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3290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9 18:38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包括假捻器本体,在假捻器本体的中心设有竖向设置的导丝孔,在导丝孔的上部设有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在上油管的下方设有与导丝孔孔壁相切的油雾化进气口,油雾化进气口与上油管同侧设置,在与油雾化进气口相对的假捻器本体一侧外壁上设有与导丝孔相通的纤维丝束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导丝孔上部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在通过油雾化进气口内压缩空气的带动下,使纤维丝束进行旋转,达到抱合的目的,同时上油管进油,实现上油,不但可以减少传统的上油装置,还能使上油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聚酰亚胺纤维粗旦纤维抱合更均匀、伸长率标准,满足了后道工序加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丝设备,特别是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假捻器是纺丝机械的一个重要部件,假捻就是将一根绳子的两端固定,在中间加捻,一边越捻越紧,而虽另一边也越捻越紧,但捻向相反,因此,在绳子上的总捻数是没有变化的,仍然为0。而现有的假捻装置无法使聚酰亚胺纤维粗旦纤维抱合,同时,其操作步骤异常多,伸长率也不能够达到标准,不能满足后道工序加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使聚酰亚胺纤维粗旦纤维抱合更均匀、伸长率标准,可满足后道工序加工的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假捻器本体,在假捻器本体的中心设有竖向设置的导丝孔,在导丝孔的上部设有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在上油管的下方设有与导丝孔孔壁相切的油雾化进气口,油雾化进气口与上油管同侧设置,在与油雾化进气口相对的假捻器本体一侧外壁上设有与导丝孔相通的纤维丝束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设置在导丝孔上部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在通过油雾化进气口内压缩空气的带动下,使纤维丝束进行旋转,达到抱合的目的,同时上油管进油,实现上油,所述油剂在油雾化进气口内压缩空气气流的带动下雾化,不但可以减少传统的上油装置,还能使上油更加均匀。本技术使聚酰亚胺纤维粗旦纤维抱合更均匀、伸长率标准,满足了后道工序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包括假捻器本体1,在假捻器本体1的中心设有竖向设置的导丝孔2,在导丝孔2的上部设有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3,在上油管3的下方设有与导丝孔孔壁相切的油雾化进气口4,油雾化进气口4与上油管3同侧设置,在与油雾化进气口相对的假捻器本体一侧外壁上设有与导丝孔相通的纤维丝束入口5。所述油剂从上油管处进入导丝孔,在油雾化进气口内压缩空气气流的带动下雾化,不但可以减少传统的上油装置,还能使上油更加均匀。在聚酰亚胺纤维纺制时,纤维丝束通过纤维丝束入口5进入假捻器的导丝孔中,由压缩空气通过油雾化进气口带动纤维丝束进行旋转,达到抱合的目的,同时上油管进油,实现上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假捻器本体,在假捻器本体的中心设有竖向设置的导丝孔,在导丝孔的上部设有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在上油管的下方设有与导丝孔孔壁相切的油雾化进气口,油雾化进气口与上油管同侧设置,在与油雾化进气口相对的假捻器本体一侧外壁上设有与导丝孔相通的纤维丝束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假捻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假捻器本体,在假捻器本体的中心设有竖向设置的导丝孔,在导丝孔的上部设有向外伸出假捻器本体的上油管,在上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华陈斌严成张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