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161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充放电元件和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的不同畴区进行充放电,从而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邻的数据线定义的一列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栅线与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像素单元还包括:充放电元件,充放电元件与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进行充放电,使得该像素单元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充放电元件和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的不同畴区进行充放电,从而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邻的数据线定义的一列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栅线与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像素单元还包括:充放电元件,充放电元件与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进行充放电,使得该像素单元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专利说明】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驱动电压低以及无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及公共信息显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应用,要求液晶显示器具有宽阔的视角范围。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主要是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垂直电场驱动液晶分子偏转,如果在大的偏向角度下观看,就会存在对比度低、色彩失真的问题,即存在可视角度(简称视角)狭窄的问题。 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显示模式以克服视角过窄缺陷,多种显示模式包括:90°扭曲向列型液晶加补偿膜模式、像素电极图形化垂直排列模式以及利用边缘场的平面驱动模式等。 虽然上述显示模式先后被提出并逐渐实现产业化,但实际使用表明,上述显示模式仍然存在相应缺陷。例如:90°扭曲向列型液晶加补偿膜模式对视角的改善十分有限,一般只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监视器;像素电极图形化垂直排列模式需要将像素电极制作成复杂的狭缝结构,影响了光利用效率;而利用边缘场的平面驱动模式要求工艺控制精度高,制造工艺难度大,且影响对比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克服液晶显示视角过窄缺陷的多种显示模式,但均存在相应的缺陷,无法有效的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充放电元件和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的不同畴区进行充放电,从而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邻的数据线定义的一列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栅线与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线作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栅线作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充放电元件,所述充放电元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对所述像素单元进行充放电,使得该像素单元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中,通过在阵列基板的像素单元中增加充放电元件,使用充放电元件和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的不同畴区进行充放电,从而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使得液晶分子存在多个取向不同的畴区,而多个畴区可实现液晶的宽视角显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视角过窄的缺陷,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而且制作工艺与现有制作工艺兼容,无设备成本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充放电元件为电容,所述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为三个薄膜晶体管,所述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源极为所述数据线,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源极为所述数据线,漏极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源极为所述数据线,漏极设置在钝化层和栅极绝缘层之间;所述电容的一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和所述钝化层之间;所述电容的另一极为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时形成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和衬底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充放电元件为二极管,所述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为四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四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源极为所述数据线,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四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源极为所述数据线,漏极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四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源极为所述数据线,漏极设置在钝化层和栅极绝缘层之间;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的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所述第三过孔穿透所述钝化层,露出所述四个薄膜晶体管中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过孔穿透所述钝化层和所述栅极绝缘层,露出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填充所述第三过孔和所述第四过孔,使得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相连的补搭层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形成所述二极管,其中,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阵列基板的栅线同步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中,所述补搭层通过第三过孔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气连接,通过第四过孔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中,所述栅线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中,所述栅极绝缘层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通过在阵列基板的像素单元中增加充放电元件,使用充放电元件和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的不同畴区进行充放电,从而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使得液晶分子存在多个取向不同的畴区,而多个畴区可实现液晶的宽视角显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视角过窄的缺陷,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而且制作工艺与现有制作工艺兼容,无设备成本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像素单元中增加充放电元件,使用充放电元件和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对像素单元的不同畴区进行充放电,从而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使得液晶分子存在多个取向不同的畴区,而多个畴区可实现液晶的宽视角显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视角过窄的缺陷,有效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而且制作工艺与现有制作工艺兼容,无设备成本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邻的数据线定义的一列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位于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栅线与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线作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栅线作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薄膜晶体管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充放电元件,所述充放电元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对所述像素单元进行充放电,使得该像素单元形成电压不同的第一电压畴区和第二电压畴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吴新银李盼程鸿飞先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