极棒是设置在外筒电极中央位置,其外侧形成有齿部。通过中央极棒与外筒电极产生等离子电弧,使得挥发性有机物在通过中央极棒与外筒电极间时,会被等离子加以燃烧去除,而且本技术体积小,适用于小含量有机挥发物质的去除使用。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及等离子产生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等离子产生装置的纵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等离子产生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3所示,本技术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具备有中空筒状主体10,该筒状主体10上部设有具抽气装置12的出气孔11,下部设有进气孔13,近上部及中段位置设置有检修孔14。固定装置20,该固定装置20是固定在筒状主体10的内部中段位置,其具备有其上的设有复数个固定孔22的导电框体21、设置在导电框体21外侧及筒状主体10内侧间的绝缘子23以及为弹簧的缓冲件24;等离子产生装置30,其是通过固定装置20设置在筒状主体10中段位置,具有复数个外筒电极31及中央极棒32,该中央极棒32是设置在外筒电极31中央位置,其外侧形成有齿部33,两端贯穿固定装置20的导电框体21的固定孔22、并利用缓冲件24设置在固定导电框体21上。请参看图1、2及图4、5所示,当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经由进气孔13进入筒状主体10时,会经由出气孔11处的抽气装置12朝上输送通过等离子产生装置30。此时等离子产生装置30的中央极棒32及外筒电极31会经由齿部33尖端放电产生等离子电弧40,此层层状的等离子电弧40便会将通过中央极棒32及外筒电极31间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燃烧去除。由于中央极棒32及外筒电极31间所产生的通道极大,因此不会有因为燃烧所产生的碳化物阻塞通道的问题发生,在维修上十分容易,而经由检修孔14可以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装置的绝缘子23及缓冲件24的维修检测,故在使用寿命上更有保障。另外,由于废气在等离子产生装置30中流动时可能会让等离子产生装置产生震动,而此一震动均可通过缓冲件24加以吸收,确保各零件间的定位效果。由于本技术体积小,因此非常适用于小含量有机挥发物质的去除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空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上部设有具抽气装置的出气孔,下部设有进气孔;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固定在筒状主体的内部中段位置;等离子产生装置,是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筒状主体中段位置,具有复数个外筒电极及中央极棒,该中央极棒是设置在外筒电极中央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产生装置的中央极棒外侧形成有齿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具备有其上设有复数个固定孔的导电框体、设置在导电框体外侧及筒状主体内侧间的绝缘子以及缓冲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为弹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筒状主体近上部及中段位置设置有检修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尤其指一种利用等离子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加以去除的装置。其包括有上部设有具抽气装置的出气孔,下部设有进气孔的中空筒状主体、固定在筒状主体的内部中段位置的固定装置及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筒状主体中段位置的等离子产生装置,其具有复数个外筒电极及中央极棒,该中央极棒是设置在外筒电极中央位置,其外侧形成有齿部,通过中央极棒与外筒电极产生等离子电弧,使得挥发性有机物在通过中央极棒与外筒电极间时,会被等离子加以燃烧去除,而且本技术体积小,适用于小含量有机挥发物质的去除使用。文档编号F23G5/10GK2690034SQ200420006099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丁建邦, 朱铭煜 申请人:铕信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空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上部设有具抽气装置的出气孔,下部设有进气孔;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固定在筒状主体的内部中段位置;等离子产生装置,是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筒状主体中段位置 ,具有复数个外筒电极及中央极棒,该中央极棒是设置在外筒电极中央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邦朱铭煜
申请(专利权)人:铕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